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器及超声测量,尤其是斜劈超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层状材料进行超声测量或超声无损检测时通常要用到斜劈超声换能器,用以将声能和电能之间进行相互转换。斜劈超声换能器包括一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与底座下表面之间有一倾斜角度,即斜劈角。现有斜劈超声换能器底座直接与被测物表面直接接触,虽然在接触面涂抹声耦合剂,也难免出现间隙,容易在接触面产生气泡,造成声阻抗的不匹配以及每次超声测量时声耦合条件的不一致性,从而大大影响实际测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能保证超声换能器与层状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声耦合一致性,适用于层状材料的超声测量或超声无损检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包含有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超声换能器,底座的下端面设有用来填充液体声耦合剂的凹槽,超声换能器的下端伸入凹槽中,底座上设有注液孔与该凹槽连通。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与层状材料的表面紧密接触,通过底座上的注液孔往凹槽里注入声耦合剂,让填满整个凹槽的声耦合剂将超声换能器下端面与层状材料表面无缝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超声换能器与层状材料之间的声耦合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减少了超声测量过程中因声耦合条件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从而可大大提高测量效果,使之能有效用于对层状材料进行超声测量或超声无损检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底座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中1.底座;2.超声换能器;3.凹槽;4.注液孔;5.通气孔;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具有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 1上的超声换能器2,底座1的下端面设有用来填充声耦合剂的凹槽3,超声换能器2的下端伸入凹槽3中,底座1上设有注液孔4与凹槽3连通。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与被测物表面紧密接触,通过底座1上的注液孔4往凹槽3里注入声耦合剂,让填满整个凹槽3的声耦合剂将超声换能器2下端面与被测物表面无缝相连。参见图2至图4,底座1上设有通气孔5与凹槽3连通,当通过底座1上的注液孔 4往凹槽3里注入声耦合剂时,通气孔5用以排气,以防止气泡的产生。凹槽3是与超声换能器2轴心线同轴的圆柱形凹槽,凹槽3的顶面与超声换能器 2的下端面平行,凹槽3的顶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平行,凹槽3顶面与底座1下端面之间的夹角即是斜劈角。图中标号6是通过螺钉用来固定超声换能器2的螺纹孔。采用上述结构的斜劈换能器,能保证超声换能器与被测物之间的声耦合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减少了超声测量过程中因声耦合条件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可大大提高测量效果,使之能有效用于对层状材料进行超声测量或超声无损检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用来填充声耦合剂的凹槽,超声换能器的下端伸入凹槽中,底座上设有注液孔与该凹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通气孔与所述凹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与超声换能器轴心线同轴的圆柱形凹槽,凹槽的顶面与超声换能器的下端面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层状材料超声测量的斜劈超声换能器,包括有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超声换能器,底座的下端面设有用来填充声耦合剂的凹槽,超声换能器的下端伸入凹槽中,底座上设有注液孔和通气孔与凹槽连通。使用时,让整个凹槽填满声耦合剂,能保证超声换能器与层状材料之间的声耦合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减少了超声测量过程中因声耦合条件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可大大提高测量效果,使之能有效用于对层状材料进行超声测量或超声无损检测。
文档编号G01N29/28GK202013340SQ2011201227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吕霞付, 裴俊峰, 邓明晰, 高广健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