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04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用于机电传感器的防潮保护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03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用于机电传感器的防潮保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力装置,其具有形变体以及设置在该形变体上的至少一个应变片,其中该至少一个应变片(strain gauge)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track),以及用于接触该电阻器轨道的连接器电极,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变片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该形变体的一部分设置有多层覆盖物。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单个应变片或者涉及设置成一排或在一个区域上的多个应变片的阵列,其中一个或多个应变片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以及覆盖电阻器轨道以及载体基底其中至少一部分的多层覆盖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在应变片或者在设置成一排或在一个区域上的应变片之阵列上的多层覆盖物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应变片的测力装置。
应变片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上的金属电阻器轨道,其优选地借助于化学蚀刻方法做成弯曲(meandering)结构。用于接触电阻器轨道的连接器电极也设置在载体基底上。连接器电极通常与电阻器轨道一起在一个工艺操作中制成,以及因此它们在大部分情况中由相同的材料组成。电绝缘材料用作应变片的载体基底。取决于应用场合,人们发现了由玻璃、陶瓷材料、在许多情况中聚合物、玻璃纤维加固聚合物、或者复合材料做成的载体基底。应变片是测量元件,其中机械形变引起电阻的变化,并且因此应变片被用来测量产生形变的力。
在称量技术领域中,举例来说,作用在形变体上的力引起形变,该形变借助于应变片被转换成一个电信号。在根据此原理工作的测力装置中,称量盘上的负载使负载接收部分相对于形变体之空间固定部分产生一个位移,其中,该称量盘连接到形变体之垂直可移动的负载接收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使用在测力装置中的形变体具有由位于平行四边形四个角处的薄材料部分形成的四个弹性弯曲区域,使得负载接收部分被设置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垂直可移动的腿,其与优选地固定到称量天平之外壳的固定的、类似的垂直四边形的腿相对。借助于安装在弯曲区域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个应变片,大部分情况中,借助于电绝缘粘合层,来测量发生在薄弯曲区域之变形的大小,作为电阻变化。
由于它们的弹性特性,对于在称量技术领域中所使用的应变片,聚合物基底材料是优选的选择,尤其是聚酰亚胺,还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以及酮。聚合物载体基底具有低硬度的优势,使得它们的形状可以很容易地与形变体一致。这尤其减小了粘合层中的机械应力。利用聚合物基底,通常很少发现当硬质基底粘合到形变体时发生的滞后效应(hysteresis effect)或粘合层的破坏。此外,用在带有弯曲图样电阻器轨道的应变片中的聚合物基底通过已知的方法提供了补偿负载信号之漂移的可能性,该已知方法是以合理选择的形状,设计电阻器轨道的曲折回路(return loop)。此外,带有聚合物载体基底的应变片易于处理,并且可以更有效的成本进行生产。
然而,聚合物具有的缺点在于对水以及对溶剂具有相对高的吸收能力,从而包围负载装置的周围空气的湿度,以及尤其是相对湿度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有持久影响。例如灵敏度、零点的稳定性以及蠕变特性(即所谓的负载偏移)是在基于应变片传感器原理的侧立装置中被与水和溶剂相关的潮湿所影响的参数。在10℃到40℃之间的常用温度范围内,在其中包围测力装置的周围空气的湿度从大约30%r.H.逐渐增加到85%r.H.的测量中,发现周围参数的变化引起称量结果发生满量程(满负载信号)数十或数百ppm(百万分比)数量级的变化。
以物理术语,理解和解释称量结果之变化的某些原因。作为第一因素,未受保护应变片的基底材料吸收潮湿,并且因此膨胀,由此增加了电阻器轨道朝向弯曲区域的距离,并且小量地改变了由电阻器上的弯曲区域引起的形变。作为第二因素,吸收的潮湿改变了基底材料的弹性特性,并且由此改变了电阻器轨道的形变参数。作为第三要素,基底材料中增加数量的潮湿可以引起在弯曲形状电阻器轨道的相邻部分之间或者甚至电阻器轨道与金属形变体之间的泄漏电流。虽然正如上述测量所显示的,这些影响与满量程信号相比很小,但是它们对测力装置的测量信号的影响仍然很大,其中它们对测力装置的测量信号的影响必须满足最高准确性的要求。因此,为了获得不受周围环境条件很大影响的测量信号,特别是为了获取不受作用于基底材料和/或电阻器轨道上的潮湿所影响的测量信号,需要有保护装置和/或保护措施。
已知的现有技术提供了应变片对引起测量信号变化之潮湿的保护措施。例如DE2728916A1描述了安装在测量传感器上的应变片的覆盖物。首先,施加电绝缘层,例如树脂,或者将应变片嵌入到该层中,使得包围应变片的传感器体的一部分也被覆盖。金属层设置在电绝缘层的上部,并且也覆盖该传感器体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将已经安装在传感器上的应变片密封,以防止潮湿影响。
US5631622公开了保护应变片防止湿气的原理,其中电绝缘聚合物覆盖物被施加到应变片中,以及在以在薄片上阵列形式制造多个应变片之后,并且在薄片被切开成单个应变片之前,在覆盖物上碾压一层金属箔,作为附加的覆盖物。在分离步骤之后,金属箔依然为每个单个应变片提供大面积的防湿气保护覆盖物。
作为一种用于保护应变片防止侵蚀以提高测量特性的手段,在JP7113697A中提出通过将薄的无机薄膜(例如厚度为大约100纳米(nm)的二氧化硅)施加到应变片的表面作为一种防湿气的屏障来阻止潮湿进入。随后,施加无机绝缘薄膜(例如厚度为大约10微米(μm)的聚酰亚胺),其用作堵塞无机薄膜中细微小孔或破裂,即所谓的针孔,其中潮湿可以通过所谓的针孔渗入。通过这种双层覆盖物所实现的保护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在被设计用于较小负载的高灵敏测力装置中。
在DE4015666C2中公开了一种带有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其中,二氧化硅或者碳化硅的气相淀积的扩散密封的电绝缘覆盖物(优选地为2到4微米厚)被施加到应变片以及载体基底的相邻部分。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使金属层(优选地为一层镍)覆盖的底部具有一层二氧化硅的覆盖物。
