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选择、加工及红外光谱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
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包括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红外光源是金属螺旋管,红外光源外安装有旋转抛物面光罩。
金属螺旋管用耐高温金属线绕制,间隙均匀,螺旋管的螺旋直径与长度近似相等。
旋转抛物面光罩的抛物面方程为Y2=αX,10≤α≤30,0≤X≤45,旋转抛物面光罩的中心开有圆孔,穿入红外光源。
旋转抛物面光罩的外围加工有散热片。
红外光源的直径与旋转抛物面外径之比为1∶10-1∶20。
旋转抛物面光罩固定在同轴定位架上;红外光源穿过旋转抛物面光罩的圆孔,固定在同轴定位架上。
红外光源的金属线直径0.4mm-3mm螺旋管直径为1mm-6mm。
旋转抛物面光罩的外径为65mm-120mm。
本实用新型在无需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在整个红外宽带都有比较强的光能量辐射输出。红外光源是按反射光源的要求而设计,输出红外功率有一定要求,选择耐高温、发光性能好的金属线,选用适当线径而且绕制成间隔均匀的螺旋管。
本实用新型加工成本低,发光效率高,经济实用,易于安装。在十米光程的试验中,成本只有黑体的百分之几,发光效率却达到了黑体的数倍以上。而且在整个红外区间都有较强的红外光发射,反射率大于85%,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在红外光谱测量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有红外光源7,红外光源7是金属螺旋管,间隙均匀,采用镍铬合金线经专门工艺加工而成,线径为1.5mm,螺旋管直径为5mm,红外光源7输出功率为60W-80W,用普通开关电源就可以工作,红外光源7外安装有旋转抛物面光罩2。旋转抛物面光罩2选用的材料是黄铜,抛物反射面是在数控机床加工的基础上,进行了抛光处理,抛物面的方程为Y2=20X(0≤X≤45)。旋转抛物面光罩2中心开有略大于红外光源的圆孔,安装红外光源7,旋转抛物面光罩2外围加工有散热片1,旋转抛物面光罩外径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是以同轴定位架3为基架,将旋转抛物面灯罩2固定在同轴定位架3前面垂直板上圆孔中并用螺钉固定,红外光源7的螺旋管套有二个陶瓷套管8后固定在红外灯支撑架5上,该支撑架5又固定在滑动调节板4上,滑动调节板4两边有螺钉长孔6,孔内均有螺钉可固定在同轴定位架3的后面的水平板上,同轴定位架3使得旋转抛物面灯罩2的中心轴线与红外光源的螺旋管7中心轴线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调节滑动调节架4沿轴线滑动,使红外光源穿入旋转抛物面2的中心孔,并使之处于焦点中心位置后,将滑动调节架4两边的螺钉长孔6用螺钉紧固。这时向外输出的就是近乎平行的红外光。
红外灯支撑架5是用来支撑红外光源的,采用绝缘而且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加工而成,对红外灯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包括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红外光源是金属螺旋管,红外光源外安装有旋转抛物面光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金属螺旋管用耐高温金属线绕制,间隙均匀,螺旋管的螺旋直径与长度近似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旋转抛物面光罩的抛物面方程为Y2=αX,其中10≤α≤30,0≤X≤45,旋转抛物面光罩的中心开有圆孔,穿入红外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旋转抛物面光罩的外围加工有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红外光源的直径与旋转抛物面外径之比为1∶1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旋转抛物面光罩固定在同轴定位架上;红外光源穿过旋转抛物面光罩的圆孔,固定在同轴定位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红外光源的金属线为镍铬合金丝,直径0.4mm-3mm螺旋管直径为1mm-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旋转抛物面光罩的外径为65mm-1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旋转抛物面光罩的抛物面方程为Y2=20X,其中0≤X≤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旋转抛物面红外宽带发射光源,包括红外光源、旋转抛物面光罩,红外光源是用耐高温金属线绕制成间隙均匀螺旋管状,光源位于抛物面光罩的焦点上,发射出近乎平行的红外光。在十米光程的试验中,成本只有黑体的百分之几,本实用新型发光效率却达到了黑体的数倍以上。而且在整个红外的波长区间都有较强的红外光发射,发光效率高。
文档编号G01J3/10GK2586145SQ02245549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4日
发明者方武, 王亚萍, 张玉钧, 高闽光, 魏庆农, 刘建国, 陈军, 丁蕾, 郑朝晖, 司福祺, 刘文清, 谢品华, 王锋平, 张长秀, 谢建平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