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特别是一种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较长钢管较深部位,特别是大于2m长的钢管内表面产生的凹凸缺陷, 没有相关工具可以在不破坏钢管的前提下,对钢管内表面深处的凹凸缺陷进行准确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以利于对较长钢管较深部位的内表面的凹凸缺陷,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其中所述拓检工具包括有主体颈形轮、伸缩手柄,在所述主体颈形轮的外周设有泥盒, 泥盒通过螺栓固定于主体颈形轮颈部,泥盒的外口边缘与主体颈形轮的凸缘外周相吻合, 在所述主体颈形轮的两侧凸缘的一侧设有吊环螺栓,另一侧凸缘中心处设有带螺纹孔的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新拓检工具可以通过钢管转动,利用橡皮泥等软质材料的特性和圆柱体的自身重量对钢管内表面缺陷,可以对拉凹、内棱、内直道进行拓模检查,不需将缺陷钢管实施破坏性切割,可以直观复制并显示出缺陷形状,易于测量出缺陷实际深度和大小,确定缺陷是否可修复,为分析缺陷产生原因提供依据,快速作出对缺陷钢管进行处置的决断。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状态示意图。图中I、软质材料 2、泥盒 3、吊环螺栓 4、主体颈形轮5、蝶形螺栓 6、伸缩手柄 7、连接螺栓 8、钢管内表面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结构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结构是所述拓检工具包括有主体颈形轮
4、伸缩手柄6,在所述主体颈形轮4的颈部外周通过连接螺栓7固定泥盒2,泥盒2凹陷于主体颈形轮4的颈部,泥盒2的外口边缘与主体颈形轮4的凸缘外周相吻合,在所述主体颈形轮4的两侧凸缘的一侧设有吊环螺栓3,另一侧凸缘中心处设有带螺纹孔的把手。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2所示,把带有伸缩杆的伸缩手柄6通过蝶形螺栓5固定在主体颈形轮4一端的把手上,将装有一定高度的橡皮泥等的软质材料1的泥盒2通过连接螺栓7安装在主体颈形轮4上,通过无损探伤或人工检验的方法确定钢管内表面较难观察到的缺陷的位置,调整伸缩手柄6的长度将装有一定高度橡皮泥等软质材料1的该拓检工具通过转动钢管送入到钢管内表面合适位置,该拓检工具的橡皮泥等软质材料1通过被检测钢管转动, 利用伸缩手柄6配合使其与钢管内表面缺陷8转动到图2所示位置,利用主体颈形轮4的自身重量使橡皮泥等软质材料完全附着于缺陷处,对钢管内表面的凹凸缺陷进行复制,再转动钢管,利用伸缩手柄6将拓检的缺陷模型拽出,同时在拖拽时保护软质材料不备破坏, 实现缺陷拓检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设计橡皮泥等软质材料的泥盒2由厚钢板焊制,以便装盛适量橡皮泥等软质材料,对内表面较难观察到的缺陷进行详细数据拓模检验。在一个主体颈形轮4的颈部加工出泥盒2的安装位置,一侧连接把手部位,与带伸缩杆的伸缩手柄6连接,另一侧安装吊环螺栓3,在遇到钢管内表面缺陷位置较深时,如一支12米长钢管内表面的缺陷位置位于6m处,使用绳索牵引拓检工具使其准确定位,并通过使用合适的力度,向下用力拉绳索加强拓印效果。通过计算此拓检工具的测量范围为外径大于等于139. 7mm钢管内表面的拉凹、内棱等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拓检工具包括有主体颈形轮(4)、伸缩手柄¢),在所述主体颈形轮(4)的颈部外周设有泥盒(2),在所述主体颈形轮(4)的两侧凸缘的一侧设有吊环螺栓(3),另一侧凸缘的中心处设有带螺纹孔的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泥盒(2)通过螺栓连接于主体颈形轮(4)的颈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内表面缺陷拓检工具,所述拓检工具包括有主体颈形轮、伸缩手柄,在所述主体颈形轮的颈部外周加工泥盒与主体连接螺纹孔,目的是使泥盒固定于主体颈形轮颈部,在所述主体颈形轮的两个凸缘端,一端设有吊环螺栓,另一端中心处设有带螺纹孔的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新拓检工具可以通过钢管在检验台架上转动,利用橡皮泥等软质材料的特性和圆柱体的自身重量对钢管内表面缺陷,可以对拉凹、内棱、内直道进行拓模检查,不需将缺陷钢管实施破坏性切割,可以直观复制并显示出缺陷形状,易于测量出缺陷实际深度和大小,确定缺陷是否可修复,为分析缺陷产生原因提供依据,快速作出对缺陷钢管进行处置的决断。
文档编号G01N19/00GK202351160SQ20112044867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亦扬, 李会玲, 汪凤华, 车凤华, 邢城楼 申请人: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