先前描述的方案所遇到的问题在于形成在整个应变片上的覆盖物的保护覆盖物或保护箔,尤其是具有强阻挡效果的无机覆盖物或箔具有相对大的质量以及高的硬度,使得它们也引起由应变片所产生的测量结果的变化。不管防护层是直接用于已经安装在测量传感器上的应变片或者在其制造之后将覆盖物同时施加到大量应变片上,都存在这个问题。如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那样,利用几微米数量级的相对较厚的覆盖物或箔覆盖应变片所产生的所谓分力(bypass force))引起了测量误差。金属覆盖物或尤其箔在测量上导致分力,因为硬度相当高,尽管它们厚度仅仅为几微米(μm)。例如因为厚的无机保护覆盖物具有自身高的硬度,所以常常发生分力,并且这样明显地导致了形变体的上述的弯曲区域的总硬度。这些问题尤其出现在用于测量较小力的测力装置中,因为在这种情况中,弯曲区域非常薄,以便提供高的灵敏度。因而,保护覆盖物的弹性特性所不期望的变化(例如弹性后效应(称为蠕变)、高的无弹性部件、尤其是应变滞后)引起了不可再生的测量误差,并且因此不能用于基于软件的弥补技术。
另一方面,毫无疑问,需要防止用作尤其可以在非常薄的潮湿阻挡覆盖物中产生的潮湿的通道,如JP 7113 697A中描述的所谓的针孔,或者需要至少最大程度的减小它们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或者可以用于安装在测力装置的形变体上的应变片的保护覆盖物,其一方面可以阻止潮湿进入,以及另一方面能避免或者至少明显地减少分力。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力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的应变片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6的排成一排的应变片或二维配置的应变片阵列来实现上述目的。同样,为了实现该目的,提供根据权利要求40和46的一种在测力装置的形变体上产生作为保护覆盖物的多层覆盖物的方法,其中该测力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应变片,以及提供根据权利要求41、45或53的一种单个应变片或者排列成一排的应变片或在一个区域上的应变片阵列上产生多层覆盖物的方法。优选实施例以从属权利要求的形式来定义。
本发明利用了在主要无机物材料中发现的良好的阻挡特性,以及通过使用非常薄的阻挡覆盖物,减少了与现有技术结合的厚的无机物覆盖物的高硬度。这发生在具有薄阻挡层和薄聚合物层之交替序列的多层中。尽管聚合物层仅仅具有一种普通的阻挡效果并且由此其本身经常不能提供足够的潮湿保护,但是聚合体具有硬度相当低的优势。当与薄的主要无机物阻挡层组合使用时,聚合物层是降低具有多层的覆盖物之硬度的合适手段。这个概念保持了开始提到的与用于应变片的聚合体基底材料的低硬度相结合的优势。利用多层覆盖物中的非常薄的阻挡层,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上述分力的缺点。作为阻挡层的主要无机物电绝缘或金属层的硬度相当低,其大约与相邻于阻挡层的聚合物层是相同的数量级,阻挡层的厚度大约为5纳米(nm)到200nm,在单个情况下,等于500nm,然而优选地,为10nm到50nm。
同样,通过多层覆盖物中的聚合物层,减少了覆盖物技术中众所周知的薄膜中的所谓的针孔,例如在阻挡层中的细微小孔或者裂缝。除了包括覆盖物材料本身的其它许多覆盖物参量之外,阻挡层中的针孔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下面基底的粗糙程度以及平坦程度,但是它们仅仅在很小的程度上依赖覆盖物层的厚度。聚合物层具有平整作用,这很大程度的阻止了针孔的出现或者至少减小它们的影响。薄阻挡层以及聚合物层的序列首先对上述的针孔提供了一些密封作用,以及其次,使针孔从一层阻挡层到下一层交错排列,由此阻止潮湿穿过这些薄弱的区域,因为水以及溶剂分子都被迷宫式的障碍拦截,其中阻挡层的厚度大约为5纳米(nm)到200nm,在个别情况下,直到500nm,然而优选地为10nm到50nm,聚合物层的厚度为50nm,直到1500nm。因此,可以对应变片实现有效的潮湿保护,而没有给测量结果造成有害影响。
本发明消除了另一个与厚的无机阻挡层结合的缺点,例如覆盖物剥落的风险,其将称为脱层。脱层的原因在于从应变片的表面到阻挡层的转变处产生的机械应力相当大,并且这是由于相对厚的阻挡层具有高硬度。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与薄聚合物层交替的薄阻挡层,对于阻挡层从下部基底表面上不必要的剥落,提供了非常高的稳固性。
当使用本发明的整个薄多层保护覆盖物以及利用主要无机物阻挡层和表面光滑的聚合物层的序列时,多层覆盖物可以覆盖已经安装在测力装置上的应变片或者为安装在测力装置上所设计的应变片。根据本发明,多层覆盖物的主要目的是使这种测力装置之测量性能的负面效应最小化,该负面效应由于潮湿渗入而引起,以及同时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分力(bypass force),该分力是由于厚的阻挡层或阻挡箔而产生的,并且伪造(falis被阻挡层或箔所获取的相同的测量性能。
通过应用前面描述的原理,有力地提高了具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在形变体上作为传感元件的应变片的测力装置的灵敏度,使得例如装备有这些测力传感器的称量天平的分辨率可以被提升到这样一个水平,即,迄今只有利用电磁力补偿原理工作的天平才能达到该水平。
以下将通过参考简化的示意附图,借助于典型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表示带有安装在形成弯曲枢轴的薄材料部分上的应变片的冲量单元之形变体的立体图;图2表示由图1中的圆A所包围的形变体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该部分装载提供有多层覆盖物的应变片;图3表示具有多层覆盖物的单个应变片的立体图;图4表示具有多层覆盖物的单个应变片的截面图;图5表示具有直接施加到载体基底的多层覆盖物的应变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描述了排列成一排的应变片阵列,其具有在相邻的应变片之间的载体材料中的若干狭长切口;以及图7描述了延伸在两维区域上的应变片阵列,其具有在相邻应变片之间的载体材料中的若干狭长切口。
图1描述了称量单元的形变体1,其具有设置在平行四边形的角点处的四个弹性弯曲区域2、3、4和5。弯曲区域2、3、4和5由开口8之加宽端部6、7的曲线轮廓形成,其中开口8处于整块形变体1的中心位置。在图1左手部分示出的形变体1的负载接收装置9是可以垂直移动的。如果将负载放置在称量盘上(图中没有示出称量盘,但是其可以借助于多个螺丝固定到负载接收装置9的螺孔10上),当弯曲区域2、3、4和5经受形变时,负载接收装置9相对于形变体1的固定部分11(显示在图中右手部分)垂直向下移动。借助于应变片13来测量形变,其中应变片13粘贴结合到位于弯曲区域2和4处的形变体1的顶端12。应变片具有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该电阻器轨道14优选地以弯曲图样的形状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优选地,应变片13不仅设置在形变体1之顶端12的弯曲区域2和4处,而且设置在形变体1之底侧上的弯曲区域处,这在图中是不可见的。应变片13提供有多层覆盖物16,其设计和功能将在下面作更详细地说明。多层覆盖物16具有若干层,并且保护应变片防止渗入潮湿,例如,水或溶剂。在每幅图中,为了使各个应变片13都清楚可见,在此绘制多层覆盖物16,作为都为透明覆盖物。然而,在实际的实施例中,多层覆盖物16不需要是透光的。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应变片13安装在形变体1上之后,例如通过气相淀积技术,多层覆盖物16直接施加到应变片13上。这使得可以在整体上覆盖应变片13,例如,载体基底15以及电阻器轨道14以及甚至形变体1周围的区域,并且由此提供完整的密封,来防止潮湿。具体地,覆盖物也覆盖环氧树脂,其中环氧树脂常常用作粘合剂,并且在这里用来将应变片安装在形变体上,并少量地延伸到应变片之边界的外侧(看图2)。这意味着也防止了影响称量性能的结合材料的与潮湿相关的影响。通过利用多层覆盖物完全覆盖应变片的边界和边界,也避免了由在边界和边角处可能进入潮湿而引起的影响。在这种方式下,由周围大气中的湿度变化所影响的测力装置之上述测量特性(例如灵敏度、零点的稳定型以及儒变特性等)的变化率可以减小102到106倍的数量。随后,这些参数在测力装置的整个寿命器件,几乎不受周围大气湿度的影响。
