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属于劳动卫生领域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气体成分和浓度非常复杂的场所,单一气体检测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如果要用多种气体检测设备来进行检测,不仅造成空间上的浪费,而且要大大增加开销;同时,如果对气体成分不明的场所,最好不要让人到现场,要让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远程传输。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该检测仪不仅可以检测多种气体的成分和浓度,而且还可以远程检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包括机体以及配置在机体内部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无线接收器和内部处理器,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器均与内部处理器连接;所述的气体成分传感器至少包括氯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上述的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还包括检测端以及配置在检测端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无线发射器和外部处理器,所述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无线发射器均与外部处理器连接。上述的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不少于I个。上述的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所述的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不少于I个。上述的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所述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不少于I个。上述的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所述的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不少于I个。由于本实用新型复合气体检测仪,包括机体以及配置在机体内部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无线接收器和内部处理器,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器均与内部处理器连接;所述的气体成分传感器至少包括氯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这种设计使得该检测仪不仅可以检测多种气体的成分和浓度,而且还可以远程检测。
图I是本实用新型复合气体检测仪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11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2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3无线接收器、14内部处理器、2检测端、21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2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3无线发射器、24外部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复合气体检测仪机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检测仪包括机体I以及配置在机体I内部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无线接收器13和内部处理器14,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和无线接收器13均与内部处理器14连接;所述的气体成分传感器11包括氯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和二氧化氮传感器。该复合气体 检测仪还包括检测端2以及配置在检测端2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1、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2、无线发射器23和外部处理器24,所述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1、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2和无线发射器23均与外部处理器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1以及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2的数量均为I个。
权利要求1.ー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I)以及配置在机体(I)内部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无线接收器(13)和内部处理器(14),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和无线接收器(13)均与内部处理器(14)连接;所述的气体成分传感器(11)至少包括氯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ニ氧化氮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端(2)以及配置在检测端(2)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1)、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2)、无线发射器(23)和外部处理器(24),所述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1)、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2)和无线发射器(23)均与外部处理器(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不少于I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不少于I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气体成分传感器(21)不少于I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气体浓度传感器(22)不少于I个。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气体检测仪属于劳动卫生领域检测设备;该检测仪包括机体(1)以及配置在机体(1)内部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无线接收器(13)和内部处理器(14),所述的内部气体成分传感器(11)、内部气体浓度传感器(12)和无线接收器(13)均与内部处理器(14)连接;所述的气体成分传感器(11)至少包括氯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使用本实用新型检测仪,不仅可以检测多种气体的成分和浓度,而且还可以远程检测。
文档编号G01N33/00GK202770821SQ2012205086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4日
发明者毓欣 申请人: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