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08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及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08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主要用于生物芯片中的微流体荧光微光谱的检测,属于生物学、分析化学及医学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芯片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在微型化基础上可以实现全部生物工程分析过程和整个化验室功能,将采样、稀释、加试剂、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功能集成于一个芯片里,因而被通俗地称为“芯片实验室”,其科学性和先进性集中体现在结构缩微和功能集成这两个方面。生物芯片技术有4个基本要点芯片制备、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和信号检测。信号检测是生物芯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号产生、信号收集与传输、信号处理及识别三部分。在各种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方法中,荧光微光谱检测法具有重复性好、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非破坏性检测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技术之一。如各类荧光生物医学微流控芯片微检测、各类病原生物医学微阵列微检测、各胶体金标定性定量微检测、各固相化学试纸定性定量微检测等。目前微光谱检测技术中所使用的激发光源是传统的封装半导体发光器件,如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或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而荧光微光谱检测器都是直接使用传统的封装光电管,如光电倍增管(PMT)或电荷耦合元件(CCD)。例如2008年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装置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微流控芯片生化分析仪》(分析化学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36(1):127131,2008.1)、陈兴等人的“PortableFluorescenceDetectionSystemIntegratedwithDisposableMicrofluidicChip,,(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7):127131,2009.3)、林炳承等人的“微流控芯片分析化学实验室”(高等学校化学学报,30(3)433445,2009.3)、杨彬等人的“线扫描准共焦荧光成像”(光学精密工程,18(5):1010;34,2010.5)等。显然目前通用的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光电倍增管或电荷耦合元件自身的体积就很大,而且又是分体使用,需要有配套的光路装置,致使整个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的体积庞大,根本不可能嵌入到生物芯片中。2、由于光激发单元和光接收单元都没有透镜进行聚焦,同时又使用许多光纤作为光传输装置,不可避免在光纤耦合过程中存在光能量损耗,使得整个检测装置灵敏度的提高受到严重限制。3、由于在激发光传导和反射光采集时需要各类光学器件和光纤组成的光路进行光传输,这影响了光谱检测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4、由于检测并未达到零距离接触的测量方式,使得微光谱检测受到非检测对象物质,如组成微通道壁物质的干扰,造成测量误差。目前的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现状,是在PC机主机大小的外围设备中,去检测指甲大小的芯片,其仪器制造的科学意义与生物芯片理念的科学先进性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状况大大地阻碍了生物芯片集成化的提高,成为生物芯片发展的瓶颈。2007年BambangKuswandi等人在“Opticalsensingsystemsformicro-fluidicdevices:Areview,,中综述概括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7年期间各国在生物芯片微流体光学检测装置研究领域中的106篇文献,指出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细加工技术的光谱学检测装置微型化集成回路的研究,是生物芯片微流体光学检测装置的发展方向,研制体积小到可嵌入芯片和灵敏度高到能达到生物技术要求的微光谱检测装置已成为当前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及制作方法,将信号检测中的信号产生、信号收集与传输、信号处理及识别这三个部分集成,实现芯片集成化。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1为上部的盖芯片,2为下部的载芯片;11为充有待检测的生物微流体的微通道;在微通道11的上下侧设有有光激发单元12、13,在微通道11的左右对称分布有光检测单元14、15;光激发单元为管状,由激发光源3、激发光滤光片4、激发单元的光学微透镜5和将整个激发单元的四周包围起来的多层薄膜6组成;光检测单元为管状,由检测单元的光学微透镜7、检测光滤光片8、光电转换器件9和将整个检测单元的四周包围起来的多层薄膜10组成;从激发光源3发出的光在滤光片4处被滤光,选出的激发光通过激发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5聚焦,传播到微通道11里,照射待检测对象生物微流体;待检测物质由激发光激发出荧光,被检测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7采集,通过滤光片8后,滤出的荧光被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9所接收,变成电信号输出。