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用于在用于线束连续性测试的连续性测试装置中适时地锁定连接器并致动连续性测试部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常规的连续性测试装置,其中线束的连接器水平地附接于连接器附接部分并且由臂的锁定爪固定以便不会退出,然后操作者转动控制杆以将连续性测试部件水平地移至连接器,连续性测试部件的探针进一步接触连接器内的销针,使销针的电线和探针的电线能够形成闭合回路以便测试连续性。在专利文献2中还描述了线束的连接器垂直地附接于连接器附接部分,同时具有竖直探针的连续性测试部件通过竖直缸提升,一对链接件通过连续性测试部件的锥形表面闭合,因此连接器通过与链接件一体形成的锁定件被固定到连接器附接部分上而不会退
出ο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描述了冲击力是由多个流量控制器分配的,其并不是用于连续性测试而是用于控制缸压力。专利文献1至3如下[专利文献 1] JP,A, H5-288793 (图 5 和 6)[专利文献 2] JP, A, 2007-85926 (图 6)[专利文献 3] JP, A, 2008-542633 (图 3)然而,在上述常规连续性测试装置中,存在操作故障等忧虑,这种忧虑伴随有操作者逐渐增加的负担和链接件的磨损,因为将连接器锁定到连接器附接部分的操作是手动执行的或者是连续性测试部件的顺序机械操作。虽然已经给出通过每个相应缸来锁定连接器和致动连续性测试部件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需的是控制锁定连接器和致动连续性测试部件的时间安排,而起,在例如通过市场上可买到的速度控制器来控制流量的情况下,部件成本上升,同时为调整每次连续性测试的操作时间安排需要大量工时成本。应当指出,在连接器不完全锁定的情况下致动连续性测试部件会造成连续性测试部件的探针将连接器从连续性测试部件中挤出的情况, 导致连续性测试失败。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连续性测试结构,用以适时、低成本、容易、牢靠地锁定连接器和致动连续性测试部件。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包括连接器附接部分;具有探针的连续性测试部件;用于将连接器锁定到该连接器附接部分中的第一缸;用于将该连续性测试部件移至该连接器附接部分的第二缸,其中该第一缸和第二缸中的每一个都供有具有相同空气压力的空气;速度控制阀设在该第二缸的塞子内,比该第一缸的塞子内的孔细很多的细孔设在该速度调节阀内,该连续性测试部件在由第一缸锁定连接器之后由第二缸通过该细孔致动。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和第二缸的塞子(空气喷射部件)分别供有具有相同压力的空气,空气的流量通过位于第二缸中的塞子内的速度控制阀的细孔进行阀门调节,同时第一缸充有与供给压力相同的压力,因此比第二缸更早地驱动第一缸以使连接器被锁定,然后稍晚驱动第二缸,在连接器锁定后驱动连续性测试部件,以使探针(连续性销针)接触连接器内的销针。因此,可在略有不同的时间适时进行连接器的锁定和连续性测试的致动。第二缸的速度控制阀不需要在每次连续性测试时替换或调整,即是固定式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上述的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进一步包括空气排放孔,该空气排放孔沿径向方向设在速度控制阀内,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排放孔通过位于速度控制阀的外圆周与第二缸的塞子的内圆周之间的间隙连接到塞子的孔,且测试阀设在该间隙内。根据上述结构,因为来自速度控制阀的细孔的空气排放使空气排放减慢,因此第二缸的回复运动(沿连接器的相反方向复原连续性测试部件的运动)可能延迟,可以通过其他通道进行空气排放。即,通过阀的外圆周的间隙、通过空气排放孔和塞子孔之间的阀从空气排放孔排出塞子孔的有效空气排放允许第二缸平稳快速的回复运动。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描述如下。根据本发明,与利用例如市场上可买到的速度控制器进行连续性测试的缸流量控制相比,不需要在每次连续性测试时对操作时间安排的调整之类,因此不需要进行设定的工时,进一步降低了速度控制阀的部件成本,另外允许适时、容易、牢靠地进行连接器的锁定和连续性测试的致动以便平稳快速地测试连接器的连续性。