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广泛使用的电能表的外壳可随意拆装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一些不法使用者会随意打开电能表的外壳,通过乱接乱装以使电能表只进电流而不转动或使电能表只进电流而稍转动,来达到窃电的目的,给国家电能造成大量损失,而且此种乱接乱装的行为还会带来众多不安全因素,不仅会发生火灾来烧毁用电设备及线路,而且还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窃电的防盗电能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电能表,包括由前盖和后盖组装形成的外壳,所述的前盖和后盖相固定,电能表还包括防盗报警电路;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通过断开警戒线进行触发的触发电路、经触发电路触发之后可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及电源;所述的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与报警电路相连接;所述的警戒线连接在所述的前盖和后盖之间。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能表还包括防盗报警电路;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通过断开警戒线进行触发的触发电路、经触发电路触发之后可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及电源; 所述的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与报警电路相连接;所述的警戒线连接在所述的前盖和后盖之间。当使用者打开外壳时,前盖和后盖会分开,此时,连接在前盖和后盖之间的警戒线就会被扯断,警戒线一扯断触发电路就会触发报警电路,使报警电路被导通,报警电路导通之后就开始报警,使用者听到报警声会由于被吓到而停止窃电行为,也可避免使用者乱接乱装而带来众多不安全因素的现象,此外,电网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观察警戒线是否被拉断来判断电能表是否被人动过手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的防盗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触发电路、W、警戒线,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VI、第一三极管,C、 电容,VT、晶闸管,2、报警电路,IC、集成电路,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VL、发光二极管, V2、第二三极管,V3、第三三极管,BL、蜂鸣器,S、开关,E、电源,3、前盖,4、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请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能表包括由前盖3和后盖4组装形成的外壳及防盗报警电路。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通过断开警戒线W进行触发的触发电路 1、经触发电路1触发之后可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2、电源E及开关S。所述的警戒线W连接在所述的前盖3和后盖4之间。所述的触发电路1包括警戒线W、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I、电容C 及晶闸管VT。所述的警戒线W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警戒线W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阻Rl 的另一端与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开关S的另一端与电源E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l和警戒线W的连接线上,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与电源E正极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与所述的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晶闸管VT的门极连接,所述的晶闸管VT的阴极接地。所述的电容C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晶闸管VT门极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的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2包括集成电路IC、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发光二极管VL、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蜂鸣器BL。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E正极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的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R3 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L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发光二极管VL的输出端与触发电路1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串联在集成电路IC的1脚和2脚之间;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3脚与触发电路1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4脚与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5脚与电源E正极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5脚与所述的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触发电路1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电源E正极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所述的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串联蜂鸣器BL后与触发电路1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发光二极管VL为红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和第二三极管V2 均选用S9014型硅NPN晶体管。所述的第三三极管V3选用C8550或S8550型硅PNP晶体管。所述的晶闸管VT选用MCRI00-6型晶闸管。所述的集成电路IC选用内储报警声的音效的集成电路,例如KD9561或CW9561等型号。所述的蜂鸣器BL选用0. 25瓦、8欧的电动式扬声器。所述的所述的警戒线W为细漆包线,较容易拉断。所述的电源E为6V的电源。平时所述的开关S—直处于闭合状态,警戒线W没有被扯断时,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对地短路,第一三极管Vl和晶闸管VT均处于截止状态,发光二极管VL不发光,蜂鸣器 BL不发声。当有人打开外壳,连接在前盖3和后盖4之间的警戒线W就会被扯断,警戒线W 扯断后经第一电阻Rl的电压加至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l立即饱和导通,第一三极管Vl的发射极的输出电压经第二电阻R2加至晶闸管VT的门极,使晶闸管VT受触发而被导通,晶闸管VT导通之后,集成电路IC、第二三极管V2和第三三极管V3就开始工作,集成电路IC输出的音效电信号经第二三极管V2和第三三极管V3放大后,蜂鸣器BL发出报警声,同时发光二极管VL点亮。
权利要求1.一种电能表,包括由前盖和后盖组装形成的外壳,所述的前盖和后盖相固定,其特征在于电能表还包括防盗报警电路;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通过断开警戒线(W)进行触发的触发电路(1)、经触发电路(1)触发之后可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 及电源(E);所述的触发电路⑴和报警电路⑵均与电源(E)相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⑴与报警电路(2) 相连接;所述的警戒线(W)连接在所述的前盖( 和后盖(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电路(1)包括警戒线 (W)、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I)、电容(C)及晶闸管(VT);所述的警戒线(W)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警戒线(W)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源(E)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连接在第一电阻 (Rl)和警戒线(W)的连接线上,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与电源(E)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Vl)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晶闸管(VT)的门极连接,所述的晶闸管(VT)的阴极接地;所述的电容(C)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晶闸管(VT)门极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的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电路( 包括集成电路(IC)、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发光二极管(VL)、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蜂鸣器(BL);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E)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 (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L)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发光二极管(VL)的输出端与触发电路⑴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串联在集成电路(IC)的1脚和2脚之间;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3脚与触发电路⑴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4脚与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的5脚与电源(E) 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M)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M)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触发电路(1)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电源(E)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V; )的集电极串联蜂鸣器(BL)后与触发电路(1)的晶闸管(VT)的阳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戒线(W)为细漆包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包括由前盖和后盖组装形成的外壳,所述的前盖和后盖相固定,电能表还包括防盗报警电路;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通过断开警戒线(W)进行触发的触发电路(1)、经触发电路(1)触发之后可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2)及电源(E);所述的触发电路(1)和报警电路(2)均与电源(E)相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1)与报警电路(2)相连接;所述的警戒线(W)连接在所述的前盖(3)和后盖(4)之间。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窃电。
文档编号G01R11/24GK202126456SQ20102069706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余转丽, 周杰, 杨建明, 陈恢云 申请人: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