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机桥行走机构,具体地说涉及登机桥行走机构上的转角测
量装置。
背景技术:
登机桥作为连接飞机与候机室之间的通道,为进出飞机的旅客提供登机或下机时的行走空间。通常由操作人员通过安装在登机桥接机口的控制台进行控制操作而实现登机桥的动作,如升降、伸缩或者旋转等。在登机桥接桥和撤桥的过程中,行走轮经常需耍通过转向来完成登机桥与飞机仓门的对接或者撤出,同时也需要不断检测行走轮的转角,然后将所测得的角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台以进行登机桥的运动控制。现有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在桥中应用一个自转角机,但是该机构精度不是很高,性能也不是很稳定.而且结构较复杂,造成操作上的不便,且不实用。第二,用电位器作为主测量工具的一套转角测量工具,该方式虽较第一种测量方式测量精度有所提高,但严格来说精度依然不够高,而且其结构依然比较复杂,因而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机构来检测行走轮的转角。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精度高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 包括驱动机构、控制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在控制台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回转支撑装置、下轮架、行走轮、编码器;回转支撑装置位于横梁与下轮架之间,行走轮安装在下轮架上,编码器设置于横梁的下端,并与控制电路相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轮。所述的横梁可由回转支撑装置的带动而转动。所述的编码器设置在横梁的下端中心位置。所述的该编码器通过一固定装置固定于横梁下部,该编码器的轴伸通过一个连接装置与其下方的一个竖直杆相连;竖直杆的下端具有一个下端部,且该下端部的截面直径小于竖直杆的截面直径,下端部的上端还设有一个凸出部,该凸出部的截面直径大于竖直杆的截面直径;在回转支撑装置的底部上开设有一个形状及大小与下端部相同的凹糟,用以容置该下端部,当将下端部安置于凹槽内时,凸出部的底端正好卡固于底部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一个回转体,其内孔的直径与编码器轴伸及竖直杆的截面直径相同,用以容置编码器轴伸及竖直杆相对的两个端部,且分别通过两个定位销使编码器轴伸及竖直杆固定于连接装置上。所述的凸出部与底部之间是通过焊接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行走轮至少有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结构设置简单,性能稳定,[0013]通过绝对值编码器将旋转角度转化成电流(或电压)模拟量,可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位置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包括横梁10,回转支撑装置11,下轮架12,至少两个行走轮13,其中,该横梁10两端用于支撑登机桥升降机构,该回转支撑装置11安置于横梁10的底部,用以支撑横梁10及带动其转动。回转支撑装置11铰接在下轮架12上,行走轮13装于下轮架12上.如图2所示,在横梁10的下端中心位置处安置有一个编码器20,该编码器20为一个绝对值编码器,该编码器通过一固定装置23固定于横梁下部,该编码器的轴伸M通过一个连接装置21与其下方的一个竖直杆22相连,该连接装置21为一个回转体,其内孔的直径与编码器轴伸M及竖直杆22的截面直径相同,用以容置编码器轴伸M及竖直杆22 相对的两个端部,且分别通过两个定位销301使编码器轴伸M及竖直杆22固定于连接装置21上。竖直杆22的下端具有一个下端部311,且该下端部311的截面直径小于竖直杆 22的截面直径,下端部311的上端还设有一个凸出部321,该凸出部321的截面直径大于竖直杆22的截面直径。在回转支撑装置11的底部30上开设有一个形状及大小与下端部311 相同的凹糟331,用以容置该下端部311,当将下端部311安置于凹槽331内时,凸出部321 的底端正好卡固于底部30的上表面,另外,该凸出部321与底部30之间是通过焊接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下轮架12上还安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机电驱动或液压驱动,图未示),用以驱动行走轮13,另外,控制台包括一个控制电路,编码器20通过该驱动机构与控制台电连接,用以与控制台的控制电路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该驱动机构、控制台及控制电路为现有的登机桥行走机构所使用的电动机构、控制台及控制电路,通过现有成熟技术即可实现。登机桥行走机构工作时,由控制台发送控制指令激活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驱动行走轮13转动, 行走轮13的转动使回转支撑装里1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由于竖直杆22是固接于回转支撑装置11上的,所以竖直杆22也会同时转动,又由于连接装置21的固定连接,编码器20下端的轴伸也跟着同时转动,编码器20可将其轴伸的旋转角度转化成电压(或电流)模拟信号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台,从而可以检测出行走轮13的旋转角度,并以此为依据对该登机行走机构进行精确的控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控制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在控制台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10)、回转支撑装置(11)、下轮架(12)、行走轮(13)、编码器(20);回转支撑装置(11)位于横梁(10)与下轮架(12)之间,行走轮(13)安装在下轮架(12)上,编码器(20)设置于横梁(10)的下端,并与控制电路相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0)可由回转支撑装置(11)的带动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器(20)设置在横梁(10)的下端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编码器(20)通过一固定装置(23)固定于横梁下部,该编码器的轴伸(24)通过一个连接装置(21)与其下方的一个竖直杆(22)相连;竖直杆(22)的下端具有一个下端部 (311),且该下端部(311)的截面直径小于竖直杆(22)的截面直径,下端部(311)的上端还设有一个凸出部(321),该凸出部(321)的截面直径大于竖直杆(22)的截面直径;在回转支撑装置(11)的底部(30)上开设有一个形状及大小与下端部(311)相同的凹糟(331),用以容置该下端部(311),当将下端部(311)安置于凹槽(331)内时,凸出部(321)的底端正好卡固于底部(30)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21)为一个回转体,其内孔的直径与编码器轴伸(24)及竖直杆(22)的截面直径相同,用以容置编码器轴伸(24)及竖直杆(22)相对的两个端部,且分别通过两个定位销(301)使编码器轴伸(24 )及竖直杆(22 )固定于连接装置(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部 (321)与底部(30)之间是通过焊接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 (13)至少有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控制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在控制台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10)、回转支撑装置(11)、下轮架(12)、行走轮(13)、编码器(20);回转支撑装置(11)位于横梁(10)与下轮架(12)之间,行走轮(13)安装在下轮架(12)上,编码器(20)设置于横梁(10)的下端,并与控制电路相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轮(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机桥行走机构转角测量装置,结构设置简单,性能稳定,通过绝对值编码器将旋转角度转化成电流(或电压)模拟量,可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
文档编号G01B7/30GK202188825SQ20112023910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黄湘勋 申请人:镇江浩博航空铁道设备研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