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01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用于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试验研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01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用于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试验研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电压输电线路与绝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源于SF6绝缘的金属封闭母线,是一种采用SF6气体或SF6 和N2混合气体绝缘、外壳与导体同轴布置的高电压、大电流电力传输设备。 其电气特性与架空线路相似,无绝缘老化问题,损耗低,安全防护性好, 占地空间小,在大容量长距离输电方面具有优势。该技术的研发始于20世 纪60年代,目的是实现与架空输电线路输电容量相当的地下输电线路。美 国CGIT Systems. Inc.公司的前身High Voltage Power Corporation公司1972年 在美国新泽西州Hudson电厂安装了世界上首个GIL,迄今仍在可靠运行。 据IEEE/PES变电站委员会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分委会2004 年的统计,全世界的73-120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总长约198km。最长的GIL 在日本东京,全长3.3km,额定电压275kV。
由于SF6气体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良的绝缘 介质,广泛地应用于高压电器领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作为一种 新型的输电线路,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部件模块化、占地少、可靠 性安全性高、免维护、寿命长、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GIL的采用,可解
决特殊气候、特殊环境和特殊地段的输电线路架设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和 设计,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系统造价,而且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然而长期 以来,受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缓慢的影响,国内外专门针对直流气体绝缘金
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研究甚少,没有形成直流GIL产品。截止目前 为止,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GIL的电压等级范围为73 1200 kV。绝缘设 计是直流GIL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同轴电极绝缘间隙尺寸的选择,盆式 和支柱绝缘子外形结构的设计,以及金属导电微粒的抑制。为设计综合绝 缘性能良好的直流GIL,需要进行大量的SF6气体间隙绝缘试验、绝缘子 沿面闪络特性试验、以及金属导电微粒试验。
为研究SF6气体绝缘特性和设计绝缘性能优异的交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 闭组合电器(GIS)和交流GIL,国内外多家相关研究机构和电力公司设计 了用于SF6气体绝缘试验的容器或装置,但这些试验装置或容器用于直流 GIL绝缘试验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德国慕尼黑大学W.Boeck研究小 组设计的直径2m,长5m的大型立式SF6气体绝缘试验容器,总体积为 17m3,每一次试验都需要充大量的气体,试验时充放气以及气体净化工作 量大;单一立式的气室,使盆式绝缘子只能水平放置,无法进行金属导电 微粒对盆式绝缘子绝缘性能影响的试验。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则直接采用未 改进的GIS母线段进行盆式绝缘子试验,这种试验装置可以很好的进行绝 缘子闪络特性试验,但不方便进行各种SF6气体间隙的绝缘特性试验和金 属导电微粒试验。美国麻省理工技术学院的研究者设计了同轴水平放置的 SF6绝缘试验装置,可以进行同轴圆柱SF6间隙绝缘试验,但无法安放盆式 绝缘子并进行相关试验。国内西安交通大学邱毓昌教授等人为研究SF6气 体绝缘特性和对绝缘子模型进行表面电荷的测量,设计了带远紫外石英玻
璃窗的SF6气体绝缘试验容器,可以观察到放电过程中的紫外光和可见光; 但这种试验容器也是采用立式结构的形式,不方便进行盆式绝缘子相关试 验。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没有一种专门用于直流GIL绝缘试验的装置,国
内外相关的SF6气体绝缘试验装置或容器,要么仅适合SF6气体间隙绝缘特 性的试验,要么仅适合于绝缘相关特性的试验。不同时具备SF6气体间隙
绝缘试验、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试验、以及金属导电微粒试验的试验能力,
无法满足直流GIL绝缘试验的需要。而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
闭输电线路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能够克服上述不足,能够进行具备上述多
种要求的试验,从而很好地满足了直流GIL绝缘试验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在设计直流GIL整体绝缘结构时,需要研究不同气压、不同电极形状、 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电极覆膜情况对SF6气体绝缘特性的影响、盆式绝 缘子、支柱绝缘子表面电荷的积聚机理及其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金 属导电微粒的运动规律及其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的试验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试验研究装 置,其整体外形呈"L"型,包括竖直方向上布置的高压引线端、高压均压环 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高压套管;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同轴分布的位于中间 的高压导杆电极和外围的试验装置外壳;l号气室、2号气室和3号气室共 同组成横向的试验装置外壳,所述三个气室由1号盆式绝缘子和2号盆式 绝缘子隔离成为独立的气室,所述三个气室还分别具有相应的独立充放气
阀门l号充放气阀门、2号充放气阀门和3号充放气阀门;所述每个充放 气阀门上均设置有气压表或密度计。
