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总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制动踏板进行踩踏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制动性能及驻车制动性能,对于汽车性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国家也有相应的法规要求,那么使制动性能和驻车制动性能符合规定要求对整车制造厂来说非常重要。汽车制动系统加注完刹车液后踏板力的性能、制动性能的相对比较,需要大量的实验,然后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此操作人员对制动踏板需要做反复踩踏试验,收集大量数据,不断的重复工作,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专利号为20102021211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动踏板力模拟装置,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踏板力模拟装置,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置带有控制元件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在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伸向一侧的同步板,在连接头的前端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其前端滚轮按照踏动制动踏板的方向抵于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制动踏板,在气缸的一侧、与活塞杆相平行,设置一弹出式位移传感器,弹出式位移传感器的触头抵于同步板。该装置对制动踏板也进行了模拟,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目前汽车制动系统加注完刹车液后踏板力的性能、制动性能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然后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此,操作人员对制动踏板需要做反复踩踏试验,收集数据。为了解决试验中操作人员不断进行的重复动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将操作员工的动作进行了简化,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质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夹具部分,控制部分与动力部分连接,动力部分与夹具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汽车制动踏板结构特点,采用支撑和受力的结构,以及对汽车制动踏板施加相应受力,进行模拟人脚对踏板的踩踏过程的装置。控制部分可分为手动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手动控制方式是通过手动控制开关按钮的上下开闭,实现气缸的往复运动;自动控制方式是通过单片机模块编写相应的程序,在内部设定气缸的往复运动周期,通过电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达到气缸往复运动的功能。作为优选,控制部分包括气管路、单片机模块、电磁阀,电磁阀通过单片机模块与气管路的一端连接,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动力部分连接。这是控制部分的自动控制开关。作为优选,控制部分包括气管路、手动开关,手动开关与气管路的一端连接,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动力部分连接。这是控制部分的手动控制开关。动力部分包括施力气缸、下部带卡爪的支撑底座,施力气缸固定在支撑底座上,卡爪与卡爪内侧的固定块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施力气缸通过轴销与支撑底座相连接,支撑底座利用车身结构,将可调节卡爪固定在车身底板横梁上面,来保证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固定块的尺寸,以便加紧与车身横梁固定,来保证稳定。气管路与施力气缸连接。夹具部分包括连接杆、踏板夹具,连接杆一端与踏板夹具连接。踏板夹具充分考虑到踏板的结构形状,做成与踏板相似的结构,工作过程中,将踏板夹具套在踏板上,这样能够保证夹具不与踏板相对运动,并保证其稳定性;同时踏板夹具与连接杆通过轴销连接,来实现踏板运动的过程中力的有效传递。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施力气缸连接。连接杆与踏板夹具通过轴销连接,连接杆上设有限位螺栓。为保证踏板夹具工作在有效的角度范围内,在连接杆上设计了两个限位装置,可通过调节调接螺栓来控制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结构,通过气缸的往复运动来模拟人脚踩踏制动踏板的动作。将本实用新型中动力部分的支撑底座下卡爪固定在车身底板横上并加紧,将踏板夹具夹持住汽车制动踏板,通过控制部分来实现气缸的往复运动,使制动踏板能够在气缸力的作用下,达到往复运动,完成对制动踏板的相应踩踏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气缸的往复运动转化为对制动踏板的踩踏力,将操作员工的动作进行了简化,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质量。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控制部分,2 动力部分,3 夹具部分,11 气管路,12 手动开关,13 单片机模块,14 电磁阀,21 施力气缸,22 支撑底座,23 卡爪,24 固定块,31 连接杆,32 踏板夹具,33: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1由气管路11、手动开关12组成,气管路11 一端与手动开关12连接,另一端与动力部分2的施力气缸21连接。