色谱介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不使用其它构件而进行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检测的色谱介质。色谱介质,其是具有用于分离目标物质的分离剂层、用于在分离前述目标物质前将前述目标物质固定的填充剂层、和用于前述分离剂层所分离的目标物质进行渗透的被渗透层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填充剂层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并且位于前述展开方向的上游侧,前述分离剂层具有对前述目标物质的分离性和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前述被渗透层具有与前述目标物质和前述分离剂层不同的光学响应性。
【专利说明】色谱介质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至少具有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不同的两种层、还具有另外的层的色谱介质。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从混合物中分离、检测特定成分的方法,已知薄层色谱(以下也称为“TLC”)。利用TLC的成分的分离例如是基于分离剂层与检测对象成分的光学响应性的不同,通过对展开试样所得的斑点进行紫外线照射或显色试剂的显色处理来进行检测。
[0003]另一方面,作为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已知含有多糖的苯基酯等多糖衍生物的分离剂。这种含有芳香族环的分离剂在用于TLC板的分离剂层时,在紫外线的照射或显色试剂的显色处理中,有时无法检测到检测对象成分。
[0004]对于这样的问题,已知一种TLC板,其中,对目标物质具有分离能力但不具有光学响应性的第一分离剂层、与不具有分离能力但具有光学响应性的第二分离剂层并排形成于同一基板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TLC板中,使试样中的目标物质从第一分离剂层展开至第二分离剂层,在第一分离剂层中分离的斑点移动至相邻的第二分离剂层,并在第二分离剂层根据光学响应性进行检测。
[0005]该TLC板中,试样中的易被第一分离剂层吸附的提取成分有时不会充分到达第二分离剂层。此外,通常,斑点在各分离剂层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第一分离剂层中的斑点的位置关系有时不会正确维持至第二分离剂层。如此,前述TLC板,有时无法正确地检测第一分离剂层中的分离状态,至少在该方面还留有研究的余地。
[000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401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可以用单一试剂盒进行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检测的色谱介质。
[0008]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用如下所述的色谱介质可以解决前述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所述色谱介质是具有用于分离目标物质的分离剂层、用于在分离前述目标物质前将前述目标物质固定的填充剂层、和用于前述分离剂层所分离的目标物质进行渗透的被渗透层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填充剂层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并且位于前述展开方向的上游侧,作为前述分离剂层,使用具有对前述目标物质的分离能力和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的物质,作为前述被渗透层,使用具有与分离剂层不同的光学响应性的物质。
[0009]即本发明提供下述发明。
[0010]< I >色谱介质,其是具有用于分离目标物质的分离剂层、用于在分离前述目标物质前将前述目标物质固定的填充剂层、和用于前述分离剂层所分离的目标物质进行渗透的被渗透层的色谱介质,其中,
前述填充剂层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并且位于前述展开方向的上游侧,
前述分离剂层具有对前述目标物质的分离性和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
前述被渗透层具有与前述目标物质和前述分离剂层不同的光学响应性。
〈2> 〈1>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填充剂层层叠于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用于展开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液浸溃的浸溃端部起直至该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的长度的1/20?1/2之间的区域;
<3> 〈1>或〈2>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上不连续地层叠;
<4> 〈1>?〈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以圆点状层叠于前述分离剂层上;
<5> 〈4>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以圆点状层叠的被渗透层中,该圆点的平均直径为0.01?5mm,圆点间的间距为0.015?5mm ;
<6> <1>?〈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以与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交叉的带状的列的方式层叠于前述分离剂层上;
〈7> 〈6>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形成前述带状的列的带选自直线、波浪线和它们的虚线.<8> <1>?〈7>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的厚度比前述分离剂层薄;
<9> <1>?〈8>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构成前述分离剂层的分离剂是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10> <9>所述的色谱介质,其特征在于,前述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含有多糖衍生物,该多糖衍生物由多糖与替代多糖的羟基或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芳香族酯基、芳香族氨基甲酰基、芳香族醚基和羰基中的任一者形成;
<11> 〈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含有多孔体和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作为构成材料;
< 12 > 〈1广〈12>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填充剂层含有多孔体作为构成材料。
<13> < 11 >或< 12 >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多孔体为硅胶或经表面处理的硅胶;
<14> 〈11广〈1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进一步含有粘合剂作为构成材料;<15> 〈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在前述被渗透层上存在刻度和/或文字;
<16> 〈15>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刻度和/或文字与前述被渗透层具有不同的光学响应性;
〈17> <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具有面向前述分离剂层或面向前述被渗透层、且用于支撑前述色谱介质的基材;
〈18> <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色谱介质为板状、筒状或柱状;
<19> TLC板,其具有〈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和用于支撑该色谱介质的基材,且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区域层叠有前述色谱介质;
<20> TLC材料,其包含〈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和用于支撑该色谱介质的基材。
[0011]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面向分离剂层层叠有用于经分离的目标物质进行渗透的被渗透层,并且该被渗透层与分离剂层具有不同的光学响应性,因而通过将无法利用光学响应性进行检测的存在于分离剂层中且与分离剂层具有相同光学响应性的目标物质渗透至被渗透层,可以利用光学响应性来检测渗透至被渗透层的目标物质。