前述的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9为光电二极管或硅兰光电池。前述的激发光的透射峰值波长为525nm。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光激发单元,将激发光源3与激发光滤光片4用多层薄膜6包围成管状,然后在滤光片上用原位成型法制作微光学透镜5,即将紫外光学固化胶液滴从一定高度垂直释放,滴落到滤光片4上,并自上而下向四周扩散流淌,适时地用紫外激光对液滴进行照射,使其固化,形成微光学透镜;制作光检测单元,首先将光电转换器件9与检测光滤光片8用多层薄膜10包围成管状,然后在滤光片上用原位成型法制作微光学透镜;在上部盖芯片1上打一个孔,将光激发单元置于其中,微透镜7朝下;在下部载芯片2上用激光刻蚀出作为待检测生物微流体的微通道11,然后在微通道的底部及两侧打孔,将光激发单元13置于底部孔内,微透镜朝上;将光检测单元14和15分别置于两侧的孔内,光检测单元14的微透镜朝右、光检测单元15的微透镜朝左,将上部盖芯片与下部载芯片粘合在一起,四个微透镜均朝向流有待测物的微通道。前述的微通道11为方形沟槽。本发明的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集成了光谱检测的全部非电要素,如激发光源、分光装置、光的聚集、传输、光勻束、光采集、光检测等。由于取代了无法嵌入芯片的光电倍增管PMT或电荷耦合元件CCD,使得整个装置的特征尺寸缩小到只有毫米数量级,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微缩至微米量级。图1为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沿前后方向的径向截面图;图2为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沿左右方向的径向截面图;图3为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的工艺流程;图4为整体芯片结构。图中1为盖芯片,2为载芯片,3为激发光源,4为激发光滤光片,5为激发单元的光学微透镜,6为激发单元的多层薄膜,7为检测单元的光学微透镜,8为检测光滤光片,9为光电转换器件,10为检测单元的多层薄膜,11为微通道,12、13为光激发单元,14、15为光检测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图1为其沿前后方向的径向截面图,由上下两个光激发单元、左右两个光检测单元和中央的微道组成。图中1、2分别为上部的盖芯片1和下部的载芯片2,使用有机玻璃(PMMA)制作,上部盖芯片大约厚2mm,下部载芯片大约厚3.5mm。3、4、5、6组成光激发单元,其中3为激发光源,可以使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或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所发光的峰值波长为475nm;4为激发光滤光片,透射的峰值波长也为475nm;5为激发单元的光学微透镜,将激发光源所发光聚焦到被测生物微流体上;6为多层薄膜,将整个激发单元的四周包围起来,形成管状,起到对管内光波高反射和对管外光波完全阻隔的作用。7、8、9、10组成光检测单元,其中7为检测单元的光学微透镜,对被测生物微流体所产生波长为525nm的荧光进行聚焦;8为检测光滤光片,透射峰值波长为525nm;9为光电转换器件,可以是光电二极管(PIN)或硅兰光电池,光电转换的峰值波长为525nm;10为多层薄膜,将整个检测单元的四周包围起来,形成管状,所起作用同上。11为截面呈方形的微通道,截面积大约为0.8mmX0.8mm,里面充满待检测的生物微流体。一般情况下,光电检测器件的光敏面积比激发光源的发光面积大,故光检测单元的直径比光激发单元要大些。整个微光谱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是,从激发光源3发出的光在滤光片4处被滤光,选出的475nm激发光通过激发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5聚焦,传播到微通道11里,照射待检测对象生物微流体。待检测物质由激发光激发出荧光,被检测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7采集,通过滤光片8后,滤出525nm的荧光被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9所接收,变成电信号输出。图2为该检测装置沿左右方向的径向截面图,图中只能画出下部载芯片2、微通道11、以及光激发单元3、4、5、6和光检测单元中的微透镜7。而检测装置的横向截面图上将只能画出下部载芯片2、微通道11、以及光检测单元7、8、9、10和光激发单元中的微透镜5。使用两组光激发单元和两组光检测单元的目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本发明的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具有以下特点集成了光谱检测的全部非电要素,如激发光源、分光装置、光的聚集、传输、光勻束、光采集、光检测等。由于取代了无法嵌入芯片的光电倍增管PMT或电荷耦合元件CCD,使得整个装置的特征尺寸缩小到只有毫米数量级,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微缩至微米量级。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的制作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分别制作光激发单元和光检测单元,光激发单元的制作过程是,首先将激发光源与激发光滤光片用多层薄膜包围成管状,然后在滤光片上用原位成型法制作微光学透镜,即将紫外光学固化胶液滴从一定高度垂直释放,滴落到滤光片上,并自上而下向四周扩散流淌,适时地用紫外激光对液滴进行照射,使其固化,形成微光学透镜。光检测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光激发单元相似,首先将光电转换器件与检测光滤光片用多层薄膜包围成管状,然后在滤光片上用原位成型法制作微光学透镜。在上部盖芯片1上打一个孔,将光激发单元12置于其中,微透镜朝下,如图4所示。在下部芯片2上用激光刻蚀出方形沟槽11,作为待检测生物微流体的微通道,然后在微通道的底部及两侧打三个孔,将光激发单元13置于底部孔内,微透镜朝上。将光检测单元14和15分别置于两侧的孔内,光检测单元14的微透镜朝右、光检测单元15的微透镜朝左,如图4所示。