所述3号气室的下部设有支柱绝缘子,在支柱绝缘子上设置有可屏蔽 高压导杆电极端部电场的屏蔽均压罩,屏蔽均压罩与高压导杆电极连接。
2号盆式绝缘子与高压导杆电极之间设有电极过渡连接件,所述高压导 杆电极可通过电极过渡连接件进行更换,从而通过改变所述高压导杆电极 及其配套电极的尺寸和粗糙度,进行不同形状和不同粗糙度的气体间隙绝 缘特性试验。
3号气室的3号充放气阀门上设置有带温度补偿的气体密度计。
该装置的1号气室的气压保持恒定,不用于试验,所述3号气室为试 验单元段,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棒板电极、同轴圆柱电极、不同规格的2 号盆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以及金属导电微粒,在所述3号气室中进行SF6 气体间隙绝缘特性试验、绝缘子闪络特性试验和金属导电微粒试验。
2号气室的顶端安装有1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3号气室的顶端由左至 右依次安装有2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和3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还可3号 气室的外端部上安装有主试验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所述石英玻璃为远紫外 材料,对放电过程中发出的波长在200nm 800nm的光谱范围内光,其透 过率大于90%。
3号气室的外端部上设有可拆卸的法兰结构。 还可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试验装置的下部安装有装置支撑座和辅助支撑 架,用于支撑所述试验装置本体,使本体能够更平稳的放置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采用三个气室形式的分段结构
设计,减少了试验过程中气体的使用量,并且使充放气操作过程变得非常 简单,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直流GIL绝缘试验的需要;
2.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盆式绝缘子与高压导杆电极之间的电极过渡
连接件,可方便对高压导杆电极进行更换,从而通过改变所述高压导杆电 极及其配套电极的尺寸和粗糙度,进行不同形状和不同粗糙度的气体间隙
绝缘特性试验;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柱绝缘子上设置屏蔽均压罩,可以用来屏蔽高 压导杆电极端部的电场,使试验时不会出现电晕放电。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气体 绝缘试验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2为如图1所示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GIL)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的总体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部件为
1- 高压引线端;
2- 高压均压环;
3-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高压套管;
4- 1号盆式绝缘子;
5- l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6- 2号盆式绝缘子(试验用盆式绝缘子);
7- 2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8- 电极过渡连接件;9- 高压导杆电极;
10- 3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11- 屏蔽均压罩;
12- 主试验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
13- 1号充放气阀门;
14- 1号气室;
15- 装置支撑座;
16- 中间高压导体;
17- 2号气室;
18- 辅助支撑架;
19- 试验装置外壳;
20- 3号气室;
21- 支柱绝缘子(试验用支柱绝缘子);
22- 2号充放气阀门;
23- 3号充放气阀门;
24- 4号充放气阀门;
25- 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描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的组成和结构。如图1装置整体结构图和图2装置俯视图 所示。
如图l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试验装置具有大致呈"L"型的外形,其
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高压引线端1、高压均压环2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高压套
管3。在水平方向上,中间的高压导杆电极9和试验装置外壳19同轴分布,单 元模块1号气室14、 2号气室17、 3号气室20组成横向的试验装置外壳19, 其中1号气室14垂直布置,2号气室17和3号气室20水平布置。三个气室由 2个盆式绝缘子,也即1号和2号盆式绝缘子隔离开成为独立的气室,三个气 室单元都分别具有相应的独立的充放气阀门1号充放气阀门13、 2号充放气 阀门22和3号充放气阀门23。 3号气室20还附加具有4号充放气阀门24。每 个充放气阀门上均设置有气压表或密度计,可以单独进行充气和放气。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采用三个气室形式的分段结构设计,减少了试验过程中气 体的使用量,并且使充放气操作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1号气室14的气压通常情况下保持恒定,气体不更换,该气室不用于任何 试验。3号气室20为试验单元段,可以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棒板电极、同轴圆 柱电极以及不同规格的2号盆式绝缘子6和支柱绝缘子21,进行SF6气体间隙 绝缘特性试验和绝缘子闪络特性试验。在3号气室20中合理地布置金属导电微 粒,还可以进行金属导电微粒相关试验。可以在3号气室20上的3号充放气阀 门23上另外配备一带温度补偿的气体密度计或是将3号充放气阀门23上的气 压表更换为带温度补偿的气体密度计,此气体密度计可以补偿温度对试验结果 的影响。
1号盆式绝缘子4和2号盆式绝缘子6通过法兰固定在试验装置外壳19上, 支柱绝缘子21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试验装置外壳19上。2号盆式绝缘子6 和支柱绝缘子21可用于绝缘子的相关试验,2号盆式绝缘子6和支柱绝缘子21 可以更换使用。
3号气室20的下部装有支柱绝缘子21,支柱绝缘子21上带有屏蔽均压罩
11,屏蔽均压罩11与高压导杆电极9连接,屏蔽均压罩11可以用来屏蔽高压 导杆电极9端部的电场,使试验时不会出现电晕放电。
3号气室20可安装不同规格尺寸的同轴外壳电极以配合高压导杆电极9组 成的电极对,2号盆式绝缘子与高压导杆电极之间设有电极过渡连接件,高压 导杆电极9可以通过2号盆式绝缘子6右端的电极过渡连接件8进行更换,从 而可以通过改变高压导杆电极9及其配套电极的尺寸和粗糙度,进行不同形状 和不同粗糙度的气体间隙绝缘特性试验。