[0012]另外,在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填充剂层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而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并且位于前述展开方向的上游侧。由此,在含有该填充剂层的部分固定前述目标物质而进行展开时,填充剂层和分离剂层的目标物质的保持力不同,因此在填充剂层和分离剂层的分离剂层侧的边界,目标物质暂时浓缩。而然后引起分离剂层中的目标物质的分离,由此即使含有点样的目标物质的溶液中的目标物质的浓度低时,也能以可可靠进行目标物质的检测的的程度形成目标物质的斑点。进而,目标物质的分离能力提高。
[0013]此外,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可以在不使用其它构件的情形下以单一的试剂盒进行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因而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检测不需要复杂的步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a)是示出使用实施例1中制作的TLC板(从展开液的浸溃端部起直至
2.0cm用填充剂层层叠,且在填充剂层上还层叠有被渗透层),将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t-SO, trans-stilbene oxide)、Troeger碱(卜 > 力'一塩基)和黄烧酮用作为展开液的己烷/乙醇(90:10,v/v)展开而得的斑点的图(照片)。(b)是使用比较例I中制作的TLC板,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进行相同操作得到的照片;
[图2] (a)是示出制作与实施例1中制作的TLC板相同的TLC板、并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目标物质用作为展开液的甲醇展开而得的斑点的图(照片)(实施例2)。(b)是使用比较例2中制作的TLC板,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进行相同操作得到的照片;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板状的方式的概略图。(I)是示出分离剂层上仅层叠有被渗透层、填充剂层露出的一个方式的图。被渗透层在分离剂层上以圆点状层叠。(2)是示出被渗透层加在分离剂层上、在填充剂层也层叠的一个方式的图。被渗透层以圆点状层置。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被渗透层以带状的列的形式层叠于分离剂层及填充剂层上的实例的图((I)?(4));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被渗透层以圆点状层叠时的圆点的直径(Φ)和间距(Pt)的一例的图; [图6] (a)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的板状的一个方式的截面的概略图。(b)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的板状的另一方式的截面的概略图。(C)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的板状的另一方式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的柱状(a)、(b)、(a’)及筒状(c)、(c’)的一个方式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层叠于一片基材上的多个区域的TLC板的概略图; [图9]是示出含有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和基材作为构成要素的TLC材料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具有分离剂层、用于固定分离前的目标物质的填充剂层和用于经分离剂分离的目标物质进行渗透的被渗透层。
[0016]本发明所述的色谱介质层叠有上述分离剂层和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而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的填充剂层,再面向上述分离剂层层叠有被渗透层,其形状包括板状、柱状和筒状,板状的色谱介质已知是所谓的薄层色谱(TLC)介质。另一方面,筒状或柱状的色谱介质有时也被称为棒状柱。
[0017]此外,前述分离剂层具有对目标物质的分离能力,并且具有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另一方面,前述被渗透层的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与目标物质和分离剂层不同。
[001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目标物质,可以例示光学异构体。具有对目标物质的分离能力是指具有分离目标物质的能力,在目标物质为光学异构体时,是指具有光学拆分能力。此夕卜,本发明所述的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是指荧光等由紫外线引起的发光、或紫外线的吸收。
[0019]应予说明,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填充剂层是通过相对于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而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但是本发明的所述“垂直”不需要严格地相对于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为直角(90° ),可以具有在不影响目标物质的分离的范围内的倾斜、形状。
[0020]作为这样的范围,例如可以相对于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为88?92°。
[0021]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如上所述具有分离剂层和被渗透层,因而可将经分离剂层分离的目标物质渗透至被渗透层。继而,由于被渗透层的光学响应性与目标物质和分离剂层的光学响应性不同,因而可以通过对渗透至被渗透层的目标物质照射紫外线等来确认。
[0022]另外,在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层叠有分离剂层和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而相接的填充剂层。而该位置关系是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的下游侧层叠有分离剂层,在上游侧层叠有填充剂层。
[0023]通过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在使填充剂层中被固定的目标物质展开时,目标物质在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的边界的分离剂层侧暂时浓缩。然后,通过与分离剂层的相互作用而分离目标物质。由此,即使展开的目标物质的浓度低时,经过在前述边界附近的浓缩,从而可形成在之后利用目测能确认的程度的斑点。
[0024]而且,通过在分离剂层的边界附近目标物质暂时浓缩,从而能极大地防止在目标物质的分离时斑点变宽。
[0025]应予说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分离剂层的区域,只要是尽可能通过分离剂层分离目标物质、并尽可能确认被渗透层中的目标物质的区域、并且可在该填充剂层的区域固定目标物质的区域,则对其大小、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0026]从确保目标物质的充分的分离的观点出发,前述填充剂层优选存在于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用于展开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液浸溃的浸溃端部(以下,也称为下侧边缘)起直至该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的长度的1/2之间的区域。
[0027]从确保目标物质的良好分离的观点出发,前述填充剂层更优选存在于从前述色谱介质的下侧边缘起直至该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的长度的1/40?1/2之间的区域、特别优选1/20?1/2.2之间的区域。前述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的边界,与目标物质的点样位置和浸溃于展开槽时的浸液位置相比,设置于展开方向的更下游侧。
[0028]此外,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从点样目标物质的方向所看到的前述填充剂层的形状,在色谱介质为板状的情形,可列举包括其下侧边缘的四边形的方式。另外,例如从点样目标物质的方向所看到的板的形状为三角形,是浸液三角形的顶点侧那样的形状时,也可列举具有包括该顶点部分的倒三角形的形状的填充剂层的形状。
[0029]或者,前述填充剂层的形状也可以是能够进行目标物质点样程度的大小的大致圆形的形状。
