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磁力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用磁体取样的设备领域。特别适用于经压制成型后,易变形铁磁性产品的自动取样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压机压制磁性样品时,均由刮板将已压成型样品刮出压制区掉至样品盒中。其工作过程是当样品压制成形后,再由下压杆将样品顶出模具,然后由人工或机械连动刮板将成形样品刮出模具压制区,样品掉入样品盒后再去将样品摆放整齐,并送至下道工序进行处理。采用刮板式取样形式的主要缺点有,对于样品形状简单结实,产品质量要求不高的样品,其样品成形合格率也不足90%,而对于样品形状复杂和薄片或环形样品,如也采用刮板式取样,其样品的形尺寸基本都不合格。因此,在模压磁性样品领域中,对形状复杂和样品尺寸要求较严的自动取样装置,至今没有理想的解决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取样效果好和与压机联动的磁力取样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所提出的磁力取样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与压机升降杆相联接的转动盘带动磁力取样盒进行返复取样,其工作顺序是利用压机升降杆的工作动力带动转动盘转动,再由转动盘带动磁力取样盒不断的吸取压制成形的样品,并返回压制区外的样品盘处再将样品排放在样品盘中。因为压制样品和取放样品,顺序均由压机的升降杆带动,所以不会发生冒取或取不到样品的人为事故发生。下面根据附图对本装置进行详细叙述,附图1为本磁力取样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磁力取样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磁力取样装置中取样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由附图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磁力取样装置的组成是在压机升降杆上装有连杆1,连杆1的下端与连动杆5均由传动轴4联接在转动盘2上,转动盘2通过中心轴3被安装在支架15上,其特征是连动杆5的前端应与推拉杆8后端的万向轴6相联接,取样盒10应安装在取样盒滑轨7上,在取样盒10中固定安装的磁体座滑轨13上装有磁体座11,在磁体座11的中部装有磁体12,推拉杆8的前端应固定安装在磁体座11的后端面上,在取样盒10后端底面的中心处安装有导磁极14。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磁力取样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叙述。当压机在压制完成样品16后,压机升降杆向上升起时,由连杆1带动转动盘2转动,并由连动杆5通过万向轴6,推拉杆8先推动取样盒10中的磁体座11沿磁体座滑轨13向前滑动至取样盒10前端,此时在磁体座11中的磁体12已脱离开导磁极14,因导磁极14已无磁场,所以被吸引在取样盒10底面的导磁极14的端面上的样品16被放至在样品盒9中,见附图1,此时压机带动升降杆继续上升,通过连杆1带动转动盘2转动,再由连动杆5、推拉杆8和磁体座1再推动取样盒10沿取样盒滑轨7进入压制区,当压机升降杆升至上置点退出压制区时,此时模具下顶杆已将样品16顶出模具,当压机升降杆开始向下将压制第二个样品16时,连杆1再带动转动盘2转动,则连动杆5、万向轴6和推拉杆8先拉动磁体座11向后滑动至取样盒10的后端,此时磁体12被移至与导磁极14为同一轴线,样品16被吸引至导磁极14的下端面上,(见附图2)然后再拉动取样盒10沿取样盒滑轨7退出压制区,移至样品盒9的上端。如此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就可实现压制、取样自动化的生产流程。
采用本实用新型磁力取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取样效果好,样品不会变形和质量合格率高,而且能减少劳动力和降低由人员操作不当所发生的人员、设备事故。
附图1为本磁力取样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磁力取样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磁力取样装置中取样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1为连杆,2为转动盘,3为中心轴,4为传动轴,5为连动杆,6为万向轴,7为取样盒滑轨,8为推拉杆,9为样品盒,10为取样盒,11为磁体座,12为磁体,13磁体座滑轨,14为导磁极,15为支架,16为样品。
权利要求1.一种磁力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的组成是在压机升降杆上装有连杆(1),连杆(1)的下端与连动杆(15)均由传动轴(4)联接在转动盘(2)上,转动盘(2)通过中心轴(3)被安装在支架(5)上,其特征是连动杆(5)的前端应与推拉杆(8)后端的万向轴(6)相联接,取样盒(10)应安装在取样盒滑轨(7)上,在取样盒(10)中固定安装的磁体座滑轨(7)上装有磁体座(11),在磁体座(11)的中部装有磁体(12),推拉杆(8)的前端应固定安装在磁体座(11)的后端面上,在取样盒(10)后端底面的中心处安装有导磁极(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用永磁体取样的设备领域。特别适用于经压制成型后易变形磁性产品的自动取样装置。该装置的组成是由压机的升降杆带动转动盘,并使取样盒自动推前吸取和拉后摆放样品的。该装置是在转动盘上同时装有连杆和连动杆,并由连动杆带动取样盒随压制过程而往返于压制区进行取、放样品。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样品质量好和不易变形,而且降低劳动强度和人为事故。
文档编号G01N1/02GK2403014SQ0020050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4日
发明者蒋龙, 张振涛, 邢京生, 郝继明, 赵尉红 申请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