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中的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一旦地层中形成地震波,为便于科学研究,科研人员会使用地震波信号器,来获取地震波。这种装置的 基本原理是由于地震波会引起机械结构振动,形成声波响应,声波通过声波检测器后形成地震仪可以识别的信号输出。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地震波信号器结构较复杂,而且体积较大,在野外作业时,不便于搬动,还无法实现数据的远程传送。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给出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该种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远程传递数据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包括一个单片机,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采集器还包括一个带有蛇形管胶垫的喇叭ロ、声波数据采集卡、RS232串行接ロ、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其中,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圆筒中,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的探头指向喇叭ロ的开ロ端,在所述探头与喇叭ロ的开ロ端之间固定有一层振动膜;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RS232串行接ロ的数据输入端,所述RS232串行接ロ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之间采用双向数据流连接。具体实现时,所述探头采用4191电容式次声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采集器提出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振动波采集结构,通过声波数据采集卡将喇叭ロ收集到的地震波经过RS232接ロ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以及通过GPRS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送。利用这种结构做成的信号采集器,其结构可以做的很小,因此,可以方便的在野外作业时移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喇叭ロ与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的电气原理图。图中I-圆筒,2-连接板,3-声波数据采集卡,4-探头,5-振动膜,6-喇叭ロ,7-蛇
形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由图I结合图2所示,该种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包括一个单片机,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采集器还包括一个带有蛇形管胶垫7的喇叭ロ 6、声波数据采集卡3、RS232串行接ロ、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其中,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3通过连接板2固定在圆筒I中,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3的探头4指向喇叭ロ 6的开ロ端,在所述探头4与喇叭ロ 6的开ロ端之间固定有一层振动膜5 ;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RS232串行接ロ的数据输入端,所述RS232串行接ロ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之间采用双向数据流连接;所述喇叭ロ 6与圆筒I之间做固定连接。具体实现时,所述探头4采用4191电容式次声传感器。使用时,将喇叭ロ 6的蛇形管胶垫7压紧在地面上,这样,如果有地震波发生,就会通过振动膜5将声波放大并传递给探头4,通过声波数据采集卡将喇叭ロ收集到的地震波经过RS232接ロ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以及通过GPRS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送。利用这种结构做成的信号采集器,其结构可以做的很小,因此,可以方便的在野外作业时移动。
权利要求1.一种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包括一个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还包括一个带有蛇形管胶垫(7)的喇叭口(6)、声波数据采集卡(3)、RS232串行接口、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其中,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3)通过连接板(2)固定在圆筒(I)中,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3)的探头(4)指向喇叭口(6)的开口端,在所述探头(4)与喇叭口(6)的开口端之间固定有一层振动膜(5);所述声波数据采集卡(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RS232串行接口的数据输入端,所述RS232串行接口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之间采用双向数据流连接;所述喇叭口(6)与圆筒(I)之间做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4)采用.4191电容式次声传感器。
专利摘要一种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主要解决现有的地震波振动信号采集器多为固定式结构,不便于在野外移动以及传递所采集到的数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还包括一个带有蛇形管胶垫的喇叭口、声波数据采集卡、RS232串行接口、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声波数据采集卡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圆筒中,其探头指向喇叭口的开口端,在探头与喇叭口的开口端之间固定有一层振动膜;声波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RS232串行接口的数据输入端,RS232串行接口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单片机分别与存储器以及GPRS模块之间采用双向数据流连接;喇叭口与圆筒之间做固定连接。本种信号采集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且可以远程传递数据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V1/22GK202421512SQ2012200147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刘淑芬, 张明学, 胡玉双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