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关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核电站厂房内大型设备吊装用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电站具有很多大型的设备,经常会涉及这些大型设备的运输,故而很多厂房内都设有起重吊装设备,这样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強度;另ー方面提高了重物的吊装运输效率。但部分厂房内因重物吊装运输频率不高,而没有设置起重吊装设备,其在需要吊装运输重物吋,大多选择在厂房内临时设置ー个吊点或锚点即受力点,这样通过此吊点或锚点来吊装运输重物,达到了降低劳动力、提高重物吊装运输效率的目的。为了保证吊装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临时设置的吊点或锚点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载荷试验以验证其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吊装试重块的方法来试验吊点或锚点的強度要求,其是利用试重块的重力来试验锚点的強度要求的,所以试重块是有一定的重量要求的,这样其体积和重量都是很大的,从而使得试验过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更甚至,有些厂房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无法使用这些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的试重块,所以使得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无法进行,从而无法保证临时吊点或锚点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工具,其体型轻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包括横梁和分别设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待试验吊点或锚点固设于一安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与加压装置相连的千斤顶,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用干与所述吊点或锚点连接的吊耳。具体地,所述吊点或锚点通过ー锁扣机构与所述吊耳连接。更具体地,所述锁扣机构为卸扣,所述卸扣包括U形扣体和轴销,所述U形扣体倒挂于所述吊点或锚点上,所述U形扣体的两端通过所述轴销穿设所述吊耳并与之固定连接;或者所述U形扣体钩挂于所述吊耳上,所述U形扣体的两端通过所述轴销穿设所述吊点或锚点并与之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及所述吊耳与所述横梁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于所述横梁上。具体地,所述加压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加压装置施加压カ大小的压カ测试仪。优选地,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所述加压装置为油泵,所述压カ测试仪为压カ表。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具有一用于抵顶于所述安装壁的支承板。更具体地,所述支承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千斤顶匹配的凹槽,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一立杆和设于所述立杆两侧的两侧板,所述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与两所述侧板围合成所述凹槽,所述侧板与所述立杆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固定或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立杆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工具,其包括一横梁,横梁通过吊耳连接吊点或者锚点,这样可通过所述吊耳向吊点或锚点施加载荷;并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千斤顶抵顶于吊点或锚点的安装壁上,这样可有效提供载荷试验过程中横梁所需的支点,有效防止了施压过程中横梁的摆动,使载荷试验得以顺利进行。载荷试验时,通过加压装置向千斤顶施加ー压力,并可通过压カ测试仪有效控制所施压カ的大小,可以理解地,通过カ的相互传递作用和杠杆原理,可使吊点或锚点受到一与所述压カ对应的拉力,这样便可达到通过加压装置向吊点或锚点施加载荷的目的,从而有效实现了吊点或锚点的载荷试验,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吋,由于其是利用外施压カ向吊点或锚点施加载荷的方法代替传统重力施加载荷的方法来进行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所以其组成部件均无重量要求,大大减小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从而使其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安全性更加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的结构受力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扣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的受力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包括横梁2和分别设于所述横梁2两端的第一支撑杆I与第二支撑杆4,待试验吊点或锚点8固设于一安装壁7上,第一支撑杆I或第二支撑杆4上设有与加压装置5相连的千斤顶6 (本实用新型图示实施例为在第二支撑杆4上设有与加压装置5相连的千斤顶6),于所述第一支撑杆I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设有用干与所述吊点或锚点8连接的吊耳3。