动力部分2包括支撑底座22、施力气缸21,施力气缸21通过轴销与支撑底座22相连接,通过轴销可以保证施力气缸21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支撑底座22的下面带有卡爪23,卡爪23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块M连接,固定块M选用聚酰胺材料。夹具部分3包括踏板夹具32、连接杆31,踏板夹具32充分考虑到踏板的结构形状,做成与踏板结构相似,这样能够保证踏板夹具不与踏板相对运动, 保证其稳定性;同时踏板夹具32与连接杆31通过轴销连接,来实现踏板运动的过程中力的有效传递,为保证踏板夹具工作在有效的角度范围内,在连接杆31上设计了两个限位装置 33,可通过调节调接螺栓来控制旋转角度;连接杆31考虑气缸与踏板之间里专递高效性, 设计成L型,在连接杆与气缸端头处,充分考虑不同车型的兼容性,将连接结构设计成调节螺纹结构,可通过固定螺母的调节来实现连接杆31长度的变化,保证工装的实用性,如图2 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踏板夹具32套在踏板上,将支撑底座利用车身结构,使卡爪23固定在车身底板横梁上面,通过调节螺栓,使两个聚氨酯固定块M夹紧横梁,达到稳定,将气源与气缸联通,通过手动控制开关按钮,实现施力气缸21的往复运动,使制动踏板能够在气缸力的作用下,达到往复运动,完成对制动踏板的相应踩踏工作。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1由气管路11、单片机模块13、电磁阀组成14,电磁阀14 通过单片机模块13与气管路11的一端连接,单片机模块13编写相应的程序,在内部设定气缸的往复运动周期,气管路11的另一端与动力部分2的施力气缸21连接。动力部分2 包括支撑底座22、施力气缸21,施力气缸21通过轴销与支撑底座22相连接,通过轴销可以保证施力气缸21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支撑底座22的下面带有卡爪23,卡爪23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块M连接,固定块M选用聚酰胺材料。夹具部分3包括踏板夹具32、连接杆31,踏板夹具32充分考虑到踏板的结构形状,做成与踏板结构相似,这样能够保证踏板夹具32不与踏板相对运动,保证其稳定性;同时踏板夹具32与连接杆31通过轴销连接, 来实现踏板运动的过程中力的有效传递,为保证踏板夹具工作在有效的角度范围内,在连接杆31上设计了两个限位螺栓33,可通过调节调接螺栓来控制旋转角度;连接杆考虑气缸与踏板之间里专递高效性,设计成L型,在连接杆31与气缸端头处,充分考虑不同车型的兼容性,将连接结构设计成调节螺纹结构,可通过固定螺母的调节来实现连接杆31长度的变化,保证工装的实用性,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踏板夹具32套在踏板上,将支撑底座22利用车身结构,使卡爪23固定在车身底板横梁上面,通过调节螺栓,使两个聚氨酯固定块23夹紧横梁,达到稳定,将气源与气缸联通,通过电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达到气缸往复运动,使制动踏板能够在气缸力的作用下,达到往复运动,完成对制动踏板的相应踩踏工作。通过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的使用,将操作员工的动作进行了简化,减少了员工不必要的动作浪费,提高了生产节拍,提高了作业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控制部分(1)、动力部分 (2)、夹具部分(3),控制部分(1)与动力部分(2)连接,动力部分(2)与夹具部分(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1)包括气管路(11)、单片机模块(13)、电磁阀(14),电磁阀(14)通过单片机模块(13)与气管路 (11)的一端连接,气管路(11)的另一端与动力部分(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1)包括气管路(11)、手动开关(12),手动开关(12)与气管路(11)的一端连接,气管路(11)的另一端与动力部分(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部分(2)包括施力气缸(21)、下部带卡爪(23)的支撑底座(22),施力气缸(21)固定在支撑底座(22)上,卡爪(23)内侧设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通过调节螺栓与卡爪(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力气缸(21)与气管路(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具部分(3)包括连接杆(31)、踏板夹具(32),连接杆(31) —端与踏板夹具(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施力气缸(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1)与踏板夹具(32)通过轴销连接,连接杆上设有限位螺栓(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制动踏板进行踩踏的辅助装置。目前汽车制动系统加注完刹车液后踏板力的性能、制动性能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然后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此,操作人员对制动踏板需要做反复踩踏试验,收集数据。为解决目前试验中操作人员的重复动作,提出一种辅助制动踏板踩踏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夹具部分,控制部分与动力部分连接,动力部分与夹具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气缸的往复运动转化为对制动踏板的踩踏力,将操作员工的动作进行了简化,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质量。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2110057SQ20112015005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冯擎峰, 李勇, 杨军伟, 王京辉, 苗元刚 申请人: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