[0030]此外,前述层叠有被渗透层的区域只要至少面向前述分离剂层,则并不需要是上述分离剂层的整个区域,只要能确认目标物质,则在上述分离剂层的区域中也可以部分地不层叠有被渗透层。
[0031]此外,被渗透层可以不仅仅面向分离剂层,也可以面向填充剂层进行层叠。
[0032]层叠有被渗透层的区域的面积相对于分离剂层的总面积的比例优选为5%?90%,从能够进行多种目标物质的分离确认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0%?80%,进一步优选20?70%。
[0033]这种未层叠有被渗透层且分离剂层露出的区域,可以通过使用在层叠分离剂层后,在使用后述涂布技术、浸溃技术或印刷技术层叠被渗透层时,仅对该区域不涂布、不浸溃或不印刷的方法来得到。
[0034]或者,可通过在分离剂层的整面先进行被渗透层的层叠后,再以刮擦等操作从分离剂层除去该被渗透层而得到。
[0035]另一方面,使被渗透层面向填充剂层层叠时,填充剂层上的被渗透层的面积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以任意比例层叠。
[0036]此外,如后所述,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可以用相同的材料构成,此时,出于方便,认为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由二层构成,但实际上变为构成相同的一层。
[0037]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只要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则对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板状、筒状或柱状。
[0038]作为板状的色谱介质,可举出:使用后述物质作为基材,并且从照射紫外线的方向观察,以被渗透层、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基材的顺序层叠,被渗透层仅面向分离剂层而层叠的第一方式(参照图6(a));或从照射紫外线的方向观察,以被渗透层、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基材的顺序层叠,被渗透层面向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两者而层叠的第二方式(参照图6(b));或从照射紫外线的方向观察,以基材、被渗透层、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的顺序层叠的第三方式(参照图6(c))。
[0039]前述第一方式中,目标物质的点样在照射紫外线的面中的填充剂层露出的区域进行。
[0040]前述第二方式中,目标物质的点样在填充剂层上层叠的被渗透层的区域进行。
[0041]前述第三方式中所用的基材使用如图6(c)所示的具有柔软性的原材料,并且如图6(c)所示与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相接地形成,从防止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的崩溃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0042]此外,前述第三方式中,如图6(c)所示,可以自与照射紫外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图6(c)中的6’)进行目标物质的点样,也可以除去基材的一部分而自与照射紫外线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图6 (c)中的6)进行点样。
[0043]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为板状的TLC时,前述基材可以使用TLC板中的公知基板。作为这种基材,可举出例如玻璃制、树脂制、金属制、或纸制的平板。基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TLC中所常用的长方形。
[0044]另一方面,对于筒状或柱状的色谱介质,可举出图7所例示的那些。这些实例中,与轴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包括楕圆?圆形,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为多边形。这些方式中包括: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以及被渗透层形成在柱状或筒状的基材的外周面的方式;和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以及被渗透层形成在筒状基材的内周面的方式。
[0045]柱状基材可以使用例如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的棒,筒状基材可以使用例如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的管、柱管、或与柱管相同尺寸的管。
[0046]在筒状基材的内周面层叠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与被渗透层时,通过使用具有透光性的物质来作为筒状基材,可以进行目标物质的确认。本文所说的透光性是指能够确认目标物质的斑点的光学特征(显色、发光和吸光等)的透明性。具有这种透光性的柱管等管可以使用例如石英玻璃的管、或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氟树脂制的管。
[0047]此外,还可以形成不具有基材、仅由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以及被渗透层形成且具有液体渗透性的色谱介质。
[0048]在图7所示的筒状或柱状色谱介质中,目标物质也点样于填充剂层露出的区域(图7中(a)?(C))或层叠于填充剂层上的被渗透层的区域(图7中(a’)(c’))。
[0049]这种筒状或柱状的色谱介质通常具有I?40cm的长度,直径(最大直径)通常为0.1 ?Icm0
[0050]用于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分离剂层的分离剂,只要具有对目标物质的分离能力和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则没有特别限定。
[0051]上述分离剂可以使用颗粒状的分离剂。制为这种颗粒状的分离剂,可举出:仅由分离剂形成的颗粒、将分离剂担载于颗粒状的载体的颗粒。分离剂在载体上的担载除了利用物理吸附的担载之外,还包括利用与载体化学键合的分离剂的担载。
[0052]作为分离剂,可使用具有光学响应性的低分子系的分离剂或高分子系的分离剂中的任一者。作为低分子系的分离剂,可举出例如:配体交换型的分离剂、电荷转移(n-n)型的分离剂、氢键合型的分离剂、包合型的分离剂、离子键型的分离剂、插入型的分离剂、冠醚或其衍生物、以及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作为高分子系的分离剂,可举出例如:多糖衍生物、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蛋白质和酒石酸衍生物。
[0053]作为前述多糖衍生物,可举出例如:用于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的多糖和多糖的羟基或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被芳香族酯基、芳香族氨基甲酰基、芳香族醚基、和羰基中的任一者替代而成的多糖衍生物,例如,可举出纤维素的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纤维素的苯基酯衍生物、直链淀粉的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和直链淀粉的苯基酯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中的苯基可具有选自碳原子数I?20的烃、和卤素中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
[0054]从提高分离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前述载体为多孔体。作为前述载体,可举出例如:交联聚苯乙烯、交联丙烯酸系聚合物、环氧聚合物等合成高分子、纤维素或将其交联而强化的交联纤维素、交联琼脂糖、交联葡聚糖、和交联甘露聚糖交联体等多糖、以及氧化铝、硅胶、中孔硅胶、沸石、硅藻土、熔融二氧化硅、粘土矿物、氧化锆、金属等无机物。
[0055]分离剂的粒径可对应于色谱介质的分离目的来确定,通常优选为10 μ m以上、更优选为10?100 μ m、进一步优选为20?100 μ m。各分离剂的粒径可以采用以通常的粒径测定装置测定的平均粒径,也可以是产品目录值。另一方面,例如在用于监测合成反应的用途的情形等中,在进一步要求分离斑点的分离度时,还可以使用较1ym更小的分离剂。作为用于这种用途时的分离剂的粒径,优选为2?8 μ m、更优选使用3?6 μ m的分离剂。
[0056]色谱介质为板状的TLC时,分离剂层可使用制作TLC板的公知方法,例如,通过将含有前述分离剂和涂布用溶剂的浆料用涂布器涂布于作为支撑体的基材的表面,或将前述浆料喷雾于作为支撑体的基材的表面,或将作为支撑体的基材沉浸(浸溃)在含有前述分离剂和涂布用溶剂的浆料中来形成。
[0057]此时,即使所得的色谱介质中没有基材,也能确保充分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去除基材、得到仅由分离剂层、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构成的色谱介质。