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在连接器的连续性测试之后,第二缸的空气不经过速度控制阀的细孔而是经过其他通道进行空气排放,这允许第二缸平稳快速地复位以及快速执行新的连接器连续性测试。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竖向剖视图;图2是示出用于致动根据本发明的连续性测试装置的连续性测试部件的气缸的主体部分的竖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连续性测试装置1包括外壳2,外壳2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连接器附接部分3,连接器附接部分3设置和容纳在外壳2的上部的后方;连续性测试部件4,连续性测试部件4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和容纳在连接器附接部分3下侧和外壳2中部的后方; 致动器5,致动器5设置和容纳在连续性测试部件4下方和包括气缸15 (第二缸)的外壳2 的下部的后方;和连接器锁定机械部件6,连接器锁定机械部件6包括设在外壳2前侧中的气缸16(第一缸)。在此,前、后、左、右方向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开口 7设在外壳2的右上端,而连接器附接部分3位于该开口 7下方。连接器附接部分3固定到外壳2上并且包括从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块体(block)8的顶端向下的连接器插入孔9,线束的连接器10从该开口 7上方向下(竖直)安装到插入孔9 (仅显示了连接器10的前面部分)内。多个销针(未示出)向下容纳在连接器10 (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 中,而连接到每个销针的电线(未示出)从开口 7中导出,其构成线束中的电线的一部分。 连接器10的符号IOa表示用于销针的双重锁定的侧间隔件(side spacer)。连续性测试部件4包括多个由导电金属制成的探针12 (连续性销针),这些探针向上穿过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块体11,探针12贯穿地固定到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水平块板13上方,探针的上端部经过连接器附接部分3的底壁14的孔,贯穿到连接器10的销针容纳室的开口(用于相配合连接器销针的插入口)下方,然后接触位于销针容纳室内的销针的下端部。块板13是可与探针12—起在致动器5的竖直气缸15 (第二缸)内上下移动的。块体11通过螺栓18固定到块板13上,并且块板13与块体11设置成可滑动并与固定到连接器附接部分3上的竖直导向销针20接合。气缸15的管状部分21 (管壁)整体地设置在外壳2的底部22,活塞23在管状部分21下方可上下移动(滑动)地接合,活塞杆17的杆件(用符号17代替)从活塞23向上延伸。活塞23具有位于外圆周上的密封件 (packing) 24和在下端表面的中部向上开口的空室25。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速度控制阀26设在活塞23下方,活塞23的下端部接触速度控制阀26的上端表面,如图1所示,空室25连接到速度控制阀26的竖直的锥形孔(或直孔)27。如图2所示,速度控制阀26具有竖直的短细孔28,该短细孔连接到位于底壁29 上的锥形孔27。细孔28连接到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塞子30的竖直的锥形孔(或直孔)31,并且该孔31经由向下的、竖直的小直径直孔32连接到外部。细孔28比孔27,31和 32细很多。每个孔27和31都形成为随着向下延伸而径向收缩,并且两个孔27和31的内径是相当的。位于速度控制阀26的孔27的竖直截面中的底部部分27a基本成半圆形,细孔 28在其中间向下开口。在塞子30的孔31的底面31a的中间,开有比孔31细的直孔32。速度控制阀26的锥形孔27长于塞子30的孔31,塞子30的孔31和32的长度所组合起来的长度可与速度控制阀的长度,即孔27和短细孔28的长度所组合起来的长度相当。细孔28的内径可与例如塞子30的直孔32的五分之一或者速度控制阀26的孔27底侧的最小直径(由符号27a表示的部分)的八分之一相当,细孔28的长度可与速度控制阀 26的孔27的八分之一相当。每个孔27、28、31和32在水平截面中都形成为圆形。