3号气室20外端部设有可拆卸法兰25结构,可通过卸去该法兰来为更换 电极提供操作空间。2号气室17和3号气室20上安装有1号石英玻璃观察窗 口 5、 2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7、 3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IO和主试验石英玻璃观 察窗口 12。该石英玻璃为远紫外材料,对放电过程中发出的波长在200nm 800nm的光谱范围内光,其透过率大于90%,通过高速摄像仪可以监视放电的 发生过程。
不锈钢的装置支撑座15和辅助支撑架18支撑试验装置本体,使本体能够 平稳放置,方便更换电极,且使装置能够平稳移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 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 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试验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的整体外形呈“L”型,包括竖直方向上布置的高压引线端、高压均压环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高压套管;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同轴分布的位于中间的高压导杆电极和外围的试验装置外壳;1号气室、2号气室和3号气室共同组成横向的试验装置外壳,所述三个气室由1号盆式绝缘子和2号盆式绝缘子隔离成为独立的气室,所述三个气室还分别具有相应的独立充放气阀门1号充放气阀门、2号充放气阀门和3号充放气阀门;所述每个充放气阀门上均设置有气压表或密度计。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号气 室的下部设有支柱绝缘子,在支柱绝缘子上设置有可屏蔽高压导杆电极端 部电场的屏蔽均压罩,屏蔽均压罩与高压导杆电极连接。
3、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盆 式绝缘子与高压导杆电极之间设有电极过渡连接件。
4、 依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3号气室的3号充放气阀门上设置有带温度补偿的气体密度计。
5、 依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2号气室的顶端安装有1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6、 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号气 室的顶端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2号石英玻璃观察窗口和3号石英玻璃观察 窗口。
7、 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号气 室的外端部上安装有主试验石英玻璃观察窗口 。
8、 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号气室的外端部上设有可拆卸的法兰结构。
9、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 置具有使本体能够平稳放置和移动的装置支撑座和辅助支撑架支撑所述试 验装置本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试验研究装置,该装置具备SF<sub>6</sub>气体间隙绝缘试验、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试验、以及金属导电微粒试验的试验能力,能够很好地满足直流GIL绝缘试验的需要。该装置具有大致“L”型的外形,包括竖直方向上的高压引线端、高压均压环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高压套管;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同轴分布的位于中间的高压导杆电极和外围的试验装置外壳,以及三个气室共同组成横向的试验装置外壳。
文档编号G01R31/08GK201196675SQ20082010806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7日
发明者吴军辉, 张书琦, 张友鹏, 鹏 李, 李金忠, 浩 汤, 王宁华, 范建斌 申请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专利名称:一种地磅整体式大梁侧壁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磅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磅整体式大梁侧壁结构。背景技术:地磅的大梁是地磅的重要组成部件,地磅的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大梁侧边;以往是在大梁的侧壁板上开出矩形口,将传感
  •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碰撞试验数采模块安装滑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碰撞试验数采模块安装滑板,特别是一种汽车碰撞试验数采模块安装滑板的安装结构。背景技术:汽车作为人类科技成果的结晶其从设计、制造到
  • 专利名称:多功能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传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机器人的多功能柔性触觉传感器。背景技术:触觉是生物体与外界物体直接接触时的重要感觉,通过触觉可获知目标物体的多种物理信息,如接触力的大小、柔软性
  • 专利名称:基于微小地形的遥感影像的地形校正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小地形的遥感影像的地形校正方法,属于遥感影像处理领 域。背景技术:遥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遥感数据源向着更高光谱分辨率和 更高空间分辨率发展的同时
  • 专利名称:基于磁场力的平行大通量单分子力谱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单分子力谱测量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场力的平行大通量单分子力谱方法。背景技术:单分子力谱装置主要包括光镊、磁镊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其中磁镊(Magnetic tweeze
  • 专利名称:一种直线发电机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发电机试验装置,特别适于作模拟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的试验装置。背景技术:通常情况下直线发电机在试验过程中采用水平安装,此种方式存在由于直线发电机的动子受到重力等因素影响而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