[0058]色谱介质为柱状时,例如,在通过涂布或印刷在柱管等管的内面形成构成被渗透层的材料后,填充含有分离剂或粘合剂等的材料和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而形成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从而可得到被渗透层层叠于分离剂层上或被渗透层层叠于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两层上、且柱管存在于被渗透层的周壁的色谱介质。
[0059]另一方面,色谱介质为筒状时,例如,将含有分离剂或粘合剂的材料和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涂布于棒状基材的周面;或将含有分离剂或涂布用溶剂的浆料涂布于棒状基材、再将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涂布于不存在含分离剂或涂布用溶剂的浆料的基材的区域,从而形成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后,通过涂布或印刷将构成被渗透层的材料仅层叠于分离剂层的周面,或层叠于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的周面,从而可得到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层叠于基材、且该分离剂层上或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两层上层叠有被渗透层的筒状色谱介质。
[0060]此外,色谱介质不使用预先成形的基材而形成为柱状的情形中,可举出如下方式。
[0061]首先,形成至少在表面具有前述分离剂的柱状多孔体。这样的多孔体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由分离剂形成的柱状多孔体、以及由载体形成的柱状多孔体和担载于其上的前述分离剂中的任一者来形成分离剂层,然后在与其展开方向交叉的截面上层叠由填充剂层制成的层。
[0062]由分离剂形成的柱状多孔体可如下形成:例如利用日本特开平4-9333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将可溶于分离剂的颗粒不溶的溶剂中的塑料颗粒与分离剂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加热加压处理进行成型,通过溶剂处理从所得成形体除去可溶性塑料。
[0063]前述由载体形成的柱状多孔体可通过载体颗粒的接合或由载体形成的柱状体的多孔化而形成,利用载体颗粒的接合形成的多孔体,在载体颗粒为高分子或多糖等有机化合物时,可利用前述方法来形成。前述通过由载体形成的柱状体的多孔化形成的多孔体,例如,可以利用日本专利第3397255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第331774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即溶胶_凝胶法来形成。
[0064]前述由载体形成的柱状多孔体上的分离剂的担载,例如,可以利用使分离剂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于载体、对多孔体的细孔的表面进行修饰、改性的公知方法来进行。
[0065]关于在形成分离剂层后在与其展开方向交叉的截面上层叠由填充剂层构成的层的方法,可列举下述方法:在分离剂层的周面上,使展开方向的长度比分离剂层长的基材例如膜卷绕而在展开方向的延长上形成圆柱状的空洞,在该空洞上导入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来形成填充剂层,然后除去基材。
[0066]通过涂布或印刷使构成被渗透层的材料层叠于由上述操作制作的至少在表面具有前述分离剂的柱状多孔体、或其多孔体和填充剂层的周面,形成被渗透层,由此也可以得到具有液体渗透性的柱状色谱介质。
[0067]前述涂布用溶剂可以使用水、有机溶剂、和它们的混合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使用醇系、二醇醚系、烃系、酮、酯等有机溶剂。可举出例如:α-萜品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甲苯、环己烷、甲基乙基酮、甲基丙二醇。
[0068]作为前述涂布用溶剂优选使用的是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更优选的是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前述混合溶剂中的醇的含量优选为0.1?50质量%、更优选为I?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40质量%。
[0069]作为可用的醇,可举出例如: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2-甲基-2-丙醇、1-戊醇和3-甲基-3-甲氧基丁醇。
[0070]前述浆料中的涂布用溶剂的含量可根据所形成的分离剂层的均一性、层厚和经济性的观点来确定,相对于分离剂100质量份优选为10?5000质量份、更优选为50?10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0?300质量份。
[0071]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则不仅可使用流动性高的浆料状材料,在例如制作筒状或柱状色谱介质时,还可以使用涂布用溶剂的含量少的粘度高的材料。
[0072]从提高所形成的分离剂层的强度的观点出发,前述浆料优选进一步含有粘合剂。前述粘合剂可以使用赋予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分离剂层的粘接性的成分。作为这样的粘合齐U,可举出:石膏或胶态二氧化硅等无机系粘合剂、微纤化纤维素等有机纤维、以及碱水溶性共聚物、羟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聚乙烯醇、丙烯酸等有机系粘合剂。粘合剂可以是一种或二种以上。
[0073]前述浆料中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从所形成的分离剂层的强度、和分离剂层中的流动相的适当的上升速度的观点出发,根据粘合剂的种类适宜确定。例如,若为石膏,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分离剂100质量份优选为0.1?50质量份、更优选为I?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20质量份。此外,例如若为羧甲基纤维素等有机系的粘合剂,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分离剂100质量份优选为0.1?50质量份、更优选为0.5?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5质量份。
[0074]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分离剂层的厚度,从获得充分的分离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5000 μ m、更优选为50?3000 μ m。
[0075]此外,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从将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能保持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被渗透层的厚度小于分离剂层的厚度。
[0076]本发明中的分离剂层与被渗透层的厚度之比,从将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能保持良好的观点出发,在将分离剂层的厚度设为I时,被渗透层的厚度优选为0.002?0.8、更优选为0.005?0.5、特别优选为0.006?0.4。
[0077]另一方面,从良好保持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能的观点出发,对本发明的分离剂层与填充剂层的厚度之比而言,分离剂层的厚度和填充剂层的厚度的关系优选分离层的厚度和填充剂层的厚度为同等程度、或填充剂层的厚度比分离层的的厚度小。从这种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分离剂层与填充剂层的厚度之比在分离剂层为I时,优选为1.0?0.1,更优选0.99?0.2,特别优选0.95?0.5。
[0078]另外,如后所述,面向填充剂层层叠被渗透层时,从良好保持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能的观点出发,对分离剂层与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合并的层的厚度之比而言,分离剂层为I时,优选为1.0?0.1,更优选0.99?0.2,特别优选0.95?0.5。
[0079]前述被渗透层与目标物质和分离剂层具有不同的光学响应性。本文中,“不同的光学响应性”是指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或显色试剂的显色处理的一方的光学响应与另一方的光学响应是能够通过颜色或明度进行光学识别的程度的不同。
