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地震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振动传感器,尤其是一种结合地震的传感器。
在
背景技术:
中,地震传感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半导体加速度型,一类是机械感震型。半导体加速度型感震精度高、灵敏度高,但所需伺服电路复杂要求高,所以整体成本高,一般只应用于高级仪器及地震预测报高级设备中;机械感震型结构复杂,感震灵敏度低,同时体积大,在便携式感震设备中很难采用。为了能够适应便携式感震设备对感震灵敏度、精度的要求,同时达到低成本普及型标准,我们对新型地震传感器进行了研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感震灵敏度高、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的适应便携式感震设备使用的新型地震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支内凹半球面金属端盖,固定端盖的塑料套圈,可在腔内运动的双金属球。
所述新型地震传感器的金属端盖通过塑料套圈固定,使两端盖之间有1~2mm间隙。
所述新型地震传感器的两金属端盖的内空距离较两金属球直径之和大0.1~0.2mm。
所述新型地震传感器的两金属球静止状态时导通两金属端盖。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积极效果1.整体密封体积小可安装于固定设备也可安装于便携设备。
2.配合一般的COMS集成电路,就可精确的输出振动信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图。
参看附图1,图2,传感器在没有受力时,腔内两金属球处在静止状态,由于接触作用两金属球电导通两金属端盖,当振动使传感器受力时,两金属球弹性碰撞,碰撞后反向沿两金属端盖球面离心运动,两金属球分离,最大分离状态如图2(a),分离时两金属端盖电开路,继续运动两金属球又反向弹性碰撞,碰撞瞬间电导通两金属端盖,两金属球弹性碰撞后,又反向沿两金属端盖球面离心运动,两金属球反复运动,两金属端盖之间就形成一个高频开关,也就是传感器在受振动力时成为一个高频开关,传感器受振动力愈强,则开关频率愈高,持续时间愈长。由于两金属球运动过程也与两金属端盖发生弹性碰撞,所以伴随着上述运动,两金属球的分离还有图2(b)、(c)两种状态。
参看图3,本实施例中,将传感器K受振动力而产生的高频开关作用,通过C4、R10转换成交流信号,输入到IC的3脚,IC通过延时、选频,分辩不同振动力产生的信号,然后输出到V1,通过V1、V2组成输出电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凹半球面金属端盖(1),内凹半球面金属端盖(2),固定端盖(1)、(2)的塑料套圈(3),可在腔内运动的金属球(4)、金属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盖(1)金属端盖(2)通过塑料套圈(3)固定,使金属端盖(1)和金属端盖(2)之间有1~2mm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盖(1)和金属端盖(2)通过塑料套圈(3)固定后的内空距离较金属球(4)、金属球(5)直径之和大0.1~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球(4)、金属球(5)静止状态时接触导通金属端盖(1)和金属端盖(2)。
专利摘要一种感震灵敏度高、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的适应便携式感震设备使用的新型地震传感器。它包括两支内凹半球面金属端盖,固定端盖的塑料套圈,可在腔内运动的双金属球。
文档编号G01V1/18GK2429841SQ0024132
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伟光 申请人:顺德市力威电器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