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齿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活塞发动机是一种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气门组和凸轮轴等,其中,活塞与气缸滑动配合并形成活塞发动机的燃烧室,气门组设置在气缸的进排气口上并与凸轮轴相配合,凸轮轴上套设有凸轮,并能够跟随凸轮轴进行旋转运动。进排气口开闭是通过凸轮轴带 动气门上下移动实现的,且在运行过程中气门组中的气门与凸轮轴上的凸轮外缘相抵接,当凸轮旋转时,能够带动气门的上下运动实现进排气口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活塞发动机中的配气控制。上述气门组包括气门和气门座,其中,气门座固定在进排气口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气门安装于气门座中,通过气门的上下运动实现进排气口的开启或者关闭。当进排气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新鲜空气冲入到汽缸中并辅助燃烧室内的燃气燃烧;当进排气口处于关闭状态,活塞发动机进行做功冲程;当进排气口再次处于开启状态时,做功冲程中生成的废气排除气缸。而进排气口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直接影响到燃气燃烧状态,当控制好进排气口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时燃气充分燃烧此时耗油量最低,设备运行最为平稳,但是一旦进排气口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紊乱,燃烧室内的燃气未充分燃烧,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使得设备运行不稳定。由此可见,气门组的控制是影响活塞发动机稳定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凸轮轴作为带动气门上下移动的高速旋转部件,其运行过程中与发动机的同步性直接影响到气门组运行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凸轮轴与发动机运转的同步性,凸轮轴采用同步齿形带与齿轮的传动形式实现凸轮轴的驱动。该结构设计为,凸轮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从动齿轮,活塞发动机上安装的主动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为了保证凸轮轴上的从动齿轮在高速运转下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需要将从动齿轮的综合误差控制于较小的范围内,以避免因齿轮的综合误差而发生啮合跳动。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能够检测待测齿轮综合误差的齿轮检测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齿轮检测装置,该齿轮检测装置能够对待测齿轮进行综合误差地测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底板、滑动板、标准齿轮和检测部件;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检测底板上,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底板相垂直,且用于安装待待测齿轮的第一心轴;所述检测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心轴相平行的第二心轴,所述第二心轴与所述第一心轴的轴线连线具有所述滑动板移动方向的分量;所述标准齿轮与所述第二心轴间隙配合;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滑动板位移。优选地,所述齿轮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底板和所述滑动板之间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作用在所述滑动板的力与所述滑动板移动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复位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底板相固定。优选地,所述检测底板上还设置有弹簧支座,所述弹簧支座具有导向轴,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并与所述弹簧支座相固定。优选地,所述检测底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板上具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齿轮检测装置还包括滚珠,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滚珠的滚珠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通过所述滚珠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为千分表,所述千分表与所述弹簧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检测底板上,所述千分表的检测触杆与所述滑动板相抵接。优选地,所述齿轮检测装置还包括千分表固定装置,所述千分表通过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检测底板上。优选地,所述齿轮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上的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为U型架;所述U型架套住所述标准齿轮;其开口端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接,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与所述检测触杆相抵接。优选地,所述齿轮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与所述标准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底板、滑动板、标准齿轮和检测部件,滑动板与检测底板滑动连接。当需要检测待测齿轮误差时,将标准齿轮安装于检测底板的第二心轴上,将待测齿轮安装于滑动板的第一心轴上并与标准齿轮相啮合。转动标准齿轮或者待测齿轮,由于第一心轴固定在滑动板上,滑动板滑动设置在检测底板上,当待测齿轮
存在误差时,......如果待测齿轮综合误差较小,产生的跳动较小;如果被测齿轮综合误