[0080]此外,被渗透层是分离剂层中形成了斑点的成分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渗透的层。
[0081]此外,为了防止色谱介质上的目标物质的斑点变宽,重要的是构成被渗透层的材料不对色谱介质上的分离剂层中目标物质的分离特性,即,流动相与分离剂层之间的目标物质的分配造成影响。
[0082]因此,例如在分离剂层中所用的分离剂担载于载体时,被渗透层的构成材料优选为与该载体相同。此外,被渗透层的构成材料可以从后述的材料中适宜选择不对流动相和分离剂层之间的目标物质的分配造成影响的材料使用。
[0083]前述被渗透层层叠在前述分离剂层上、或层叠于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的两层上,但从使作为分离剂层和被渗透层的相互作用的旁路作用减少,防止目标物质的斑点变宽,得到良好的分离(以下,也称为分离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上不连续地层叠。本发明所述的不连续地层叠是指沿显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前述被渗透层不是连续地层叠,而是具有间隔地层叠,该间隔可以是等间隔、也可以不是等间隔。
[0084]作为该间隔,为了使目标物质渗透、并获得检测其所需的充分的分辨率,优选为0.015mm以上、更优选为0.02mm以上、特别优选为0.05mm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由于目标物质向被渗透层的扩散所致的与分离剂层的相互作用并确保目标物质的良好分离,优选为4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特别优选为2mm以下。
[0085]此外,从使目标物质渗透并确保检测所需的充分的面积的观点出发,被渗透层的空隙容积(材料内部的空隙容积(内部空隙)与材料间的空隙容积(外部空隙)的合计)在整个层的体积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0.1?0.9、更优选为0.2?0.8。
[0086]此外,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被渗透层优选以圆点状层叠于前述分离剂层上。本发明所述的圆点状是指由不连续的许多点或小区域形成的图案,所述不连续的许多点或小区域的形状可以为例如圆形、大致圆形、大致楕圆形、包括各边可为直线或曲线的形状的大致三角形、大致四边形等大致多边形等,各圆点的大小或密度等没有特别限定。从使色谱介质中目标物质的分离特性均一的观点出发,圆点的形状优选具有规则性。进而,各圆点的排列也优选具有规则性。
[0087]作为圆点的形状,从目标物质的渗透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圆形?大致圆形,而作为其排列,如图3或4所示,如上所述,从使色谱介质中目标物质的分离特性均一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规则性。
[0088]圆点的形状为圆形时,从目标物质的渗透性和分离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其平均直径为0.01?5mm,更优选为0.01?4臟,进一步优选为0.02?3mm,特别优选为0.05?Imm0
[0089]另一方面,圆点的形状为圆形以外的形状时,基于与圆形时相同的理由,优选其最大直径的平均直径为0.02?6mm,更优选为0.05?5mm,进一步优选为0.05?1.5mm。
[0090]本发明所述的最大直径,例如在楕圆形的情形中,是指其最长轴的长度,更一般地,是指在平行的2个平面中,从上面观察并以任意方向夹持其形状时的2个平面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0091]另外,在被渗透层以圆点状层叠时,从减小与分离剂层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和检测渗透至渗透层的目标物质时的分辨率的观点出发,该各圆点间的间隔(间距)优选为0.01?6mm、更优选为0.01?4mm、进一步优选为0.02?3mm、特别优选为0.05?1.0mm。
[0092]圆点为圆形时,基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间距优选为0.01?6mm、更优选为0.02?3mm、进一步优选为0.05?1mm、特别优选为0.06?1mm。
[0093]此外,圆点的密度若用线数(每I英寸的圆点个数)来表示,则优选为5?2000、更优选为10?400、进一步优选为20?300。
[0094]除了上述的圆点状以外,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被渗透层还优选为以与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交叉的带状的列的形式层叠的方式。通过如此层叠,可以在充分保持目标物质的分离特性的基础上,得到目标物质对被渗透层的充分渗透。
[0095]作为形成前述带状的列的带的形状,可举出例如:直线、波浪线和它们的虚线。该带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从保持目标物质的分离特性且得到检测目标物质所需的充分的分辨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1?15mm、更优选为0.02?10mm。
[0096]此外,对带和带的间隔没有特别限制,从得到目标物质的均一分离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等间隔,该间隔优选为0.01?3mm、更优选为0.02?2mm。
[0097]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被渗透层可以使用多孔体作为构成该层的材料。
[0098]这种多孔体,从确保目标物质的充分渗透性的观点出发,通过气体吸附法测定的细孔容积优选为0.lml/g以上、更优选为0.2ml/g以上、特别优选为0.3?0.9ml/g。
[0099]作为具有如上所述细孔容积的多孔体,可以使用产品目录值满足上述范围的作为后述优选多孔体的硅胶或陶瓷的市售品,若为含有二氧化硅的多孔体,则可以进行利用氟化氢水溶液或碱水溶液的处理来调整细孔容积,若为陶瓷,则可以调整其造粒时的烧成条件、或利用酸溶液处理等来调整细孔容积。
[0100]此外,作为多孔体的粒径,从防止含有其的浆料的凝集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 μπι以上、更优选为I μ m以上、特别优选为2 μ m以上。另一方面,作为多孔体的粒径的上限值,从将含有其的浆料例如进行网印时的透过性、或被渗透层的表面的精加工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 μ m以下、更优选为70 μ m以下、特别优选为50 μ m以下。
[0101]多孔体的粒径可以采用以通常的粒径测定装置测定的平均粒径,也可以是产品目录值。
[0102]本发明所用的多孔体可举出:硅胶、中孔硅胶、沸石、纤维素、硅藻土、熔融二氧化硅、粘土矿物、氧化铝、氧化锆或其它陶瓷,例如,将沸石、凹凸棒石、坡缕石、以Si02、MgO为主成分的滑石、以S12为主成分的高岭石、蒙脱石等各种粘土矿物破碎后进行造粒,并根据需要实施酸处理,进而进行烧成而得的陶瓷等。它们均可使用市售品,可以使用产品目录值具有上述细孔容积或粒径的市售品。
[0103]它们中,优选使用具有上述细孔容积或粒径的那些,从与溶剂的亲和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硅胶。
[0104]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硅胶可以使用例如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硅胶,例如,还可使用经十八烷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甲硅烷基修饰的硅胶。这种经表面处理的硅胶由于具有不对分离剂层和流动相之间的目标物质的分配造成影响的倾向,故可优选使用。
[0105]此外,上述多孔体选择不对分离剂层和流动相之间的目标物质的分配造成影响的多孔体,从不使色谱介质上目标物质的斑点变宽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0106]此外,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被渗透层中,构成该层的材料可以是后述荧光指示齐喊显色试剂本身。此外,通过将这些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与粘合剂和根据需要的例如粒径0.1?100 μ m的玻璃、塑料、金属和陶瓷之类的支撑体混合,将所得组合物层叠,由此也可制作被渗透层。
[0107]这种组合物中的粘合剂的含量,可根据所形成的被渗透层的强度、以及使作为被渗透层中的分离剂层与被渗透层的相互作用的旁路作用减少的观点考虑,对应于粘合剂的种类而适宜确定。例如若为石膏,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的100质量份优选为0.1?50质量份、更优选为0.5?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20质量份。此夕卜,例如若为羧甲基纤维素等有机系的粘合剂,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的100质量份优选为0.1?50质量份、更优选为0.5?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5质量份。
