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均压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试验设备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均压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设备进行耐压、无局部放电试验时所使用的均压罩,主要为龟板结构, 即在支撑架上装配若干个球面状龟板。该形式的均压罩其弊端主要有龟板加工成本高、不易安装;使用时龟板的连接稳定性差、容易摆动;户外使用时支撑架底部的龟板内容易有积水,影响试验效果;户外使用时易阻分,对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影响;龟板表面容
易氧化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安装、稳定性好、可避免积水、可减小风阻、安全性高、抗表面氧化的均压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压罩,包括骨架、 沿骨架四周垂直安装且呈水平排列的若干D形或O形支撑架,所述若干支撑架外表面上连接有若干水平安装且平行均布排列的金属管。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为不锈钢管或铝合金管。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的直径为10至30毫米,相邻金属管间的间距为10至30毫米。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焊接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均压罩,采用安装在支撑架外表面的金属管排列结构代替了原来的龟板结构,这样即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又大大减小了装配难度;且金属管刚性好、不易摆动、变形、表面光洁度高、不会形成积水、风阻小、抗氧化效果明显,所以该均压罩的使用性能优秀、经济价值突出。
以下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均压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去掉金属管后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骨架,2为支撑架,3为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均压罩,包括骨架I、沿骨架四周垂直安装且呈水平排列的若干D形或O形支撑架2,水平排列的支撑架2形成环状结构,若干支撑架2外表面上连接有若干水平安装且平行均布排列的金属管3。骨架I根据其体积大小可以分为多块加工装配,以便于运输。支撑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骨架I上。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管3为不锈钢管或铝合金管,其表面抗氧化效果明显,这里设计为不锈钢管。金属管3的直径为10至30毫米,相邻金属管间的间距为 10至30毫米,这样既达到了较好的均压效果,又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局放要求高时,可增大金属管3直径且减小相邻金属管间的间距。这里不锈钢管的直径设计为19毫米,间距为17毫米。金属管3焊接在支撑架2上,安装十分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均压罩,包括骨架(I )、沿骨架四周垂直安装且呈水平排列的若干D形或O形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支撑架(2)外表面上连接有若干水平安装且平行均布排列的金属管(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均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3)为不锈钢管或铝合金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均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3)的直径为10 至30毫米,相邻金属管间的间距为10至3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均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3)焊接在支撑架(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压罩,包括骨架、沿骨架四周垂直安装且呈水平排列的若干D形或O形支撑架,所述若干支撑架外表面上连接有若干水平安装且平行均布排列的金属管。本实用新型一种均压罩,采用安装在支撑架外表面的金属管排列结构代替了原来的龟板结构,这样即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又大大减小了装配难度;且金属管刚性好、不易摆动、变形、表面光洁度高、不会形成积水、风阻小、抗氧化效果明显,所以该均压罩的使用性能优秀、经济价值突出。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2351271SQ2011205016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晁学贤, 陈绍虎 申请人:四川省绵竹西南电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