速度控制阀26的底壁29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圆形板状凸缘29a,小直径管壁部分33从底壁29a竖立以便连接到在管壁部分33上方的大直径环形壁34上。环形缝隙35设在管壁部分33的外圆周即凸缘29a和环形壁34的水平下表面之间,例如由合成橡胶制成的测试阀36安装在该环形缝隙35内。环形壁34包括小直径部分35a,即下半部,和大直径部分36b,即上半部,小直径部分35a通过台阶部分35c连接到大直径部分35b,用于固定的突出部35d设在大直径部分 35b的下部外圆周上。用于空气排放的水平圆孔37沿径向方向设在小直径部分35a中,该孔37(水平孔)连接孔27和位于孔27与小直径部分35a的外圆周侧之间的间隙。孔37 的内径基本为细孔28的内径的五倍大。塞子30上半部的环形壁39通过缸15的管状部分21内的阴阳螺纹部件40气密地螺纹连接,位于塞子30外圆周中间的凸缘41气密接触管状部分21的下端表面,速度控制阀26容纳在横截面为环形的大直径部分42内并与位于环形壁39内部的塞子30的孔31 的上侧相连。凸缘29a与位于大直径孔42底侧上的较小直径的孔42a接合,测试阀36外圆周上的锥形唇36a的尖端部紧密接触位于大直径孔42中间的中间直径孔部分(以符号42代替),间隙38形成在位于唇36a上侧的中间直径孔部分42的内圆周表面与位于速度控制阀 26下侧的小直径环形壁35a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形成在速度控制阀26上侧的环形壁35b的外圆周上的突出部35d被压入并固定到位于大直径孔42上侧的大直径孔42c的圆周缝隙 42d 内。测试阀36的内圆周部分36b紧密接触管状部分33的外圆周表面,连接到内圆周部分36b的上壁部分36c紧密接触环形壁35的下表面,连接到上壁部分36c的外唇36a从下方通过空气压力作用而牢固、紧密地接触孔42的内圆周表面,这导致通过来自上方的空气压力作用而向内径向收缩,从而在孔42的内圆周表面和其自身之间形成间隙。在凸缘 29a的外圆周表面和小直径孔42a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图1中缸15的管状部分21、活塞杆17 (包括活塞)、速度控制阀26、测试阀36 (图 2)和塞子30组成致动器5,用于上下移动连续性测试部件4。虽然本实施例仅仅显示了致动器5的一个缸15,对致动器5优选的是实际上使用两个左右气缸15。锁定机械部分6的缸16是一个。缸包括活塞杆,并且缸体是缸的外圆周壁。如图1所示,容纳在外壳2前半部中的连接器锁定机械部分6包括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锁定爪44、环45、竖直活塞杆47、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活塞48、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导向管50、压缩螺旋弹簧52 (弹簧元件)和塞子54,其中,该锁定爪44通过水平轴43转动地设置在外壳2上方;该环45具有圆弧面45a,圆弧面45a与位于锁定爪44前侧中的弯曲外表面滑动接触并且沿锁定或解锁方向转动锁定爪44 ;环46通过螺栓46在该活塞杆上侧固定到该活塞杆;该活塞48设在活塞杆47下侧并在该活塞杆47的上侧外圆周处具有密封件49 ;该导向管50引导该活塞杆47上侧的外圆周;该螺旋弹簧52将活塞48向下偏压于位于外壳2的竖直活塞杆容纳孔51下侧的大直径孔部分(以符号51代替)处;该塞子54 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到与外壳2 —体形成的缸体的管状部分53的下部并使活塞48的下表面接触到塞子54的上表面。活塞杆47、缸体53和塞子54都是构成气16 (第一缸)所必需的。锁定爪44包括位于上侧的反向爪44b和位于下前侧的弯曲表面44a。在活塞杆 47的在图1中下降的位置处,环45接触弯曲表面44a的下半部,环45向前转动爪44b从而
6解锁,并且活塞杆47的上升导致环45接触弯曲表面44a的上半部并且使爪44b反向转动, 这将导致连接器10的上表面被锁定。活塞48具有沿着杆(由符号47代替)的延伸管状部分48a,延伸管状部分48a的上端接触外壳2的孔51的中间台阶,这防止活塞杆47进一步上升。塞子54略大于致动器5的塞子30,并且具有直径随着从顶端接近下端而收缩的锥形孔55和连接到孔55下侧的小直径短直孔56。靠近致动器5的速度控制阀26的细孔28 的内径如此之小,小到等于或小于孔56直径的五分之一。速度控制阀26的孔27的顶端的最大直径小于孔55的顶端的直径。接下来,描述上述连续性测试装置1的操作控制结构的作用(操作控制方法)。首先,如箭头58所示,通过如图1所示分支为两条管路的空气供给管路57将同样压力的空气分别同时供给到位于锁定机械部件6的缸16的塞子54和致动器5的缸15的塞子30下侧的每个直孔32和56。