差较大,产生的跳动较大。检测部件与滑动板相抵接,能够测得滑动板跳动时的位移,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进行多次试验确定检测标准,跳动超过标准时,待测齿轮将无法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检测装置构造简单,并仅通过检测待测齿轮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的跳动位移就能够确定齿轮的误差程度,从而快速确定被检测的齿轮是否能够使用,其检测操作较为简单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齿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沿A-A的剖视图;其中,图I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检测底板I ;第二心轴11 ;弹簧支座12 ;导向轴12a ;滑轨13 ;滚珠13a ;千分表固定装置14 ;滑动板2 ;第一心轴21 ;检测支架22 ;[0025]标准齿轮3 ;千分表4 ;检测触杆41 ;复位部件5 ;待测齿轮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齿轮检测装置,该齿轮检测装置通过检测齿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待测齿轮的综合误差而引起的齿轮跳动位移就能够确定被测齿轮的误差程度,从而快速确定被检测的齿轮是否能够使用,其检测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齿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齿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底板I、滑动板2、标准齿轮3和检测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检测底板I采用长方形板,用于安装齿轮检测装置中的其他部件。滑动板2采用长方形板,并且滑动板2的长边与检测底板I的长边平行,滑动板2可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与检测底板I相连接,该结构设计能够保证滑动板2安装于检测底板I上时具有较大地移动空间。滑动板2上安装有与检测底板I相垂直的第一心轴21,用于安装待测齿轮6。待测齿轮6与第一心轴21为间隙配合,当待测齿轮6安装于第一心轴21上时,能够绕第一心轴21进行旋转。检测底板I上设置有与第一心轴21相平行的第二心轴11,第二心轴11用于安装标准齿轮3,标准齿轮3与第二心轴11间隙配合,当标准齿轮3安装于第二心轴11上时,标准齿轮3能够绕第二心轴11旋转。第一心轴21与第二心轴11相互平行能够保证标准齿轮3与待待测齿轮6相啮合,当两个齿轮啮合转动时,如果存在齿轮综合误差将会发生齿轮跳动情况,其跳动方向位于两个齿轮转动中心的连接线上,在上述实施例中,待测齿轮6通过第一心轴21安装于滑动板2上,能够带动滑动板2沿滑动板2的移动方向移动。第一心轴21与第二心轴11的轴线连线具有滑动板2移动方向的分量,当标准齿轮3与待测齿轮6啮合转动过程中,如果发生齿轮间的跳动,齿轮的跳动方向为第一心轴21与第二心轴11的连线方向,因此该设计能够保证齿轮的跳动具有滑动板2移动方向上的分量,从而带动滑动板2移动。检测部件主要用于检测滑动板2的位移,滑动板2的位移程度反应了齿轮综合误差程度。当检测部件使用唯一时,能够确定齿轮综合误差位于使用允许误差最大值时,由跳动引起的滑动板2的位移数值,定义该位移数值为对比值。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对齿轮进行检测时,滑动板2位移小于对比值时,该齿轮可用;当滑动板2位移等于或者大于对比值时,该齿轮不可用。当滑动板2由于齿轮的跳动而滑动时,为了使滑动板2复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设置在检测底板I和滑动板2之间复位部件5,复位部件5作用在滑动板2上的力与滑动板2移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复位部件5,并复位部件5对滑动板2的复位作用能够使齿轮间、发生跳动时,保证两个齿轮正常啮合。具体地,复位部件5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动板2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检测底板I相固定。当滑动板2移动拉伸弹簧时或者滑动板2移动压缩弹簧时,弹簧均能够给予滑动板2相反的作用力使其复位。当然,复位部件5还可以是一些其他的能够对滑动板2进行复位的部件,如波纹管等。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方便弹簧地安装,本实用新型于检测底板I上安装有弹簧支座12,弹簧支座12具有导向轴12a,弹簧套设于导向轴12a上并与弹簧支座12相固定。弹簧支座12能够较为方便地对弹簧进行安装,并其上设置的导向轴12a还能够对弹簧于拉伸或者压缩过程中,对弹簧的形变进行限位,使其不发生弯曲,进而提高弹簧的复位作用。请参考图2,图2为图I中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检测底板I与滑动板2之间采用滑轨13滑槽实现连接,检测底板I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13,滑动板2上设置有滑槽。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滑轨13设置于滑动板2上,检测底板I上开设有滑槽,此外,还能够采取其他的保证滑动板2滑动的连接形式。如图2所示,为了降低滑轨13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在滑轨13上,与滑槽相接触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滚珠13a槽,滚珠13a槽还可以设置于滑轨13的顶面上,滚珠13a槽容置有滚珠13a。滑槽与滑轨13通过滚珠13a实现滑动连接,能够极大地降低滑槽与滑轨13之间的摩擦力,使其滑动更为顺畅。由齿轮跳动引起的滑动板2的移动,其移动距离很小,为了能够使得检测结果较为准确,本实用新型采用千分表4实现对滑动板2地位移监测。千分表4是一种将一般的直线位移直线运动转换成指针的旋转运动,然后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长度测量仪器,其读数精度为O. 002mm或者O. OOlmm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要求。当千分表4的检测触杆41与滑动板2相抵接时,能够通过千分表4测量滑动板2位移发生变化,确定齿轮的综合误差程度。此外,一些其他的能够对位移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均可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上。为了方便千分表4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千分表固定装置14,能够将千分表4固定于检测底板I上。