在这点,应该提到的是,在周围的湿度为90%rH以及温度为23℃的测试条件下,水或溶剂以大约每天每平方米一克(1g/m2/d)的速率渗入到位于聚酰亚胺基底上没有覆盖物的应变片中,其中该没有覆盖物的应变片已经相对于潮湿吸收被最优化。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应变片的覆盖物,将潮湿吸收水平降低十的几次幂,使得因此减少测力装置之上述参数的变化率。
在这种情况中,当覆盖物被施加到已经安装在测力装置上的应变片时,空气气氛下的气相淀积优选作为尤其有效的覆盖物技术。在这种被称为燃烧化学气相淀积(CCVD)的覆盖物方法中,优选地溶解的物质的蒸气在气焰中被加热,其中在物质淀积于在火焰附近的基底上之前,该物质经历了化学反应。
图2给出了由图1中的圆A所包围的形变体1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正如图1中,描述了安装在弯曲区域2处的应变片13。另外,图2显示了覆盖应变片13以及形变体1之顶端12的一部分的多层覆盖物16,以及还尤其覆盖了上述粘合层21。为了清晰起见,多层覆盖物16再次被绘制作为透明覆盖物,并且切开图中面向右边的一侧。还能看到弯曲形状的电阻器轨道的连接器电极17。当然,连接器电极17必须保持为可到达的,以用来连接传感桥电路(这里未显示),甚至在多层覆盖物16被施加之后。同时,在连接接触引线的处理中,多层覆盖物16的损坏不应该超出接触区域。这可以例如通过在覆盖物处理之前已经将少量电传导连接材料放在连接器电极17上来实现,并且由此来创建在图中椭圆所示的接触盘18。在连接接触引线的处理中,只有覆盖接触盘18的多层覆盖物16的一部分被打开,并且多层覆盖物16的其它部分保持不受损坏。
图3是一个提供有多层覆盖物16的单个应变片13的立体视图,这种多层覆盖物也可以用于根据图1和2的多层覆盖物配置。为了清晰起见,多层覆盖物16再次被绘制左右边切开的透明覆盖物,其由聚合物层19和主要是无机物电绝缘材料的屏障层20的固定序列组成,聚合物层优选为聚丙烯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其中通常聚合物层19的厚度为50nm到500nm,优选地为100nm到200nm,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也超出这个范围,直到1500nm的层厚度。通常,屏障层20的层厚度在5nm和200nm之间,优选为10nm到50nm,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也直到500nm。
图4描述了多层覆盖物16中的各个层的配置以及优先序列,显示了应变片13的截面图,其中由总共五个薄层组成的多层覆盖物16施加到该应变片13上。然而,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载体基底15、电阻器轨道14、屏障层20、以及聚合物层19′、19″、19每个的厚度的都没有按比例画。
在多层覆盖物16中,第一层19′直接毗连载体基底15,以及在基底15上电阻器轨道14的延伸的区域,第一层19′直接毗连电阻器轨道14并且其直接接触基底和电阻器轨道,其中第一层19′优选为丙烯酸脂聚合物层,用于消除载体基底15和电阻器轨道14的表面粗糙度。在一些情况下,它可以比多层覆盖物16的更靠近中间位置的聚合物层19″具有更大的厚度。这种类型的丙烯酸脂聚合物层可以用于消除底层表面的纳米范围内的粗糙度。这有利于形成仅有少量缺点的下一阻挡层20。意味着作为它的底层的平滑效果的结果,减少了第一阻挡层20中形成的针孔。
多层覆盖物16的第一聚合物层19′比其他聚合物层19″、19淀积的厚度稍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尤其图1和2的实施例中,要求完全覆盖电阻器轨道14的轮廓边缘、尤其是载体基底15的边界边缘、还有粘合层21的凸出部分。上述类型的聚合物层满足这个要求,一方面,因为它具有以纳米量级消除表面粗糙度的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以纳米量级消除不规则性,以及覆盖主要垂直于该层之水平面的那些区域。这样,聚合物层提供了用于形成具有相同厚度并且小的缺陷发生率的阻挡层20以及也用于形成多层覆盖物16的随后层的基础。
在应用光滑的第一聚合物层19′之前的用于清洁目的的表面处理过程中,例如载体基底15和/或延伸在基底上的电阻器轨道14的等离子体清洁中,可以在载体基底15以及位于基底15上的电阻器轨道14上形成了薄绝缘子层。人们也能发现,为了实现平滑聚合物层19′的更好粘合,也需要在第一聚合物层19′的下面设置一优选由少量原子层组成的绝缘子层。
第一阻挡层20之后是聚合物的中间层。这个中间层用于稳固第一阻挡层,以及用于通过它的平滑作用来减少中间层19″之后紧跟着的下一个阻挡层20中的针孔的出现。然而,中间层19″尤其防止第二阻挡层20中仍然出现的少量针孔本身接触到第一阻挡层20中的针孔,而更利于潮湿渗入。相反,通过使第一和第二阻挡层20中针孔的各个位置相互独立,设置了迷宫式的屏障来整体防止潮湿,尤其是水或溶剂分子。在具有交替顺序的阻挡层20和聚合物层19的多层覆盖物中,这种迷宫效果导致了潮湿渗入率的极大减小。
图4所示的多层覆盖物具有五个薄的独立层,其中,第一层是平滑聚合物层19′,以及面对环境大气的覆盖层是另一个聚合物层19,聚合物层19用于稳定多层覆盖物16,尤其用于防止机械破坏。多层覆盖物16可以具有其它的各个层,正如聚合物层19和阻挡层20的交替序列原则上可以重复多次。但是,多层覆盖物16可以由仅仅3个薄的独立层组成,优选地,设置为使得在聚合物层19′之后设置聚合物层20,其后依次设置聚合物层19。
阻挡层20的材料可以从大量主要无机绝缘材料中选出,其可以通过不同的淀积工艺来施加。这里要提到的一些例子是氧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碳化物、硼化物、或者它们的组合物,尤其是氮氧化物或者陶瓷混合物。尤其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铝、氮化硅以及氮化钛都被证实是阻挡层20的合适的材料。所谓的“类金刚碳”层也用于阻挡层20。
其它可以用于阻挡层20的材料还尤其包括金属,例如银、铝、金、铬、铜、镍、钛,还有合金,例如镍钴合金、或者金属互化物,例如铝和铜的互化物、或者钨和铜的互化物、钛和铝的互化物。
除了丙烯酸脂之外,还存在其它可以用于聚合物层19的聚合物材料。人们可以指定例如聚合物氨基化合物、醇酸树脂、苯乙烯、亚二甲苯基、亚苯基、乙醛、酯、聚氨酯橡胶、环氧酶、酰亚胺、苯酚、酮还有氟石聚合物或共聚物,仅仅给出一个不受限制的列表。最后,阻挡效果之间的优化折衷、阻挡层20与聚合物层19的兼容性、以及淀积方法的经济方面来判断使用哪种阻挡层材料以及哪种聚合物材料。
可用作中间聚合物层19″或聚合物覆盖层19的另一类材料是商品名为“有机物-无机物的聚合物(ORMOCER)”的有机物-无机物混合聚合物。在DE3828098A1以及DE4303570A1中公开的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特定的防止潮湿渗入的阻挡效果。然而,阻挡属性并不是有效的足以使得这些材料适合作为阻挡层20。ORMOCER材料具有的特定优势在于它们可以例如通过喷雾、离心方法、或擦涂-压印方法在空气氛围,例如,通过喷雾、离心方法、或擦涂-压印的方法。
