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属于印制电路板行业。
背景技术:
当前,在覆铜板和PCB业界,普遍采用美国IPC-TM-650标准来测试树脂流动性,而在树脂流动性测试过程中,试样的压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有的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44894Y,其公开了一种树脂流动度试验压机,具有机座,其上装有调压器和压力表,机座上面设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机械单元,由左右前后四根竖直且相互平行的导向柱和可沿导向柱相互闭合的下热板和上热板构成,另一个是控制单元,包括上热板温度控制器、下热板温度控制器、电源总开关和控制上下热板的闭合双按钮。IPC标准中流动度测试方法为先用冲模冲出4张面积为IOOcm2的半固化片,准确称量出此4张半固化片的重量M1,将此4张半固化片上下搭配离型膜叠合好,上下再加以钢 板后,即“上钢板+上离型膜+ —组半固化片(一般为4块)+下离型膜+下钢板”类似三明治的结构,然后将其置于压机中压合。将压合后的样品取出,用冲模冲出50cm2的样品,准确称量出样品重量M2 ;则样品的流动度=(M1-2XM2)/M1。然而,实际应用中发现,对于高RC% (树脂含量)的1080/106半固化片而言,其测试流动度时,易出现半固化片之间或者半固化片与钢板之间出现相互滑移,俗称“滑板”,这会导致流动度测试样品中的半固化片相互错位,使得测试样品上树脂含量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得在不同位置制得的流动度样品重量M2差异极大,最终使得样品流动度测试值相差大,从而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内控和出货标准针对上述问题,当前业界的防滑措施主要有在半固化片的四周贴胶带纸,或使用订书钉将半固化片订起。然而,由于压机中的工作温度较高,胶带纸会出现融化的现象,无法真正起到固定的作用;而由于半固化片的厚度较小,采用订书钉订起的方法也难以实现固定的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激光钻孔技术在PCB的推广,这种高RC%的1080/106半固化片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用于填孔)。因此,开发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以从根本上改善半固化片之间、钢板与半固化片之间的滑移现象,并提高半固化片流动度的测试精确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机械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热板和上热板,上下热板之间设有上钢板和下钢板,所述上下钢板之间设有至少2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和上钢板中的一个钢板上设有通孔,另一块钢板上设有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上文中,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因而,在压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定位柱插入通孔内,且定位柱的顶部位于通孔内,即定位柱未伸出通孔之外。所述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是指在压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入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一般是4个重叠起来的半固化片,形成“上钢板+上离型膜+—组半固化片(一般为4块)+下离型膜+下钢板”的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有3个,均布于上下钢板的周边,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即在压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各个定位柱均与半固化片 的边缘相抵,从而使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定位于定位柱之间,防止出现滑板现象。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上设有定位柱,上钢板上设有配合的通孔。这种结构更便于操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I、本实用新型设计得到了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在上下钢板之间设置了定位结构,通过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从而使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定位于定位柱之间,防止出现滑板现象。2、本实用新型的压机可以很好地克服滑板现象的出现,同时提高了流动度测试精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推广,成本需求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下热板;2、上热板;3、上钢板;4、下钢板;5、半固化片;6、通孔;7、定位
柱;8、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I所示,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机械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热板I和上热板2,上下热板之间设有上钢板3和下钢板4,所述上下钢板之间设有4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待测半固化片5的边缘相抵;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上设有定位柱7,上钢板上设有配合的通孔6 ;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3个定位结构有均布于上下钢板的四周,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0027]工作时,形成“上钢板3+离型膜8+ —组半固化片5 (—般为4块)+离型膜8+下钢板4”的结构。离型膜8上开设有孔洞,以便于定位柱穿过。具体结构为下钢板有3个定位柱,上钢板对应位置有3个通孔,流动度测试压合时刚好可以契合,使半固化片被定位柱所包围,不会出现相对的错动滑移。另外,定位柱和通孔刚好契合,使得上下两块钢板间不会相对错动。取1080-RC (树脂含量)为67% (控制标准为36±5%)半固化片分别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机按照IPC-TM-650进行测试,并与背景技术中的树脂流动度试验压机(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44894Y)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流动度IPC标准测试公式(压前质量-2 X压后质量)/压前质量。表I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机得到的流动度测试值
I^H 齩虜靈^I^5 Jait Ij 潇.动度 W¥mu
S #f tna IiPOcmr/ ! ' ma) j rf 0
IOSti J5Sit IIK4 ——j—.....^........I—¥ 6——.
10 SO [ u" I 5,12 IIS4知― 无滑 fc
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OSn j 0"'SiJIS^,1 43 S W Ii
<R I ) "jIi 34.—表2采用CN2844894Y的树脂流动度试验压机得到的流动度测试值
................................................................................................................................................................................——.................................瓦 n.................——..........I
SIlIg- IUtK
MPtU%ym5 I議、,II -IBM IS J
IW)ir5'53 S'滑 1
um)d"5S 3I tkfM 19 无淆
极#< Efi .1S 61I由上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机可以很好地克服滑板现象的出现,同时提高了流动度测试精度。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二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机械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热板和上热板,上下热板之间设有上钢板和下钢板,所述上下钢板之间设有3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和上钢板中的一个钢板上设有通孔,另一块钢板上设有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0039]上文中,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因而,在压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定位柱插入通孔内,且定位柱的顶部位于通孔内,即定位柱未伸出通孔之外。所述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是指在压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入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一般是4个重叠起来的半固化片,形成“上钢板+上离型膜+—组半固化片(一般为4块)+下离型膜+下钢板”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机械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热板(I)和上热板(2),上下热板之间设有上钢板(3)和下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钢板之间设有至少2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待测半固化片(5)的边缘相抵; 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和上钢板中的一个钢板上设有通孔(6),另一块钢板上设有配合的定位柱⑵; 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有3个,均布于上下钢板的周边,各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柱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上设有定位柱,上钢板上设有配合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固化片树脂比例流动度试验压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机械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热板和上热板,上下热板之间设有上钢板和下钢板,所述上下钢板之间设有至少2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待测半固化片的边缘相抵;所述定位结构为下钢板和上钢板中的一个钢板上设有通孔,另一块钢板上设有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的高度大于一组待测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且定位柱的高度小于等于半固化片的厚度与通孔的深度之和。本实用新型的压机可以很好地克服滑板现象的出现,同时提高了流动度测试精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文档编号G01N11/00GK202512038SQ2012201426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张明军, 张轲轲, 李雪, 肖升高, 蔚道军, 陈诚 申请人: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