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深试验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极限拉深系数是评价板材在拉深成形过程中,拉深板材不发生起皱和破裂缺陷的最小拉深系数,即拉深后筒形件的直径和拉深前毛坯的直径之比。极限拉深系数是板材冲压领域进行工艺与模具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25. 3-1998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给出了进行板材拉深试验的通用方法,可获取薄板在常温状态下的极限拉深系数,从而对拉深性能进行评估。进行板材极限拉深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是,首先根据经验确定试件的初始直径,然后采用逐级增大试样直径(国标规定每级直径的级差为1.25mm)的方法,测定在拉深杯体底部圆角附近的壁部不产生破裂时,所允许使用的最大试样直径D0_,试验结束后,用DOmax计算极限 拉深系数。由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板材的极限拉深系数都不同,试验中可能用到的试样直径事先无法确定,而模具直径远大于试样直径,试样放置于模具的位置准确与否会影响到试验结果的精度。因此准确、便捷地放置试样于模具中心,是极限拉深系数试验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程序。目前,主要是通过卡尺测量试样边缘距离模具边缘的方法来进行定位,定位精度不高,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该方法操作繁琐,非常耗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该模具定位装置能够准确、便捷地将试样定位于模具中心,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所述试样放置于一圆柱形凸模的上端和一凹模的下端之间,所述试样的圆心处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盲孔,其设于所述凸模的上端,且开设于所述凸模的圆心位置,所述盲孔的上端设有一段内螺纹;—定位顶尖,其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定位顶尖的上端为尖端,所述尖端与所述试样上的定位孔匹配;一固定螺母,其与所述盲孔上端的内螺纹连接,将所述定位顶尖卡设在盲孔内。采用上述定位装置进行极限拉深系数试验的步骤如下(I)试验前,找到圆形试样中心位置,然后在其中心位置錾一个定位孔。(2)把试样放置在凸模上,挪动试样,使试样中心的定位孔与圆柱形凸模中心盲孔内的定位顶尖相匹配,从而实现试样与模具的准确定位。(3)压边圈压紧试样,进行试验。后续步骤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优选地,在上述的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中,还包括[0014]一弹簧,其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抵设于所述盲孔的底部与定位顶尖的下端之间。在试样拉深过程中,由于弹簧作用,使得定位顶尖在承受压力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避免了定位顶尖在拉深过程中损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较之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该定位装置可以准确地将不同直径的试样定位于模具中心位置,不受试样尺寸大小限制;(2)该定位装置能够提闻试样定位精度,提闻了试验精确度;(3)该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缩短了拉深试验中试样定位时间,提高了工 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I中定位装置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如图I所示,在进行拉深试验时,先通过多直径圆形试样圆心确定法找到试样2的中心位置,其步骤如下将高度尺设置为试样2的半径,然后在试样2上划一条直线,然后将试样2转一定角度,再在试样2上划一条直线,那么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试样2的圆心。找到试样2的圆心后,在试样2圆心位置用錾子錾一个定位孔8,定位孔8的深度约为0. 2mm。然后把试样2放置在圆柱形凸模4上,挪动试样2,使试样2中心的定位孔8与圆柱形凸模4上端中心的定位装置5相匹配,从而实现试样2与模具的准确定位。然后用压边圈3把试样2压紧在凹模I上,进行试验。图2显示了定位装置5的结构。如图2所示,凸模4上端圆心位置设有盲孔10,盲孔10的上端设有一段内螺纹。定位顶尖9中段设有一圈凸台,弹簧6的两端抵设于盲孔10的底部与定位顶尖9的凸台的下端之间,支撑定位顶尖9。在拉深过程中,由于弹簧作用,定位顶尖9在受到压力时能得到缓冲,从而避免了定位顶尖9在拉深过程中损坏。固定螺母7与盲孔10上端的内螺纹连接,并压设于定位顶尖9凸台的上端面,以防止定位顶尖9与弹簧6掉出凸模4。定位顶尖9的尖头稍稍伸出固定螺母7,与试样2圆心处的定位孔8相匹配。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所述试样放置于一圆柱形凸模的上端和一凹模的下端之间,所述试样的圆心处设有一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一盲孔,其设于所述凸模的上端,且开设于所述凸模的圆心位置,所述盲孔的上端设有一段内螺纹; 一定位顶尖,其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定位顶尖的上端为尖端,所述尖端与所述试样上的定位孔匹配; 一固定螺母,其与所述盲孔上端的内螺纹连接,将所述定位顶尖卡设在盲孔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弹簧,其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抵设于所述盲孔的底部与定位顶尖的下端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样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所述试样放置于一圆柱形凸模的上端和一凹模的下端之间,所述试样的圆心处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盲孔,其设于所述凸模的上端,且开设于所述凸模的圆心位置,所述盲孔的上端设有一段内螺纹;一定位顶尖,其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定位顶尖的上端为尖端,所述尖端与所述试样上的定位孔匹配;一固定螺母,其与所述盲孔上端的内螺纹连接,将所述定位顶尖卡设在盲孔内。
文档编号G01N3/04GK202433255SQ20112054261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刁可山, 蒋浩民, 陈新平, 鲍平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