不管材料的问题,薄阻挡层20具有相当低的硬度。结合基本上柔性的聚合物层19,人们因此都可以预料到将具有超薄阻挡层20的多层覆盖物施加到应变片13上将只引起最小限度的分力。由于相同的原因,将极大地减小超薄阻挡层20从其底层基底上脱落的危险,以及对于在本发明范围内使用的材料不存在这些问题。
在已经制造应变片13之后,以及不管它们连接成一排或者以二维阵列连接,可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层覆盖物16的应变片13的覆盖物。然而,当阵列被切开成为单个应变片13时,载体箔的棱角表面尤其保持暴露并且可以使潮湿渗入。然而,利用在应变片的顶部与侧边缘表面之间的大表面比率,由根据本发明的多层覆盖物16提供的保护是相当强的。利用这种非常有效的覆盖物方法,可以制造与没有覆盖物的应变片相比潮湿吸收减小50-1000倍的应变片13,这取决于所用的材料。在需要更强的阻挡效果的情况下,人们也可以将全面的覆盖物放置在单个应变片上,由此能够至少以仔细的处理,覆盖载体基底15的边缘表面。
参考图6和7,将描述一种尤其以上述的多层覆盖物的形式将保护覆盖物施加到应变片13的边缘上的可能方式,应变片13排成一排或者以二维矩阵排列。图6显示了应变片13的一列单排阵列30。在具有连接电极17的电阻器图案14之间,单列阵列30的载体基底由窄的狭长切口32穿孔,窄的狭长切口32横向延伸到单列阵列30的纵向维度,切口的长度小于单列阵列30的载体基底31的整体宽度。在附着电阻器图案之后,通水例如喷射切割、激光切割的不同方法,来产生载体基底31上的狭长切口,以及优选地,在电阻器图案14以及连接器电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之后,可以通过冲模打孔切割,来产生载体基底31上的狭长切口。在给单列排列31涂上保护覆盖物(尤其是先前描述的多层覆盖物)之前执行这个步骤。结果,除了载体基底31连接部分33外,保护覆盖物现在也覆盖了应变片的边缘,其中在覆盖物处理期间,载体基底31的连接部分被留在适当位置,但是在尺寸上尽可能窄,并且其随后在各个应变片被相互分开时被切开。
图7显示了应变片13的两维阵列35,其中两维排列35的载体基底36在各个电阻器图样14之间被在一个方向对齐的狭长切口32以及垂直对齐的狭长切口34穿孔,各个电阻器图样14具有它们的连接器电极17,使得基底仅仅通过每个应变片13的边角的四个连接部分37结合在一起。狭长切口32、34安排在载体基底的各个应变片被相互分开时二维排列随后断开的位置。然而,狭长切口的排列可以多种方式改变来修改,例如,使得具有它们连接电极17的各个电阻器图样14被狭长切口部分包围,狭长切口与每个应变片13周围的留在原位的基底36的仅仅两个或三个连接部分一起形成直角。当然,应变片可以经由多于四个连接部分相互连接。
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得通过连接部分33、37将载体基底31、36系在一起的区域最小化,例如,一方面,使连接部分33、37的表面区域足够的小来使可以由保护覆盖物覆盖的应变片13的边缘部分最大化,另一方面,确保载体基底31、36有足够的强度附着在一起,使得单列阵列30或二维阵列35可以安全地被处理。已经显示,与现有技术水平制造的单排和二维阵列的应变片相比,刚才描述的方法对于提高对潮湿渗入的抵抗性是很有效的,并且确实提高了根据本发明的配备有应变片的压力量单元的灵敏度。
应当合理地选择切口32、37的宽度,使得,一方面,在各个应变片13之间没有失去太多的基底原料,以及另一方面,在应用覆盖物材料的过程中,要确保应变片13的边界表面被充分覆盖。可以给出大约0.5mm的宽度,作为一般指导。
对于多层覆盖物16中的各个阻挡层20,没有必要为同一种材料。类似地,聚合物层19也不局限于单一材料。
在可以想象的是,本发明范围内,可以利用使用相同或者不同材料来累积具有多个子层的一个或多个阻挡层20。这种具有多个不同内部结构的子层的阻挡层增大了迷宫效应。类似地,可以想象的是,各个聚合物层19′、19″、19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子层组成。这里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阻挡层20和聚合物层19必须是薄的,例如,它们各自的层厚度都需要上述给出的范围内,并且用在高灵敏度测力装置计中的应变片的多层覆盖物16的总厚度一般应该不超过一微米,上限为十微米,以便没有重大的分力产生。
多层覆盖物中各个阻挡层或聚合物层的厚度以及尤其总的覆盖物厚度取决于负载能力以及测力装置所需的灵敏度,其中测力装置配备有带有覆盖物的应变片,尽管所使用的材料和或者其它覆盖物参数也起作用。换句话说,测力装置的负载能力越高,可以忍受的分力就越大,正如以上说述,应变片上的保护覆盖物可以引起分力。总的来看,多层覆盖物越薄,尤其是覆盖物中的阻挡层越薄,它就越适合用作应变片上的保护覆盖物。然而,作为经验指导,具有特定负载能力小于1千克的称量应用中使用的测力装置可以在它的应变片上涂有覆盖物,覆盖物的整体厚度(例如,多层覆盖物的组合厚度)直到十微米,然而,优选地宜小于五微米,以及更优选地小于一微米。在具有直到五千克能力的测力装置中,多层覆盖物的总厚度等于十五微米,然而,优选地为小于十微米,以及更优选地小于五微米。安装具有大于五千克且直到大约五十千克能力的测力装置中的应变片可以被多层覆盖物覆盖,或者也可以被具有多层覆盖物的箔覆盖,其中,厚度范围为微米级,而没有在测量结果中发现来自分离的明显的影响。
优选地,多层覆盖物16构造为具有交替的序列,其中聚合物层19尤其是聚丙烯酸酯层或聚甲基丙烯酸酯层,随后为阻挡层20(优选为二氧化硅或氧化铝)。取决于有效淀积方法的选择,所用原料是均匀一致的,并且各个层的每一个本身都是同质的。靠着载体基底15、电阻器轨道14和连接器电极17的边界层是聚合物层19′。虽然优选,但是在周围大气中的边界层不需要为聚合层,因为最后的聚合层19为最后的阻挡层20提供了良好的机械以及化学(如果需要)保护。这意味着对于最后的聚合层19的合适聚合物材料的选择应该是基于提供特别好的机械和/或化学保护的能力。
人们也可以发现,只需要将覆盖物施加到应变片13之表面区域的一部分。可能只将电阻器轨道14的弯曲图样,因为在这里深入的潮湿影响最大,或者优选地,覆盖物可以施加在电阻器轨道14的弯曲图样(看图3)的折回弯曲部分22。为了避免在经由连接器电极17电接触电阻器轨道14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电极17没有被覆盖物覆盖。这就要求使用掩模留出没有被覆盖的区域。
发明的原理还包括制造提供有先前描述的多层覆盖物16的大面积的聚合物箔,例如在覆盖物之后用作应变片的载体基底材料的聚酰亚胺箔,这意味着它们在覆盖物侧上提供有电阻器轨道。图5中显示了这种类型的应变片13′的示意性简化形式,其中多层覆盖物16由7个单个层组成。以常用的方式来执行这种应变片13′的安装,例如,安装到测力装置的形变体1上。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电阻器轨道14本身被保护受到周围大气湿度的变化,而是由于吸收潮湿而引起测量误差的载体基底15被大范围的保护,使得至少减少测量结果中有关潮湿的影响。
在带有多层覆盖物的基底15侧上有电阻器图案14的应变片13′也可以被安装在测力装置的形变体1上,其中测力装置的电阻器图案14面向形变体1,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器轨道14被嵌入到同时起电绝缘边界层作用的粘合压焊材料中。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具有有限厚度的被覆盖的载体底板箔执行保护覆盖物的功能,并且尤其保护粘合层21和电阻器轨道14不受到变动的湿度的影响。