[0108]此外,对于前述支撑体,在含有其时,相对于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的100质量份优选为0.1?0.9质量份、更优选为0.2?0.8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3?0.7质量份。
[0109]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被渗透层可通过各种方法层叠。例如,在色谱介质为板状的TLC、被渗透层含有多孔体作为构成材料时,被渗透层可通过在TLC板的分离剂层上或分离剂层上和填充剂层上涂布含有多孔体的浆料并使之干燥来制作。此外,将后述的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本身、或含有它们和粘合剂、以及根据需要的支撑体的组合物作为被渗透层时,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
[0110]此外,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被渗透层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上不连续地层叠时,可以使用例如印刷技术来层叠被渗透层。
[0111]作为印刷技术,可举出丝网印刷之类的网印或喷墨印刷。
[0112]网印中,作为网版,可使用开口部的形状具有上述层叠方式中所述形状的网版(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上不连续地开口的网版,具有各种形状的圆点或具有带状的列作为开口部的网版)。丝网印刷之类的网印由于能够以较为廉价且简单的操作使被渗透层层叠,因而可优选使用。
[0113]此外,被渗透层仅层叠于分离剂层上、或层叠于分离剂层上和填充剂层上时,通过使用各自适合的具有开口部的网版,也能调整层叠的区域的位置、面积。由此,能够在填充剂层上的整个面上以圆点状层叠被渗透层。
[0114]网版只要是可以使用后述含有多孔体的浆料作为印刷油墨,则对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网版,可举出例如金属掩模。
[0115]另一方面,采用喷墨印刷的情形中,除了使用后述含有多孔体的浆料作为用于印刷的油墨以外,可以采用常用的喷墨印刷技术。
[0116]另一方面,在制作筒状或柱状的色谱介质时,可以通过在分离剂层上或分离剂层上和填充剂层上涂布含有多孔体的浆料并使之干燥来制作。此外,将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本身、或含有它们和粘合剂、以及根据需要的支撑体的组合物作为被渗透层时,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
[0117]此外,筒状或柱状的色谱介质中,被渗透层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上不连续地层叠时,可以使用例如印刷技术来层叠被渗透层。作为这样的印刷技术,可以使用上述网印,作为网版,优选使用具有上述开口部和柔软性,且能够卷绕于分离剂层的周面的网版。
[0118]在使用如上所述网印技术时,通过在网版上设置文字或刻度等期望的开口部,从而被渗透层不层叠于被渗透层上的该部分,分离剂层露出并与被渗透层具有不同的光学响应性,由此可在照射紫外线时确认上述文字或刻度。藉此,可提高色谱介质的便利性。
[0119]从确保充分渗透性的观点出发,或为了在多孔体使用例如透明或半透明多孔体的情形中,在目标物质的斑点检测时不受分离剂层的光学响应性的影响,通过浆料的涂布或上述印刷技术层叠的被渗透层的厚度(平均厚度)优选为0.0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mm 以上。
[0120]另一方面,从防止目标物质的斑点扩散的观点出发,被渗透层的厚度(平均厚度)优选为0.2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5mm以下。
[0121]为了在分离剂层上层叠被渗透层,可以采用上述说明的涂布或印刷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制备含有多孔体的浆料、含有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的溶液、或含有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与粘合剂以及根据需要的支撑体的组合物,可以将其作为涂布液、印刷油墨使用。
[0122]作为制备含有多孔体的浆料时使用的材料,可举出溶剂和根据需要的粘合剂。这种溶剂或粘合剂可以使用与能够在形成分离剂层时使用的那些相同的溶剂或粘合剂。
[0123]作为上述荧光指示剂,可举出例如:钨酸镁或含锰硅酸锌等,作为制备含有上述荧光指示剂的溶液或浆料时的溶剂,可使用例如:用作网印的油墨溶剂的醇系、二醇醚系、烃系、酮、酯等有机溶剂。可举出例如:α-萜品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甲苯、环己烷、甲基乙基酮、甲基丙二醇。为了在印刷过程中不使浆料的流动性变差、或者不引起网的筛眼堵塞,可以考虑流动性、沸点、蒸发速度等物性选定适当的溶剂。
[0124]另一方面,作为显色试剂,可举出:茴香醛溶液、磷钥酸溶液、碘溶液、茚三酮溶液、高锰酸钾溶液、DNPH溶液、氯化锰溶液、和溴甲酚绿溶液。
[0125]在使用含有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与粘合剂和根据需要的支撑体的组合物时,可以在上述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的溶液中溶解或悬浮含有上述粘合剂的组合物而制为涂布液、印刷油墨。
[0126]作为形成被渗透层的构成材料,在含有多孔体时,作为在含有其的浆料中所用的溶剂,可以单独使用醇系、二醇醚系、烃系、酮、酯这样的有机溶剂。例如,在使用醇时,优选为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更优选为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前述混合溶剂中的醇的含量优选为0.1?50质量%、更优选为I?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40质量%。
[0127]作为可用的醇,可举出例如: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2-甲基-2-丙醇、1-戊醇和3-甲基-3-甲氧基丁醇。
[0128]前述浆料中的溶剂的含量可根据所形成的被渗透层的均一性、层的厚度、和经济性的观点来确定,相对于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为10?5000质量份、更优选为50?10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0?300质量份。
[0129]从提高所形成的被渗透层的强度的观点出发,前述浆料优选进一步含有粘合剂。前述粘合剂可以使用赋予在分离剂层上形成多孔体的层的粘接性的成分。作为这样的粘合齐U,可举出:石膏或胶态二氧化硅等无机系粘合剂、微纤化纤维素等有机纤维、以及碱水溶性共聚物、羟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聚乙烯醇、丙烯酸等有机系粘合剂。粘合剂可以是一种或二种以上。
[0130]前述浆料中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从所形成的被渗透层的强度、和相对于被渗透层的来自分离剂层的流动相的适当上升速度的观点出发,根据粘合剂的种类适宜确定。例如,若为石膏,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1?50质量份、更优选为
0.5?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20质量份。此外,例如若为羧甲基纤维素等有机系的粘合剂,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1?50质量份、更优选为0.5?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5质量份。
[0131]被渗透层含有多孔体作为构成材料时,在通过利用紫外线照射的光学响应性来检测斑点的情形中,可通过使荧光指示剂包含在含多孔体的浆料中而使被渗透层具有光学响应性。作为这种荧光指示剂,可以使用公知的荧光指示剂,可举出例如:前述钨酸镁、或含锰硅酸锌等。荧光指示剂的含量可确定在目标物质能够分离的范围,通常相对于前述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从使目标物质和被渗透层的对比度最佳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I?8质量份。
[0132]此外,在被渗透层含有多孔体作为构成材料,且通过显色反应来检测斑点时,可通过使显色试剂包含在含多孔体的浆料中来使被渗透层具有光学响应性。作为这种显色试齐U,可举出公知的磷钥酸、茚三酮等。显色试剂的含量可确定在目标物质能够分离的范围,通常相对于前述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从使目标物质和被渗透层的对比度最佳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I?8质量份。
[0133]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具有用于在分离前述目标物质前将前述目标物质固定的填充剂层。
