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前保险杠的检具。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不断出现,原有的万能测量方法如卡尺、千分尺、平台测量技术等,已不能适应生产效率的要求,于是便产生了检具。 汽车前保险杠的后期检测过程即采用上述检具实行,以用于检测汽车保险杠的左右翼子板以及位于前保险杠两端前大灯的安装孔的相对位置,保证左右翼子板和前大灯的安装孔的位置和间距满足要求;然而汽车前保险杠本身多经过工装烧焊工序,同时具有大量型面以及空间尺寸,因此其检具多为专门预先制作与汽车前保险杠外形吻合的“模具”以用于放置和容纳待检测保险杠,待完全容纳待测保险杠后,再通过相应检测销实现检测,由于上述用于放置待检测保险杠的检具都为铸铁件,不但结构复杂难于操作,同时重量较大不宜于移动,生产效率低下。针对上述情况,江苏申模数字化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15日申请的专利名称为汽车前保险杠检具(申请号CN200920067088. 3)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该检具包括框架、车灯模拟块、前盖模拟块、定位销、隔栅模拟块和底部模拟块;前盖模拟块支架设置在框架的上方,前盖模拟块通过轴销可转动的固定在前盖模拟块支架上,车灯模拟块通过滑动机构可滑动的固定在前盖模拟块支架两侧的框架上,定位销固定在框架的侧边,隔栅模拟块通过支架固定在框架的前端,底部模拟块固定在框架的前下方。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大量模块来模拟车上各部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自不必说,同时也仅仅适用于车辆的合理性验证,并不适用于精度检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可稳定可靠的实现汽车前保险杠上的前大灯安装孔的快速精度检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包括检具底座,所述检具底座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托撑待测件的支撑部以及用于检测待测件两端前大灯安装孔的检测部,所述支撑部为三个以上且分别独立支撑于待测件杠身以及其左右翼子板处,所述检测部为两个且分置于检具底座两端,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数目与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数目吻合,所述检测部的检测单元定位点间距等于相应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间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老式检具的整体支撑改为单点组合支撑,由于多个独立支撑点构成模块化布置,仅仅点或面托撑于待测件的关键点处,不但保证其可靠稳定支撑,方便快速精确检测,也更进一步的使其结构简洁化,便于生产装配,制作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重量大为减轻,使其操作快捷化,进而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包括检具底座10,所述检具底座10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托撑待测件的支撑部20以及用于检测待测件两端前大灯安装孔的检测部30,所述支撑部 20为三个以上且分别独立支撑于待测件杠身和/或其左右翼子板处,所述检测部30为两个且分置于检具底座10两端,所述检测部30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数目与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数目吻合,所述检测部30的检测单元的定位点间距等于相应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间距,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依靠多个独立的支撑部20自然形成的支撑面可靠支撑待测件,同时依靠位于检具底座10两端的检测部30实现位于待测件两侧的前大灯安装孔的适时检测;如果位于检具底座10 —端的检测部30的检测单元完全与待测件的一侧前大灯的安装孔重合定位时,待测间的另一侧前大灯安装孔也完全配合于相应部位的检测部30 的检测单元,该待测件即为合格件。为限定上述检测单元的具体构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各检测部30上的检测单元均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待测件的一侧前大灯的上下安装孔,所述检测部30还包括用于使检测单元脱离检具底座10安装面的托架31,所述检测单元为定位销 32,所述托架31上相应开设有与定位销32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轴线与待测件上的相应安装孔轴线重合设置。这样,其实际检测时,即可简化为单凭定位销32是否可以通过待测件的相应安装孔从而穿入托架31上的定位孔部来判别该待测件的相应安装孔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符合即为合格品,如若无法正常穿入并配合,即为不合格品。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考虑到进一步简化结构需要,所述支撑部20设置为三个, 包括分置于待测件的左右翼子板处的用于固定待测件左右翼子板的第一支撑部21和布置于待测件杠身处的第二支撑部22,即利用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定位,以确定待测件的平面位置,不但为待测件的有效可靠支撑以及后续的准确检测提供了保证,也更进一步的使其结构简洁化,便于生产装配,同时重量大为减轻,使其操作快捷化,进而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为进一步对待测件进行可靠固定支撑,保证其检测稳定性,所述支撑部20上均设置有定位单元,包括插销20a以及用于使其脱离检具底座安装面的托台20b,所述托台20b 上开设有与插销20a配合的沉孔部,所述沉孔部轴线与待测件上相应处的孔部轴线重合设置。实际使用时,依靠插销20a与托台20b上的沉孔部的有效配合进而达到固定待测件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待测件左右翼子板的相对位置尺寸以及其上安装孔的位置都为相对较重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的沉孔部轴线与待测件上左右翼子板的安装孔轴线重合设置,从而实现在检测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的同时检测待测件上左右翼子板的安装孔的作用,满足其高效率生产要求。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由于支撑部20与检测部30均为独立设置,因此,实际应用中可将检具底座10与检测部30以及支撑部20间作分体式设计,这样,根据所
4检测的待测件的型号规格的不同,可相应的采用与之匹配的支撑部以及检测部,以确保能够实现稳定支撑的同时保证其精确检测功能,最终实现一具多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底座(10),所述检具底座(10)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托撑待测件的支撑部00)以及用于检测待测件两端前大灯安装孔的检测部(30),所述支撑部00)为三个以上且分别独立支撑于待测件杠身和/或其左右翼子板处,所述检测部(30)为两个且分置于检具底座(10)两端,所述检测部(30)包括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数目与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数目吻合,所述检测部(30)的检测单元的定位点间距等于相应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检测部(30)上的检测单元均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待测件的一侧前大灯的上下安装孔,所述检测部(30)还包括用于使检测单元脱离检具底座(10)安装面的托架(31),所述检测单元为定位销(32),所述托架(31)上相应开设有与定位销(3 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轴线与待测件上的相应安装孔轴线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00)为三个, 包括分置于待测件的左右翼子板处的用于固定待测件左右翼子板的第一支撑部和布置于待测件杠身处的第二支撑部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00) 上均设置有定位单元,包括插销OOa)以及用于使其脱离检具底座安装面的托台OOb),所述托台(20b)上开设有与插销(20a)配合的沉孔部,所述沉孔部轴线与待测件上相应处的孔部轴线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沉孔部轴线与待测件上左右翼子板的安装孔轴线重合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检具。本实用新型包括检具底座,所述检具底座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托撑待测件的支撑部以及用于检测待测件两端前大灯安装孔的检测部,所述支撑部为三个以上且分别独立支撑于待测件杠身以及其左右翼子板处,所述检测部为两个且分置于检具底座两端,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数目与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数目吻合,所述检测部的检测单元定位点间距等于相应待测件前大灯安装孔间距,从而在简化其结构的同时可稳定可靠的实现汽车前保险杠上的前大灯安装孔的快速精度检测。
文档编号G01B5/00GK202216641SQ20112037867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王伟 申请人: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