在已经提供有用于保护潮湿渗入的多层覆盖物16的载体底板箔上,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也可以放置在没有覆盖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中,应该安装应变片,以使电阻器轨道14面向形变体,并且被嵌入到具有非常好的电绝缘特性的粘合压焊材料中。另外,利用这种类型的应变片,应该选择优选厚度为几微米的载体底板箔用于具有低到中等负载能力的测力装置。当在测力装置中使用这种类型的应变片时,可以证明,应用应变片之前,将电绝缘表面覆盖物施加到形变体至少弯曲区域的区域是很有用的。使得粘合层不必专门执行电绝缘体功能。
另外,根据先前描述的安装应变片的方法不排除使用两侧都被覆盖的载体底板箔。
由交替序列的聚合物层19以及阻挡层20组成的多层覆盖物16也可以容易地淀积在薄的聚合物箔上,例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亚胺、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氟石聚合物,或者在背景部分提到的适合用作载体基底材料的聚合物的其中一种。被覆盖的箔随后层压在应变片13上,用多层覆盖物16或者用薄的聚合物箔的没有覆盖侧来接触载体基底15和电阻器轨道14。这种设置和使用没有覆盖物的基底载体箔的原理的优势在于箔覆盖物在工业处理中非常节省成本。
具有这种类型多层配置的箔也可以放置到应变片13的顶部,应变片13直接安装到测力装置的形变体1,测力装置优选地设计为中等到高的负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中,应变片就完全没有必要连接到用作载体基底15的箔。应变片也可以直接安置在形变体1的电绝缘覆盖物上,例如,通过阳极氧化铝的形变体来产生具有电绝缘体覆盖物的形变体1,该形变体1用作电阻器轨道14以及连接器电极17的。
在单个应变片13上或在已经安装在测力装置之形变体1上的应变片13上制作多层覆盖物的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纳米范围内的平滑效果并且厚度介于200nm到1500nm之间的聚合物层19′施加到电阻器轨道14和/或连接器电极17和/或载体基底15的之少一部分上,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施加到形变体1上;—在聚合物层19′上,淀积厚度大约为20nm的阻挡层20′;—在阻挡层20上,淀积厚度大约为100nm到200nm的另一薄聚合物层19″;以及—重复淀积阻挡层20以及聚合物层19″,达到所期望的次数,用聚合物层19或者薄的阻挡层20形成在周围大气中的边界层。
使用类似的过程来涂覆应变片的单排配置或应变片的两维配置。
经证实,在涂覆处理开始之前,使得用于多层覆盖物16的基底表面经受等离子体清洗或化学清洗是很有用的,不管基底表面是否是由载体基底15、载体箔、电阻器轨道14、或测力装置之形变体1的一部分组成的。
对于多层覆盖物的施加,可以获得大量可选的淀积方法。在这里命名的制造阻挡层20的例子包括在真空中的气相淀积、在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等离子淀积、阴极真空喷镀、溶胶凝胶方法、化学气相淀积(CVD)、燃烧化学气相淀积(CVD)、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PECVD)、等离子脉冲化学气相淀积(PICVD)、还有尤其用于金属淀积的电化学淀积。以下淀积技术适用于聚合物层的施加在真空里的气相淀积、在空气中的气相淀积、通过闪烁蒸发或等离子淀积所淀积的单体或低聚体的原位聚合、以及电泳、电透法或者阴离子电泳。
经证实,如果借助于在单个工艺操作中的两个源,在淀积装置中执行利用聚合物层19和阻挡层20交替淀积的多层覆盖物16的构造,则用于将多层覆盖物施加到形变体13上的方法尤其有效,其中形变体13安装或者被设计来安装在测力装置的形变体1上。
参考标志列表1 形变体2 弯曲区域3 弯曲区域4 弯曲区域5 弯曲区域
6 加宽端部的曲线轮廓7 加宽端部的曲线轮廓8 开口9 负载接收装置10 螺孔11 固定部分12 形变体的顶部13、13′应变片14 电阻器轨道、电阻器图样15 载体基底16 多层覆盖物17 连接器电极18 电导体材料的接触盘19 聚合物层19′第一聚合物层19″中间聚合物层19聚合物覆盖层20 阻挡层21 粘合材料22 曲折回路30 应变片的单排阵列31 单排阵列的载体基底32 狭长切口33 连接部分34 狭长切口
35 应变片的二维阵列36 二维阵列的载体基底37 连接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测力装置,具有形变体(1)以及具有设置在所述形变体(1)上的至少一个应变片(13、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变片(13、13′)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以及用于接触所述电阻器轨道(14)的若干连接器电极(17),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变片(13、13′)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所述形变体(1)的一部分设置有多层覆盖物(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覆盖物(16)由聚合物层(19)和阻挡层(20)的交替序列组成,其中所述多层覆盖物(16)由至少三个薄的单层构成,其中,聚合物层(19′)形成所述应变片(13、13′)以及在合适的情况下由所述多层覆盖物(16)所覆盖的部分所述形变体(1)的边界层,以及其中所述聚合物层(19′)执行相对于待覆盖区域之表面粗糙度的平整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层聚合物层具有覆盖边界,和如果合适的情况下覆盖垂直于层平面的表面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整聚合物层(19′)下面设置有一绝缘子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形成面对环境大气的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所述边界层。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的层厚度介于5nm和200nm之间,在个别情况下直到500nm,更优选地介于10nm和50n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的层厚度介于50nm和1500nm之间,尤其介于100nm和200n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总厚度至多为十微米,优选地,在低于一微米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对于所述应变片(13、13′)以及在适合的情况下由所述多层覆盖物(16)所覆盖的部分所述形变体(1)之边界层的所述聚合物层(19′)比在所述多层覆盖物(16)构造中随后设置的聚合物层(19″,19)的厚度大,以便允许所述聚合物层(19′)平整所述应变片(13、13′)以及所述形变体(1)的表面粗糙度。