所述第一支撑杆I的顶部抵顶于所述吊点或锚点8的安装壁7上,所述千斤顶6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顶部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吊点或锚点8的安装壁7上,所述加压装置5柔性连接所述千斤顶6。横梁2、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4及吊耳3的具体设计中,应保证其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需对横梁2焊缝进行无损检測,以确保各部件在载荷试验中不会发生变形和折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于所述横梁2上设置吊耳3,横梁2通过吊耳3连接吊点或者锚点8,这样可通过所述吊耳3向吊点或锚点8施加载荷;并通过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4和千斤顶6抵顶于吊点或锚点8的安装壁7上,这样可有效提供载荷试验过程中横梁2所需的支点,有效防止了施压过程中横梁2的摆动,使载荷试验得以顺利进行。载荷试验时,通过加压装置5向千斤顶6施加ー压力,可以理解地,通过カ的相互传递作用和杠杆原理,可使吊点或锚点8受到一与所述压カ对应的拉力,这样便可达到通过加压装置5向吊点或锚点8施加载荷的目的,从而有效实现了吊点或锚点8的载荷试验,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吋,由于其是利用外施压カ向吊点或锚点8施加载荷的方法代替传统重力施加载荷的方法来进行吊点或锚点8载荷试验,所以其组成部件均无重量要求,大大减小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从而使其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安全性更加可靠。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吊点或锚点8通过ー锁扣机构9与所述吊耳3刚性连接。可以理解地,锁扣机构9应该为ー刚性结构,以确保施加载荷过程中,吊耳3上受的载荷力能有效传递到吊点或锚点8上。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锁扣机构9为卸扣,所述卸扣包括U形扣体92和轴销91,所述U形扣体92倒扣于所述吊点或锚点8上,所述U形扣体92的两端通过所述轴销91穿设所述吊耳3并与之固定连接;或者所述U形扣体92穿设于所述吊耳3上,所述U形扣体92的两端通过所述轴销91穿设所述吊点或锚点8并与之固定连接。卸扣具有体积小、承载カ大、锁扣可靠、拆装方便的优点,广泛适用于起重设备领域中。卸扣可采用标准件,加工成本低、易于维修更换,卸扣的吨位规格大小可根据具体载荷试验所需载荷的大小进行选取,为了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应使卸扣的承载カ大于吊点或锚点8所受载荷力,优选地,卸扣的承载カ为吊点或锚点8待试验最大载荷カ的两倍。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千斤顶6与所述加压装置5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加压装置5施加压カ大小的压カ测试仪51,压カ测试仪51的设置通过检测加压装置5所施加压カ的大小,可方便控制所施压カ的大小。具体地,所述千斤顶6可采用液压千斤顶或者气压千斤顶,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千斤顶6优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运行平稳性好,且有自锁作用,故其使用安全性较高,这样可使其较好地应用于起重设备领域中。液压千斤顶、油泵和压力表均可采用标准件,加工制造成本低、且易于维修更换;液压千斤顶和油泵的规格大小可根据具体载荷试验所需压カ的大小进行选取,为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应使液压千斤顶的承载カ大于其作用在横梁2上的作用力,优选地,液压千斤顶的承载カ为其作用在横梁2上的カ的两倍。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加压装置5采用油泵,所述压カ测试仪51为压カ表。可以理解地,油泵可采用手动油泵结构也可采用电动油泵结构,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加压装置5采用手动油泵结构,其包括泵体52、手柄53、固定座54和压カ表51,所述泵体52设于所述固定座54上,所述压カ表51设于所述泵体52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连接管路上,所述手柄活动连接于所述泵体52上。具体操作时,摇动手柄53可使泵体52中的介质泵送至千斤顶6的缸体62内,以达到向千斤顶6加压的目的;并通过压カ表上的读数有效控制所施压カ的大小。压カ表具有检测快速方便、精确度高、安装方便、读数直观方便的优点,压カ表的规格可根据具体载荷试验所需压カ的大小进行选取,其量程范围应大于试验压カ的范围。具体地,如图1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1、所述第二支撑杆4及所述吊耳3与所述横梁2 —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于所述横梁2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I的顶部具有一用于抵顶于所述安装壁7的支承板11,支承板11的设置用于加大所述第一支撑杆I与所述安装壁7的接触面积,这样可有效防护安装壁7。更具体地,所述支承板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I 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I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4上设有与所述千斤顶6匹配的凹槽43,所述千斤顶6的底部卡设于所述凹槽43内。凹槽43的设置用于方便千斤顶6的安装定位,并可有效防止千斤顶6的滑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可靠性。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4包括ー立杆41和设于所述立杆41两侧的两侧板42,所述立杆41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梁2,另一端与两所述侧板42围合成所述凹槽43,所述侧板42与所述立杆41 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固定、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立杆41上。