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批跨国企业纷纷入驻中国,使得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性能更稳定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电机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而摩擦扭矩作为电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检测备受关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自动精确地检测电机摩擦扭矩,具有检测效率高、精度高、操作便捷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进给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座端部安设待测电机,待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联轴器,半联轴器上设有缺口,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固定于机座靠近待测电机的一侧,机座底部安设有进给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与进给部件相固连,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中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相对的一端设有和其相匹配的联接轴, 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实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的联接轴与待测电机的半联轴器相对合的控制系统。按上述方案,所述机座包括底座,底座一端依次安设有待测电机安装板和同步带轮固定板,待测电机安装板上安设待测电机,待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联轴器,半联轴器上设有缺口,底座另一端安设有气缸固定板;所述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包括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同步带轮传动装置,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撑板上,同步带轮传动装置的被动轮安设于同步带轮固定板上,被动轮的轮毂长于带宽,被动轮的轮毂上设有螺纹通孔,半联轴器缺口检测传感器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机座相固连;所述进给部件包括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的气缸、与气缸相连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和与安装板相配合的直线滑块组,所述直线滑块组的滑轨安装于机座底座上;所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设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包括依次相连的联接轴、扭矩检测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所述的联接轴端部设有与半联轴器缺口相配对的凸起,并通过带座轴承固定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固定座固定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实现旋转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使其联接轴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位置相配对并进给而进行对合检测的控制系统。按上述方案,所述半联轴器上设有2-4个均勻分布的缺口。[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按上述方案,所述减速器、扭矩检测器和联接轴之间分别通过联轴套相连。使用时,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的驱动电机带动安设有半联轴器缺口检测传感器的同步带轮旋转检测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的缺口的具体位置, 然后将该同步带轮偏移位置参数传送给摩擦扭矩检测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中的伺服电机连接减速器带动与其相连的扭矩传感器和联接轴进行相应旋转,使联接轴的凸起与待测电机的半联轴器的缺口处于相配对的位置,之后进给部件的气缸推动与进给部件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相固连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沿直线滑块组的滑轨移动,而使摩擦扭矩检测部件的联接轴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相对合,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待测电机旋转而进行待测电机空载摩擦扭矩的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自动化程度高,可自动检测实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联接轴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的对合,从而在待测电机安装完毕后便可自动检测摩擦扭矩,检测效率高、精度高、操作便捷。2.安装方便,调试简单,连续使用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3.整体结构紧凑、小巧、节省占地空间。
图1为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的等测轴视图。其中1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2机座、3摩擦扭矩检测部件、4进给部件。图2为机座示意图。其中2-1气缸固定板、2-2待测电机安装板、2-3同步带轮固定板、2-4底座。图3为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示意图。其中1-1步进电机、1-2支撑板、
1-3同步带轮传动装置、1-4被动轮、1-5半联轴器缺口检测传感器。图4为进给部件示意图。其中4-1气缸、4-2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4_3直线滑块组。图5为摩擦扭矩检测部件示意图。3-1伺服电机、3-2减速器、3_3减速器固定座、 3-4第二联轴套、3-5扭矩检测器、3-6第一联轴套、3-7带座轴承、3_8联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座2、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1、进给部件4、摩擦扭矩检测部件3和控制系统,所述机座包括底座
2-4,底座一端依次安设有待测电机安装板2-2和同步带轮固定板2-3,待测电机安装板上安设待测电机,待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联轴器,所述半联轴器的内径小于同步带轮传动装置中被动轮轮毂1-4的内径,半联轴器上设有2个均勻分布的等大的缺口,底座另一端安设有气缸固定板2-1 ;所述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包括由步进电机1-1驱动的同步带轮传动装置1-3,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撑板1-2上,同步带轮传动装置的被动轮安设于同步带轮固定板上,被动轮的轮毂长于带宽,被动轮的轮毂上设有螺纹通孔,半联轴器缺口检测传感器1-5螺纹连接于螺纹通孔内,所述的半联轴器内径小于被动轮的轮毂的内径,所述支撑板与机座相固连;所述进给部件包括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的气缸4-1、与气缸相连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4-2和两组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相配合的直线滑块组4-3,所述直线滑块组的滑轨安装于机座底座上;所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设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包括依次相连的联接轴3-8、扭矩检测器3-5、减速器3-2和伺服电机3-1,联接轴端部设有2个与半联轴器缺口相配对的等大的凸块,并通过带座轴承3-7固定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所述联接轴和扭矩检测器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套3-6相连,所述扭矩检测器和减速器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套3-4相连,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固定座3-3固定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实现调整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使其联接轴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位置相配对并进给而进行对合检测的控制系统。 使用时,在控制系统控制下,步进电机1-1带动安设有半联轴器缺口检测传感器 1-5的同步带轮旋转检测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的缺口的具体位置,然后将该同步带轮偏移位置参数传送给摩擦扭矩检测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中的伺服电机3-1连接减速器3-2带动与其相连的扭矩传感器3-5和联接轴3-8进行相应旋转,使联接轴的凸起与待测电机的半联轴器的缺口处于相配对的位置,之后进给部件的气缸4-1推动与进给部件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4-2相固连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沿直线滑块组4-3的滑轨移动而使摩擦扭矩检测部件的联接轴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相对合,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待测电机旋转而进行待测电机空载摩擦扭矩的检测。
权利要求1.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进给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座端部安设待测电机,待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联轴器,半联轴器上设有缺口,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固定于机座靠近待测电机的一侧,机座底部安设有进给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与进给部件相固连,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中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相对的一端设有和其相匹配的联接轴, 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实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的联接轴与待测电机的半联轴器相对合的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底座,底座一端依次安设有待测电机安装板和同步带轮固定板,待测电机安装板上安设待测电机,待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联轴器,半联轴器上设有缺口,底座另一端安设有气缸固定板;所述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包括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同步带轮传动装置,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撑板上,同步带轮传动装置的被动轮安设于同步带轮固定板上,被动轮的轮毂长于带宽,被动轮的轮毂上设有螺纹通孔,半联轴器缺口检测传感器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机座相固连;所述进给部件包括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的气缸、与气缸相连的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和与安装板相配合的直线滑块组,所述直线滑块组的滑轨安装于机座底座上;所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设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包括依次相连的联接轴、扭矩检测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所述的联接轴端部设有与半联轴器缺口相配对的凸起,并通过带座轴承固定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固定座固定于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安装板上,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实现旋转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使其联接轴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位置相配对并进给而进行对合检测的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联轴器上设有2-4个均勻分布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扭矩检测器和联接轴之间分别通过联轴套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电机空载摩擦扭矩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进给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座端部安设待测电机,待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联轴器,半联轴器上设有缺口,机座靠近待测电机的一侧相固连有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缺口检测部件,机座底部安设有进给部件,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与进给部件相固连,摩擦扭矩检测部件中与待测电机半联轴器相对的一端设有和其相匹配的联接轴,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实现摩擦扭矩检测部件的联接轴与待测电机的半联轴器相对合的控制系统。
文档编号G01L3/00GK202216786SQ20112034395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容冬平, 方磊, 王中杰, 谢烽 申请人:武汉和越装备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