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由一种绝缘材料组成,尤其是由氧化物、硼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碳化物、这些材料的任何组合物、或陶瓷混合物、或类金刚碳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20)由二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钛、氮化钛、氧化铝、或氧化铬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8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20)由金属组成,尤其是由铝、银、金、铜、铬、钛、镍、金属合金、或者金属互化物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19)由无机物一有机物混合聚合物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包括至少两个子层,其中,所述子层由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组成,尤其是由无机物材料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包括至少两个子层,其中,所述子层由相同的或不同的聚合物材料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借助于物理或化学淀积方法来产生,尤其通过真空中的气相淀积、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等离子淀积、溅射、溶胶凝胶方法、化学气相淀积、燃烧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脉冲化学气相淀积、或者尤其用来淀积金属的电化学淀积来产生。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15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通过真空中的气相淀积、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由闪蒸或等离子体淀积来淀积的单体和低聚体的本体聚合、通过旋转涂布、电泳、电透法、或阴离子电泳来产生。
17.根据权利要求1到16其中任意一个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器轨道(14)为一个弯曲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阻器轨道(14)的区域中,尤其是在弯曲形状的电阻器轨道(14)的曲折回路(22)的区域中,所述多层覆盖物(16)作为所述应变片(13)的局部覆盖物。
19.一种应变片,具有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和用于提供与所述电阻器轨道(14)接触连接的连接器电极(17)的应变片,其中所述电阻器轨道(14)和所述连接器电极(17)都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其中应变片(13、13′)设置有多层覆盖物(16)作为保护覆盖物,该多层覆盖物(16)覆盖所述载体基底(15)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电阻器轨道(14)和/或所述连接器电极(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覆盖物(16)由聚合物层(19)和阻挡层(20)的交替序列组成,其中所述多层覆盖物(16)由至少三个薄的单层组成,以及其中聚合物层(19′)形成面对所述载体基底(15)和/或所述电阻器轨道(14)之多层覆盖物(16)的边界层,这个聚合物层(19′)执行关于表面被涂上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的平滑作用,以及覆盖边界和垂直于层平面的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层聚合物层(19′)具有覆盖边界和如果可应用的时,覆盖垂直于层平面的表面的特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平整的聚合物层(19′)下面设置有一绝缘子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1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形成面对环境大气的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边界层。
23.根据权利要求19到22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20)的层厚度介于5nm和200nm之间,在个别情况下直到500nm,更优选地介于10nm和50nm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19到23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的层厚度介于50nm和1500nm之间,尤其介于100nm和200nm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9到24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总厚度至多为十微米,更优选地在低于一微米的范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19到25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形成对于所述载体基底(15)以及在合适的情况下对于电阻器轨道(14)的边界层的所述聚合物层(19′)比在所述多层覆盖物构造中随设置的聚合物层(19″,19)的厚度大,以使所述聚合物层(19′)平整所述载体基底(15)和电阻器轨道(14)的表面粗糙度。
27.根据权利要求19到26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由一种绝缘材料组成,尤其是由氧化物、硼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碳化物、这些材料的任何组合物、或陶瓷混合物、或类金刚碳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由二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钛、氮化钛、氧化铝、或氧化铬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9到26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由金属组成,尤其由铝、银、金、铜、铬、钛、镍、金属合金、或者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19到29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19)由无机物一有机物混合聚合物组成。
31.根据权利要求19到30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包括至少两个子层,其中,所述子层由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组成,尤其由无机材料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19到31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包括至少两个子层,其中,所述子层由相同的或不同的聚合物材料组成。