[0134]本发明中所述“固定”是指在分离前点样的目标物质利用展开液而进行之后的展开,由此目标物质充分停留在点样的区域。在色谱介质中,填充剂层上层叠有被渗透层时,“固定”是指目标物质停留于被渗透层及该被渗透层下包含填充剂层的区域,填充剂层露出时,“固定”是指在填充剂层上点样的目标物质停留于该点样的填充剂层的区域。
[0135]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用于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说明的可以用于被渗透层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可列举硅胶、中孔硅胶、沸石、纤维素、硅藻土、熔融二氧化硅、粘土矿物、氧化铝、氧化锆、其它陶瓷等多孔体。而且,作为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从良好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没有分离目标物质的能力的材料。
[0136]作为上述硅胶,可优选使用上述说明的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硅胶。
[0137]另外,对于可以使用的多孔体的粒径的范围,可以列举关于可用于被渗透层的多孔体所记载的范围。
[0138]另外,被渗透层所用的多孔体与填充剂层所用的多孔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填充剂层所用的材料与被渗透层所用的材料的组合,优选在填充剂层上还层叠有被渗透层时,不产生妨碍在填充剂层上固定的目标物质的展开那样的相互作用的组合。
[0139]使用多孔体作为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调整用于使其层叠的浆料时,作为该溶剂,可以使用与可用于构成被渗透层的溶剂相同的溶剂。
[0140]另外,对于前述浆料中的溶剂的含量,可以根据所形成的填充剂层的均一性、层的厚度、及经济的观点来决定,相对于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10?5,000质量份,更优选50?I,0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100?300质量份。
[0141]从所形成的被渗透层的强度提高的观点出发,前述浆料优选还含有粘合剂。
[0142]前述粘合剂中,可以使用赋予在填充剂层形成多孔体的层的粘合性的成分。作为这样的粘合剂,可以使用与可用于构成被渗透层的粘合剂相同的粘合剂,这样的粘合剂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二种以上。
[0143]从所形成的填充剂层的强度、和填充剂层中的流动相适当的展开速度的观点考虑,前述浆料中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根据粘合剂的种类适当决定。例如为石膏,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0.1?50质量份,更优选0.5?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I?20质量份。另外,例如为羧甲基纤维素等有机系粘合剂,则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多孔体100质量份优选0.1?50质量份,更优选0.5?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I?5质量份。
[0144]另外,上述填充剂层中,也可以与被渗透层同样地含有荧光指示剂、显色试剂,也可以为仅由它们构成的层。可以使用的荧光指示剂、显色试剂及它们的使用方式也可以使用与被渗透层所例示的相同的条件。
[0145]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关于使填充剂层层叠的方法,在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为板状时,例如,在预先基材的一部分上层叠分离剂层后,使用涂布器,将含有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的浆料涂布或喷雾至未层叠有分离剂层的基材的表面上,从而可以形成。或者,构成被渗透层和分离剂层的材料相同时,在预先基材的一部分上层叠分离剂层后,利用与前述层叠被渗透层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在层叠有分离剂层的基材的表面上将含有构成被渗透层和填充剂层的材料的浆料涂布、喷雾或使用印刷技术进行层叠,由此在分离剂层上层叠的层形成为被渗透层,在基材上层叠的层形成为填充剂层。由此,可以同时形成被渗透层和填充剂层。此时,填充剂层为一层结构,得到被渗透层和填充剂层的工序是一个,是经济的。
[0146]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为柱状时,如上所述,例如沿着柱管的内壁面形成被渗透层后,可以在分离剂层的形成之前或之后将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填充至管内而形成。另外,为筒状时,可以如上所述通过在基材的周面涂布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而形成。另外,为不存在基材的柱状时,如上所述,可列举下述方法:至少在表面上具有前述分离剂的柱状多孔体形成后,在分离剂层的周面上,使展开方向的长度比分离剂层长的基材例如膜卷绕,在分离剂展开方向的延长上形成圆柱状的空洞,并在该空洞上导入构成填充剂层的材料来形成填充剂层。
[0147]应予说明,从充分固定目标物质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色谱介质中的填充剂层的厚度,在层叠有被渗透层时,合计该被渗透层的厚度而得的厚度优选为2?5000 μ m,更优选 5 ?3000 μ m。
[0148]此外,本发明中还提供上述色谱介质层叠于一片基材的多个区域上的TLC板(参照图8)。根据这种TLC板,可将各种分离剂层和被渗透层的组合层叠于同一基材上,可以观察利用同一展开液的目标物质的分离特性。对于分离剂层、填充剂层以及被渗透层的层叠方法,在目标色谱介质有多种时,除了不将其相互接触地将层重叠之外,还可采用上述方法。
[0149]此外,如图9概略所示,本发明中还提供在一片基材上层叠有分离剂层、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且具有基材的端部侧未层叠有被渗透层的区域的TLC材料(图9参照)。根据这种TLC材料,例如,在图9中虚线所示的位置设置沟槽,沿着该沟槽将该TLC材料以适当的方法、例如用手切断,用割板器切断,由此可以得到具有基材、分离剂层、填充剂层和被渗透层,且填充剂层露出的图3 (I)所例示的TLC板。
[0150]对于本文中可用的基材、分离剂层、被渗透层或它们的层叠方法,可采用上述的那些。此外,TLC材料中,设置沟槽的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
[0151]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尽管形状取决于其方式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通过采用与通常的TLC板的使用方法相同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试样中的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0152]试样中的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该方法包括: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色谱介质为TLC板的情形中,其形状使用长方形时优选为长度方向)上使用流动相展开试样的步骤;使该色谱介质上的流动相干燥的步骤;和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显色试剂的显色处理来检测移动的目标物质中各成分的斑点的步骤。
[0153]使用本发明的色谱介质,用流动相展开试样时,在试样中的目标物质的分离进行的同时,目标物质也渗透至分离剂层上的被渗透层。
[0154]应予说明,本发明中的目标物质与被渗透层具有不同的光学响应性,与分离剂层具有相同的光学响应性。
[0155]利用本发明的色谱介质,可以在单一的色谱上进行试样中的目标物质的提取成分和提余成分的分离与光学检测。若与以往具有2个分离剂层的TLC板进行比较,以往的板中由于试样中目标物质的各成分在各分离剂层中的移动速度不同而具有目标物质变宽的问题,而在本发明中,不会产生这种问题,可以可靠地检测提余成分和提取成分这两种成分。另外,本发明中若色谱介质为板状,则可分别可靠地检测将多个试样并排点样并同时展开时的各试样的分离状态。另外,通过收集含有渗透至被渗透层的特定斑点的部分(也含有分离剂层),并进行提取操作,还可以用于目标物质的各成分的分离。
实施例
[0156]<实施例1 >
首先,将株式会社大赛路制CHIRALPAK IA (该社的注册商标)的填充剂(也称为“ IA填充剂”)3.00g、石膏0.45g、2%CMC(羧甲基纤维素)1110(株式会社大赛路制)水溶液3.0Og,和20% Snowtex C(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水溶液0.45g添加于水0.30g、乙醇1.20g的混合溶液中,一边照射超声波一边充分搅拌,制备第一衆料。
[0157]此外,将硅胶2.0Og(夕'、^ 一株式会社制液相色谱用、IR-60-5/20-U)、石膏