速度控制阀嵌入位于致动器侧上的塞子30内,空气供给通过速度控制阀26的固定细孔28进行节流调节以降低进入气缸15的供给空气流量。然而,因为直径比细孔28大得多的孔55和56形成在位于锁定机械部件6侧上的塞子54中,空气供给不经塞子54进行节流调节。因此致动器6的缸16的活塞杆47向前上升,活塞杆47的上端的环45反向转动锁定爪44从而锁定连接器10。在连接器10锁定之后,位于致动器5侧上的缸15的活塞杆17上升,连续性测试部件4的块板13与探针12 —起上升。探针12接触在连接器附接部分3内的连接器10的销针的尖端(下端),然后连接到探针12的电线(未示出)和连接到销针的电线(未示出) 经由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控制器(未示出)形成闭合回路以测试连续性,其显示“0K”(在开路情况下,显示“NG”)。缸15内的空气通过弹簧(未示出)的弹性力排放(在单致动缸的情况下)。存在锁定机械部件5的弹簧元件52或连续性测试部件5 (未示出)的复位弹簧或如弹簧元件的类似物。当经由速度控制阀26的细孔28排放空气时,缺乏弹性力引起空气排放减慢,因此需要另一条空气排放通道。作为空气排放通道,如图2中箭头59所示,空气从图2中速度控制阀26的水平孔 37流入速度控制阀26的外圆周,如箭头60所示到达测试阀36唇部36a周围,通过空气压力作用导致的唇36a的向内偏移在唇部36a的外圆周上形成间隙,并且如箭头61所示,空气经过凸缘29a中的间隙,如箭头62所示排放到空气源中。因为空气是如此顺序排放的, 空气排放(返回到缸15)不会延迟,使对新连接器10的连续性测试在短循环周期内顺序地有效进行。当如箭头58所示供给空气时,测试阀36防止空气从外圆周供给(防止回流)。应当指出,即使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10是通过利用锁定爪44锁定连接器10的顶部端面进行锁定的,还可能的是锁定大约连接器10中间的凹部。进一步地,可能通过由缸16致动的链接机械部件之类锁定连接器10,来代替钩状锁定爪44。此外,除了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之外,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对连续性测试装置1本身或该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的方法都有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可被用于例如在用于测试线束连接器的连续性的连续性测试装置中适时执行连接器的锁定和连续性测试部件的致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包括 连接器附接部分;具有探针的连续性测试部件; 用于将连接器锁定到该连接器附接部分中的第一缸;用于将该连续性测试部件移至该连接器附接部分的第二缸,其中该第一缸和第二缸中的每一个都供有具有相同空气压力的空气;和设在该第二缸的塞子中的速度控制阀,其中该速度控制阀设有小于该第一缸的塞子的孔的细孔,其特征在于,该连续性测试部件在由第一缸锁定连接器之后由第二缸通过该细孔致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空气排放孔沿径向方向设在该速度控制阀中,其中该空气排放孔经由位于该速度控制阀的外圆周与该第二缸的塞子的内圆周之间的间隙连接到该第二缸的塞子的孔,并且测试阀设在该间隙内。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用于连续性测试装置的操作控制结构,用于适时、低成本、容易且牢靠地执行连接器的锁定和连续性测试部件的致动,包括连接器附接部分、具有探针的连续性测试部件、用于将连接器锁定到该连接器附接部分中的第一缸、用于将该连续性测试部件移至该连接器附接部分的第二缸,其中第一缸和第二缸的塞子和分别供有具有相同压力的空气,速度控制阀设在第二缸的塞子内,比第一缸的塞子中的孔细的细孔设在该速度控制阀内,并且该连续性测试部件在由第一缸锁定连接器之后由第二缸通过细孔致动。空气排放孔设在速度控制阀内,并经由位于该速度控制阀的外圆周与该第二缸的塞子的内圆周之间的间隙连接到塞子的孔,并且测试阀设在该间隙内。
文档编号G01R31/04GK102346226SQ20111020571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小掠兴三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