33.根据权利要求19到32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通过物理或化学淀积方法来产生,尤其通过真空中的气相淀积、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等离子淀积、溅射、溶胶凝胶方法、化学气相淀积、燃烧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脉冲化学气相淀积、或者尤其用来淀积金属的电化学淀积来产生。
34.根据权利要求19到33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通过真空中的气相淀积、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由闪蒸发或等离子体淀积来淀积的单体和低聚体的本体聚合、通过旋转涂布、电泳、电透法、或阴离子电泳来产生。
35.根据权利要求19到34其中任意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器轨道(14)为一弯曲形状。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在电阻器轨道(14)的区域中,尤其是在弯曲形状电阻器轨道(14)的曲折回路(22)的区域中,所述多层覆盖物(16)作为的局部覆盖物。
37.根据权利要求19到36其中一个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多个应变片(13、13′)设置为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
38.应变片(13)的单排阵列或两维阵列(30、35),其中,所述应变片(13)具有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和用于接触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的连接器电极(17),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排阵列或两维阵列(30、35)的载体基底(31、36)被狭长切口32的排列穿孔,同时,连接部分(33、37)留在相邻的应变片(13)的载体基底(15)相互连接的地方。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30、35),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切口的配置由沿着应变片(13)的边延伸的狭长切口(32、34)组成,其中,每一个狭长切口在应变片(13)的边的几个整个长度上延伸。
40.一种在测力装置上形成多层覆盖物(16)作为保护覆盖物的方法,该测力装置具有形变体(1)以及具有设置在形变体上的至少一个应变片(13、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变片(13)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以及用于接触所述电阻器轨道(14)的连接器电极(17),其特征在于表面平整的聚合物层(19′)被施加到所述载体基底(15)的和/或所述电阻器轨道(14)得和/或所述连接器电极(17)的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所述形变体(1)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还在于在某些情况下,一薄阻挡层淀积在所述聚合物层(19′)上,聚合物层(20)随后设置有更薄的聚合物层(19″、19);以及其特征也在于淀积薄阻挡层(20)和薄聚合物层(19″)的交互序列重复所期望的次数,利用聚合物层(19)或薄阻挡层(20)作为对着周围空气的边界层,并且同时,所述多层覆盖物(16)由至少三层单个层组成。
41.在单个应变片(13、13′)或多个应变片(13、13′)的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上形成多层覆盖物(16)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变片(13、13′)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以及用于接触所述电阻器轨道(14)的连接器电极(17),其特征在于表面平整的聚合物层(19′)被施加到所述载体基底(15)和/或所述电阻器轨道(14)的和/或所述连接器电极(17)其中至少一部分;其特征还在于在某些情况下,薄阻挡层(20)淀积在所述聚合物层(19′)上,这个聚合物层(19′)随后设置有更薄的聚合物层(19″、19);以及其特征也在于淀积薄阻挡层(20)和薄聚合物层(19″)的交互序列重复所期望的次数,聚合物层(19)或者薄阻挡层(20)作为面对周围空气的边界层,并且同时所述多层覆盖物(16)由至少三个单层组成。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覆盖物(16)淀积在应变片(13′)的载体基底(15)上,以及所述电阻器轨道(14)和连接器电极(17)随后设置在所述多层覆盖物(16)上。
43.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覆盖物(16)淀积在应变片的载体基底(15)上,以及所述电阻器轨道(14)和连接器电极(17)被设置在所述载体基底的相反侧。
44.根据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覆盖的应变片借助于电绝缘粘合材料(21)粘贴到测力装置的形变体(1)上,其中,所述电阻器轨道(14)位于面对所述形变体(1)的所述被覆盖的应变片一侧上。
45.在单个应变片(13、13′)或者应变片(13、13′)的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上设置多层覆盖物(16)作为保护覆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薄阻挡层(20)和薄聚合物层(19)的交替序列,将多层覆盖物(16)淀积在聚合物箔上,其中薄阻挡层(20)具有层亚微米范围的层厚,以及具有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聚合物箔随后被层压在单个应变片(13)上或应变片(13)的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上。
46.一种在测力装置上形成多层覆盖物(16)作为保护覆盖物的方法,该测力装置具有携带至少一个应变片(13)的形变体(13),其特征在于以薄阻挡层(20)和薄聚合物层(19)的交替序列,将多层覆盖物(16)淀积在聚合物箔上,其中薄阻挡层(20)具有层亚微米范围的层厚,以及具有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聚合物箔随后被层压在测力装置的所述形变体(1)上设置的单个应变片(13)上,使得所述多层覆盖物(16)覆盖所述应变片(13)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也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形变体的一部分。