最后将上部盖芯片1与下部载芯片2粘合在一起,便组装成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此时4个微透镜都是朝向流有待测物的微通道。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1)为上部的盖芯片,(2)为下部的载芯片;(11)为充有待检测的生物微流体的微通道;在微通道的上下侧设有光激发单元(12)(13),在微通道(11)的左右对称分布有光检测单元(14)(15);所述的光激发单元为管状,由激发光源(3)、激发光滤光片G)、激发单元的光学微透镜(和将整个激发单元的四周包围起来的多层薄膜(6)组成;所述的光检测单元为管状,由检测单元的光学微透镜(7)、检测光滤光片(8)、光电转换器件(9)和将整个检测单元的四周包围起来的多层薄膜(10)组成;从激发光源C3)发出的光在滤光片(4)处被滤光,选出的激发光通过激发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聚焦,传播到微通道(11)里,照射待检测对象生物微流体;待检测物质由激发光激发出荧光,被检测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7)采集,通过滤光片(8)后,滤出的荧光被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9)所接收,变成电信号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9)为光电二极管或硅兰光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光的透射峰值波长为525nm。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11)为方形沟槽。5.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光激发单元,将激发光源C3)与激发光滤光片(4)用多层薄膜(6)包围成管状,然后在滤光片上用原位成型法制作微光学透镜(,即将紫外光学固化胶液滴从一定高度垂直释放,滴落到滤光片(4)上,并自上而下向四周扩散流淌,适时地用紫外激光对液滴进行照射,使其固化,形成微光学透镜;制作光检测单元,首先将光电转换器件(9)与检测光滤光片(8)用多层薄膜(10)包围成管状,然后在滤光片上用原位成型法制作微光学透镜;在上部盖芯片(1)上打一个孔,将光激发单元(1置于其中,微透镜(7)朝下;在下部载芯片(上用激光刻蚀出作为待检测生物微流体的微通道(11),然后在微通道的底部及两侧打孔,将光激发单元(1置于底部孔内,微透镜(7)朝上;将光检测单元(14)和(15)分别置于两侧的孔内,光检测单元(14)的微透镜(7)朝右、光检测单元(15)的微透镜(7)朝左,将上部盖芯片与下部载芯片粘合在一起,四个微透镜均朝向流有待测物的微通道。全文摘要一种生物芯片荧光微光谱检测装置及制作方法,(1)为上部的盖芯片,(2)为下部的载芯片;(11)为充有待检测的生物微流体的微通道;在微通道(11)的上下侧设有有光激发单元(12)(13),在微通道(11)的左右对称分布有光检测单元(14)(15);从激发光源(3)发出的光在滤光片(4)处被滤光,选出的激发光通过激发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5)聚焦,传播到微通道(11)里,照射待检测对象生物微流体;待检测物质由激发光激发出荧光,被检测单元顶部的光学微透镜(7)采集,通过滤光片滤出的荧光被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9)所接收,变成电信号输出。本发明集成了光谱检测的全部非电要素,结构微小,实现了芯片检测装置微型化。文档编号G01N21/64GK102353659SQ20111015352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发明者刘世炳,吴坚,宣胜蓝,陈涛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独立分量分析技术领域和地震多属性融合领域,是一种采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ICA)技术进行地震属性融合的方法,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属性分析、综合解释、地震储层预测、岩性
  • 专利名称:一种玩具燃烧试验机的布料闪火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安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玩具燃烧试验机的布料闪火装置。 背景技术:绒毛或皮毛织物玩具的最大安全隐患在于不慎着火,如果这些玩具在着火之后快速蔓延,且越燃越熊,则
  • 专利名称:一种拉线塔拉力调节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拉线塔拉力调节检测方法。背景技术:由于拉线塔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在220kV输电线路中大量采用,据调研资料显示一条220kV线路拉线塔占
  • 专利名称:Cng燃料系统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气密性检测方法和装置,具体涉及车辆等设备中的CNG燃料系统的气密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背景技术:CNG车辆的CNG气体燃料泄露是导致车辆爆炸、燃烧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检测
  • 专利名称:试验机用伺服驱动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试验机用伺服驱动加载装置。背景技术:目前轴承试验机所使用的加载装置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手动加载,只能提供一种恒定的油压,使试验轴承只能获得恒定的
  • 专利名称:一种二极管测试座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二极管测试座。背景技术:现有的二极管测试装置是直接将二极管与测试装置接触后,再进行测试,在这种方法中二极管与测试装置接触不牢固,很容易产生误差,使得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