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通用风压实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通用风压实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压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所有建、构筑物或大跨桥梁、海洋平台等结构风载特性研究的通用风压实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风压实测装置是一类利用风压传感器监测实测风场表面风压的装置。明确风对结构的影响程度,首先需要确定实测地点的风特性,其次需要建立一套同步监测工程结构表面风压的风压实测装置,其用于获取结构的风载特性,并确定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以全世界现场实测最具有典型性的美国德州理工大学TTU风压实测装置为例,该风压实测装置由进气管、软塑管、直角三通等组成,在季候风无雨的风场实测环境,该装置可以有效监测结构表面风压,但是当在台风及热带风暴等极端风气候环境,外界水流会积满软塑管而导致风压传感器数据实效。另外国内部分测压装置,采用入口凸出且进风口小到毫米方式解决水流影响,但是入风口一旦凸出,那么表面局部风压风场环境就会明显受到影响,实测数据就不能体现实际风场受力机理。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暴风疾雨恶劣风场环境的风压实测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通用风压实测装置,是一种利用风压传感器监测风场表面风压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其上端口敞开且竖直安装于结构测点位置的钢化玻璃进气管,钢化玻璃进气管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与一个钢质三通的上端口密封联通;所述钢质三通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与一个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上端口密封联通,钢质三通的另一侧端口管微上翘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倾角,且其侧端口通过软塑管与风压传感器密封相连,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下端口则与一软塑管联通。[0005]更进一步,在钢质三通上系有一个用于夹住钢质三通与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之间的软塑管的夹钳。[0006]本实用新型利用钢化玻璃进气管确保本实测装置与结构外表面平齐,通过钢质三通将测孔进来的气流与水流有效分离,在有雨实测风场环境,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积水靠自重确保风压传感器可以有效及精确监测实测风场风压,当为晴朗气候监测季风,可用夹钳夹住钢质三通与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之间的软塑管,让钢质三通下端密封而实现有效实测。在有雨的天气,当雨水进入测孔后,经过钢质三通分流到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此时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积水给风压传感器一个封闭端,既保证外面雨水进入测孔后顺利排出而不影响风压传感器监测测孔外气压。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两个弯头半径及各直管部分的长度尺寸经过严格的设计及实测环境标定,不管外面雨的大小,在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中始终保持一定量的积水,这部分积水可以确保在17级台风正压下都不至于全挤出,也可同步保证测孔为负压时管内积水不被上吸到钢质三通位置高度。[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测压装置相比,只简单加入了带微倾角的钢质三通与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但从风压实测装置整体上来说,钢化玻璃进气管可简单固定并保证外表面平整,利用钢质三通成功分离风流与水流,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积水自重确保在暴雨环境有效及精确监测实测风场结构表面风压,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成本低、易于控制且精度高的特点。另外,利用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内自动保有足够设计水量的特点,无论工程结构测点在实测风场中受压力还是吸力,通过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内积水自重,简易且方便地解决了疾风暴雨恶劣环境有效实测风压的难题,在工程应用上易于实现下雨环境全自动控制其特性,最终使结构测压达到最优效果。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图1中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3是图1中钢质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2]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其上端口向上敞开且竖直安装于实测建构筑物表面1的钢化玻璃进气管2,在实测建构筑物表面1上按钢化玻璃进气管2的外径尺寸开孔,再在钢化玻璃进气管2的外表面涂抹玻璃胶套入孔内。钢化玻璃进气管2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 3与钢质三通4的上端口密封联通,钢质三通的下端口则通过软塑管7与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8的上端口密封联通。参见图3,钢质三通4的右侧端口管微上翘与水平面形成一个 90 -α的倾角,且其侧端口通过软塑管5与风压传感器密封相连。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8 的下端口则与软塑管9联通,软塑管9根据实测环境需要可以将积水集中排出,软塑管9的长度不影响风压实测的结果。图2所示是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8的结构示意图。[0013]从图1中还可见,在钢质三通4上系有一个用于夹住钢质三通4与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8之间的软塑管7的夹钳6,夹钳6采用14cm直全钳。图2所示的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8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弯头和两段平直钢化玻璃管组成,当为下雨实测环境时,弯头内积水可以阻隔外界保证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入口风压,在晴天监测日常季风,则可以利用夹钳6 夹住软管即可。[0014]实际投入使用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进气管、三通及S形管的材料,并根据所需监测结构不同选用合适的软塑管内径与长度和S形管内所需液体量来设计调节S形管 1Γ Λ的长度及两个弯头Rl和R2的半径。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风压实测装置,是一种利用风压传感器监测风场表面风压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其上端口敞开且竖直安装于结构测点位置的钢化玻璃进气管,钢化玻璃进气管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与一个钢质三通的上端口密封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三通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与一个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上端口密封联通,钢质三通的另一侧端口管微上翘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倾角,且其侧端口通过软塑管与风压传感器密封相连,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下端口则与一软塑管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风压实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质三通上系有一个用于夹住钢质三通与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之间的软塑管的夹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压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用风压实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其上端口敞开且竖直安装于结构测点位置的钢化玻璃进气管,钢化玻璃进气管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与一个钢质三通的上端口密封联通;所述钢质三通的下端口通过软塑管与一个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上端口密封联通,钢质三通的另一侧端口管微上翘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倾角,且其侧端口通过软塑管与风压传感器密封相连,横置S形钢化玻璃管的下端口则与一软塑管联通。本实用新型能确保在暴雨环境有效及精确监测实测风场结构表面风压,具有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成本低、易于控制且精度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L19/06GK202329909SQ20112044668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孙洪鑫, 戴益民, 王修勇, 王相军, 罗浩, 闫旭光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