两侧板42的设置用于与立杆41围成所述凹槽43,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工具,其载荷试验过程为:将产品安装好后,通过加压装置5向千斤顶6施压,这样便开始进行试验,为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试验过程应分为几个加压阶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优方案,试验过程分为三次加压阶段,第一加压阶段施加的压カ大小为预定最大试验压力的60%,第二加压阶段施加压カ的大小为预定最大试验压力的80%,第三加压阶段施加压カ的大小为预定最大试验压力的100%,试验中依次按照第一加压阶段、第二加压阶段、第三加压阶段的顺序进行试验,且每个加压阶段均保持施加压カ10分钟,每做完一次加压阶段待检查吊点或锚点8和试验工具各部件完好后,才开 始进行下一加压阶段的试验。做完第三加压阶段试验时,为确保安全性,应待系统卸载后再近距离观察吊点或锚点8的试验結果。整个试验过程主要是通过加压装置5和压カ表51控制,其操作简单,试验过程安全可靠性佳。可以理解地,最大试验压力为试验过程中的ー个主要參数,所以试验前需知道最大试验压カ的具体数值,只有通过了最大试验压力的试验才能保证吊点或锚点8的使用安全性,最大试验压力可通过计算获取,其具体的计算过程为:如图2所示,根据杠杆原理可得式(I):FIX (a+b)=F2Xa(I)其中,Fl为载荷试验中千斤顶6对横梁2的作用力;F2为吊点或锚点8对横梁2的拉力;a为第一支撑杆I中心到第二支撑杆4中心的横向距离;b为吊耳3中心到第二支撑杆4中心的横向距离。如图4所示,根据压カ相关知识可得式(2):F3 = Px7rx(—)2 = ':7rx!)(2)
24其中,P为加压装置5对千斤顶6施加的压カ;F3为液压体作用在千斤顶6的杆体61上的力;[0044]D为千斤顶6的缸体62内腔的直径;Ji为圆周率。根据力学相关知识可知,千斤顶6受加压装置5加压抵顶于安装壁7上,这样千斤顶6对安装壁7作用有一与F3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的作用力F4 (图中未不出),根据力的相互性,安装壁7也对千斤顶6作用有一与F4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F5 (图中未不出),根据力的传递作用,千斤顶6对横梁2作用有一与所述作用力F5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的所述作用力Fl,综合上述所述可得式(3):F1=F3=F4=F5(3)由上述式(I)、(2)、(3)可得出下述表达式:
权利要求1.种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待试验吊点或锚点固设于一安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包括横梁和分别设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与加压装置相连的千斤顶,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用干与所述吊点或锚点连接的吊耳。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点或锚点通过ー锁扣机构与所述吊耳连接。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为卸扣,所述卸扣包括U形扣体和轴销,所述U形扣体倒挂于所述吊点或锚点上,所述U形扣体的两端通过所述轴销穿设所述吊耳并与之固定连接;或者所述U形扣体钩挂于所述吊耳上,所述U形扣体的两端通过所述轴销穿设所述吊点或锚点并与之固定连接。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及所述吊耳与所述横梁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于所述横梁上。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加压装置施加压カ大小的压カ测试仪。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所述加压装置为油泵,所述压カ测试仪为压カ表。
7.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具有一用于抵顶于所述安装壁的支承板。
8.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9.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千斤顶匹配的凹槽,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一立杆和设于所述立杆两侧的两侧板,所述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与两所述侧板围合成所述凹槽,所述侧板与所述立杆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固定或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立杆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装置,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关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横梁和分别设于横梁两端的第一、第二支撑杆,待试验吊点或锚点固设于一安装壁上,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与加压装置相连的千斤顶,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与吊点或锚点连接的吊耳。其通过加压装置向千斤顶施加一压力,根据力的相互传递作用和杠杆原理,可使吊点或锚点受到一与所述压力对应的载荷力。同时,由于其是利用外施压力向吊点或锚点施加载荷的方法代替传统重力施加载荷的方法来进行吊点或锚点载荷试验,所以其组成部件均无重量要求,大大减小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从而使其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安全性更加可靠。
文档编号G01N3/10GK202928888SQ2012205742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蒲江, 艾华宁 申请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