具体地,千分表固定装置14为一个固定板,固定板能够将检测触杆41的外轴套固定于检测底板I上,检测触感的探测部分仍能够正常工作。如图I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于滑动板2的滑动方向上,千分表4与弹簧相对设置,为了避免当标准齿轮3安装于第二心轴11上时,影响千分表4的安装,于滑动板2上设置有检测支架22。检测支架22为U型架;U型架套住标准齿轮3 ;其开口端与滑动板2相连接,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与检测触杆41相抵接。该结构设计通过检测支架22实现千分表4对滑动板2的检测,能够避免由于标准齿轮3而造成的千分表4不易安装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检测装置其检测前提为标准齿轮3与待测齿轮6之间发生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齿轮转动。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标准齿轮3相啮合,并驱动标准齿轮3进行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将待测齿轮6与标准齿轮3的安装位置进行更换,标准齿轮3安装于第一心轴21上,待测齿轮6安装于第二心轴11上。在此安装结构下,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齿轮与待测从齿轮相啮合,并驱动待测齿轮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齿轮检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底板(I)、滑动板(2)、标准齿轮(3)和用于检测所述滑动板(2)位移的检测部件; 所述滑动板(2)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检测底板(I)上,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底板(I)相垂直,且用于安装待测齿轮(6)的第一心轴(21); 所述检测底板(I)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心轴(21)相平行的第二心轴(11),所述第二心轴(1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心轴(21)的轴线共处的平面与所述滑动板(2)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标准齿轮(3)与所述第二心轴(11)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底板(I)和所述滑动板(2)之间,对所述滑动板(2)进行复位的复位部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5)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2)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底板(I)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底板(I)上还设置有弹簧支座(12),所述弹簧支座(12)具有导向轴(12a),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轴(12a)上并与所述弹簧支座(1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底板(I)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13),所述滑动板(2)上具有与所述滑轨(13)滑动配合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珠(13a),所述滑轨(13)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滚珠(13a)的滚珠槽,所述滑轨(13)与所述滑槽通过所述滚珠(13a)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为千分表(4),所述千分表(4)与所述复位部件(5)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检测底板(I)上,所述千分表(4)的检测触杆(41)与所述滑动板(2)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千分表固定装置(14),所述千分表(4)通过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14)安装于所述检测底板(I)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板(2)上的检测支架(22),所述检测支架(22)为U型架;所述U型架套住所述标准齿轮(3);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与所述滑动板(2)相连接,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与所述检测触杆(41)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所述齿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标准齿轮(3)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底板(1)、滑动板(2)、标准齿轮(3)和检测部件;所述滑动板(2)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检测底板(1)上,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底板(1)相垂直,且可间隙配合地安装待待测齿轮(6)的第一心轴(21);所述检测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心轴(21)相平行的第二心轴(11),所述第二心轴(11)与所述第一心轴(21)的轴线连线具有所述滑动板(2)移动方向的分量;所述标准齿轮(3)与所述第二心轴(11)间隙配合;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滑动板(2)位移。本实用新型仅通过测量齿轮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位移,就能够快速确定被测齿轮是否能够使用,其检测操作较为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G01B5/00GK202382674SQ20112055958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兰波, 李必胜, 肖冬, 蔡章国, 贺泽龙 申请人:重庆银钢一通凸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