47.根据权利要求40到46其中任意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阻挡层(20)通过真空中的气相淀积、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等离子淀积、阴极真空喷镀、溶胶凝胶方法、化学气相淀积、燃烧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脉冲化学气相淀积、或者尤其用来淀积金属的电化学淀积来产生。
48.根据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阻挡层(20)产生期间改变淀积参数,使得后者以至少两个子层的形式生成。
49.根据权利要求40到48其中任意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19)通过真空中的气相淀积、空气中的气相淀积、由闪蒸或等离子体淀积来淀积的单体和低聚体的本体聚合、通过旋转涂布、电泳、电透法、或阴离子电泳。
50.根据权利要求4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聚合物层(19)产生期间改变淀积参数,使得聚合物层(19)以至少两个子层的形成生成。
51.根据权利要求40到50其中任意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工艺操作中,借助于两个源,通过在淀积装置中交替淀积聚合物层(19)和阻挡层(20),来产生多层覆盖物(16)。
52.根据权利要求40到51其中任意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淀积之前,所述多层覆盖物(16)的下面基底表面经历等离子体清洗或化学清洗处理。
53.在应变片(13)的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30、35)上产生保护覆盖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应变片(13、13′)具有设置在载体基底(15)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以及用于接触所述电阻器轨道(14)的连接器电极(17),其特征在于在覆盖处理之前,所述单排阵列或二维阵列(30、35)的载体基底(31、36)被若干狭长切口的排列穿孔,其中保留相邻的应变片(13)的载体基底(15)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分。
54.根据权利要求5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的排列由沿着应变片(13)的侧面延伸的狭长切口(32、34)组成,其中,每一个切口在应变片(13)之侧面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55.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狭长切口的配置,从载体基底(31、36)凿掉材料。
56.根据权利要求53、54或5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变片的单排阵列或两维阵列(30、35)被设置有狭长切口的配置之后,多层覆盖物(16)作为保护覆盖物被淀积在应变片的单排阵列或两维阵列(30、35)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应变片(13、13′)的多层覆盖物(16),其中应变片(13、13′)被施加或可以被施加到测力装置的形变体(1)上,作为防止潮湿渗入的保护覆盖物。应变片(13)具有施加到载体基底(15)上的应变敏感的电阻器轨道(14)以及用于接触电阻器轨道(14)的连接器电极(17)。应变片(13、13′)设置有至少一个多层覆盖物(16),该多层覆盖物(16)覆盖载体基底(15)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电阻器轨道(14)和/或连接器电极(17),以及作为防止潮湿渗入的保护覆盖物。多层覆盖物(16)由聚合物层(19)和阻挡层(20)的交替序列组成,以及由至少三个薄的单层组成。当多层覆盖物(16)被用于已经设置在测力装置之形变体上的应变片(13、13′)时,多层覆盖物(16)也可以覆盖形变体(1)的一部分。
文档编号G01B7/16GK1672022SQ03817789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5日
发明者福尔克尔·齐巴特, 琼-莫里斯·特伦巴赫 申请人:梅特勒-托莱多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基于离心微流控技术的稀少细胞分离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心微流控技术的稀少细胞分离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可应用于无创产前诊断、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以及干细胞研究等领域。背景技术:从复杂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分离稀少细
  • 专利名称:一种重力感应倾角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置状态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重力感应倾角传感装置。背景技术:位置状态是指物体自身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轴线与水平线或垂直线的关系,例如位置状态可指物体的哪一侧向上或向下
  • 专利名称:矿用本安型数字倾角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倾角传感器,尤其是涉及矿用本安型数字倾角传感器。 背景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为煤矿综采工作面高效、安全、连续、稳定地生产提供了保证
  • 专利名称:定量快捷土壤采样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采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定量快捷土壤采样器。背景技术:土壤取样是从事土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常做的基础工作之一,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取样时为了减
  •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检测汽轮机叶片内背弧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汽轮机叶片内背弧型线装置。背景技术:在现阶段使用的装置中,对于汽轮机叶片的内背弧型面的检测还需要手工进行检测,在收集测量结果时,就需要通过工作人员用
  • 专利名称:光电液体杂质含量测试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光电液体杂质含量测试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是检测领域中的一种光电液体杂质含量测试器,通过紫外发射头和紫外接收头之间形成的紫外光束来测量液体中的杂质含量。背景技术:[0002]目前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