0.10g、2%CMC(羧甲基纤维素)1110(株式会社大赛路制)水溶液3.00g、含锰硅酸锌0.02g和20% } ) 一 m M (日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水溶液0.30g添加至水1.0lg、乙醇
1.40g的混合溶液中,一边照射超声波一边充分搅拌,制备第二浆料。
[0158]此外,将硅胶1.0Og (夕'、y 一株式会社制液体色谱用、IR-60-5/20-U)、石膏0.05g、2%CMC (羧甲基纤维素)1110 (株式会社夕' ^七 >制)水溶液1.50g、含锰硅酸锌0.04g和20% % ) —吁” %〔(日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水溶液0.15g添加至水0.06g、乙醇
0.55g的混合溶液中,一边照射超声波一边充分搅拌,制备第三衆料。
[0159]这些浆料中,将第一浆料和第二浆料用TLC板制作用涂布器在6片直列排列的玻璃板上,在从浸溃展开液的浸溃端部起直至20mm的区域以外的表面均一地涂布第一浆料,在从浸溃展开液的浸溃端部起直至20mm的区域的表面涂布第二浆料。然后,将第一浆料层和第二浆料层风干,一边用真空泵抽吸一边在60°C进行3小时真空干燥,由此将由第一浆料形成的分离剂层,由第二浆料形成的填充剂层、以前述通过相对于TLC板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而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的方式进行层叠。
[0160]接着,使用金属掩膜(東京:/ α寸一 m )在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上涂布第三浆料。作为网版,使用规则地具有间距0.6mm、且孔径0.4mm的圆形状开口部的网版(参照图7)。然后,将作为被渗透层的第三浆料层风干,一边用真空泵抽吸,一边在60°C进行3小时真空干燥,由此制作被渗透层以圆点状层叠于分离剂层和填充剂层上的TLC板I。
[0161]TLC板I的宽度为 5cm,长度为10cm。藉此,从TLC板的下侧边缘起直至该TLC板的展开方向的长度的1/5为止的区域(从下侧边缘起直至2.0cm之间)存在填充剂层。TLC板I中的分离剂层的厚度为150 μ m,填充剂层的厚度也为150 μ m、被渗透层的厚度为20 μ m。
[0162]由第一浆料形成的分离剂层是由IA填充剂形成的层,由第二浆料形成的填充剂层及第三浆料形成的被渗透层是前述硅胶的层。此外,IA填充剂的平均粒径为20μπι,硅胶的平均粒径为14.4 μ m。
[0163]将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t-SO)的外消旋体为1%、Troeger碱(TB)的外消旋体为1%、黄烷酮(FLV)的外消旋体为1%的乙酸乙酯溶液的约3 μ L,在沿着TLC板I的展开方向时的从下往上约Icm的位置(填充剂层的区域)点样。在盛有以体积比9:1含有正己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作为展开液的展开槽内,以使试样的斑点在下方的方式盛放TLC板1,沿TLC板I的展开方向展开试样中的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Troeger碱和黄烷酮的光学异构体。
[0164]该展开之后,用冷风干燥TLC板1,对TLC板I照射紫外线,结果在被渗透层上以浓绿色~黑色的斑点的形式分别确认到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的提余成分Rt-SO和提取成分Et-SO的斑点,Troeger碱的提余成分RTB和提取成分ETB的斑点,以及黄烷酮的提余成分RFLV和提取成分EFLV (图1)。
[0165]根据被渗透层中的试样的点样位置、展开液的到达位置以及斑点的中心位置求出各斑点的Rf值。进而根据k’= (1-Rf)/Rf的关系求出k’值。进而使用k’值求出α值。各光学异构体的结果不于表1。
[0166]<比较例1>
在实施例1的TLC板中,未设置填充剂层,在分离剂层上的整个面设置被渗透层,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步骤制作TLC板3。继而,在被渗透层上进行目标物质的点样,除此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展开液展开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Troeger碱和黄烷酮的光学异构体。然后,与实施例1相同地,根据被渗透层中的试样的点样位置、展开液的到达位置以及斑点的中心位置求出各斑点的Rf值。进而根据k’= (1-Rf)/Rf的关系求出k’值。进而使用k’值求出α值。各光学异构体的结果示于表1。
[0167][表 I]
【权利要求】
1.色谱介质,其是具有用于分离目标物质的分离剂层、用于在分离前述目标物质前将前述目标物质固定的填充剂层、和用于前述分离剂层所分离的目标物质进行渗透的被渗透层的色谱介质,其中, 前述填充剂层通过相对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方向垂直的面与前述分离剂层相接,并且位于前述展开方向的上游侧, 前述分离剂层具有对前述目标物质的分离性和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 前述被渗透层具有与前述目标物质和前述分离剂层不同的光学响应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填充剂层层叠于从前述色谱介质中的用于展开前述目标物质的展开液浸溃的浸溃端部起直至该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的长度的1/20~1/2之间的区域。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在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上不连续地层叠。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以圆点状层叠于前述分离剂层上。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以圆点状层叠的被渗透层中,该圆点的平均直径为0.01~5mm,圆点间的间距为0.015~5mm。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以与色谱介质的展开方向交叉的带状的列的方式 层叠于前述分离剂层上。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形成前述带状的列的带选自直线、波浪线和它们的虚线。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的厚度比前述分离剂层薄。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构成前述分离剂层的分离剂是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谱介质,其特征在于,前述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含有多糖衍生物,该多糖衍生物由多糖与替代多糖的羟基或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芳香族酯基、芳香族氨基甲酰基、芳香族醚基和羰基中的任一者形成。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被渗透层含有多孔体和荧光指示剂或显色试剂作为构成材料。
12.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填充剂层含有多孔体作为构成材料。
13.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多孔体为硅胶或经表面处理的硅胶。
14.权利要求1f1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还含有粘合剂作为构成材料。
15.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在前述被渗透层上存在刻度和/或文字。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刻度和/或文字与前述被渗透层具有不同的光学响应性。
17.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具有面向前述分离剂层或面向前述被渗透层、且用于支撑前述色谱介质的基材。
18.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其中,前述色谱介质为板状、筒状或柱状。
19.TLC板,其具有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和用于支撑该色谱介质的基材,并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区域层叠有前述色谱介质。
20.TLC材料,其包含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谱介质和用于支撑该色谱介质的基材 。
【文档编号】G01N30/95GK104081199SQ201380007653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蓑田稔治, 池田勇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赛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