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量化土壤结构特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业生产
技术领域:
。是一种量化土壤结构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结构一般定义为土壤初级颗粒与次级颗粒的三维排列和组合。由于自然界中土粒的排列及其复杂,很难用简单的几何特征概括描述,也没迄今尚未有共识的方法来测定土壤结构。国内外许多从事土壤研究的工作者常把土壤结构与土壤团聚体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并通过传统的筛分和现代的CT扫描、三维影像分析等方法获取团聚体大小、形状及分布等信息来直接或间接反映和描述土壤结构特征,并建立相关模型。但也有学者对采用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指标存在质疑,认为在任何尺度上,土壤结构的功能特点都是依赖于孔隙、基质在三维空间的连通、扭曲和异质性,而团聚体本身仅为与固体颗粒相关的数据,并不能客观反映真实的土壤结构特征。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颗粒性半无限介质,三相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也是构成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不同的三相比率及空间结构体现不同的土壤功能与肥力水平,土壤结构功能最终也将通过作物产量和品质反映出来。由此可见,只有从三相体系来研究"广义"的土壤结构才能切实表征土壤的功能与质量。以往通过土壤三相比来说明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中,尽管有"广义"土壤组织结构的意识,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定量化综合指标来反映因外力作用而引起土壤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比较不同状态下土壤结构的优劣。针对以上缺陷,经过多次研究与试验,确定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本发明以土壤固、液、气三相作为研究对象的广义土壤结构为切入点,定义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eneralizedsoilstructureindex,縮写"Gssi")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另行申报专利);构建了旱作土壤条件下土壤三相"投入"与土壤结构"产出"的土壤结构生产函数GSSH(XS-25)XLXG]04769。具体实施例方式2006年10月,本发明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13队进行了测定与计算,结果证明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能够有效地综合反映土壤结构的变化。表i深松前后土壤三相及广义土壤结构指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由表1可以看出,表层耕作区的土壤结构指数均高于下层非耕作区,可以明确的反映出表层耕作区比下层非耕作区具有相对良好的土壤结构。机械深松作业后耕作区的土壤结构指数由65.68增加到96.63,表明机械深松作业对上层耕作区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下层非耕作区土壤结构指数却由58.74降低到49.57,表现出受机械压实累积效应的影响导致土壤结构进一步退化。这与已有研究的结论相吻合。权利要求1、一种量化土壤结构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构建了旱作土壤条件下土壤三相“投入”与土壤结构“产出”的土壤结构生产函数GSSI=[(XS-25)XLXG]0.4769。全文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
技术领域:
,是一种量化广义土壤结构的方法。以土壤固、液、气三相作为研究对象的广义土壤结构为切入点,定义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eneralizedsoilstructureindex,缩写“GSSI”)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另行申报专利);构建了旱作土壤条件下土壤三相“投入”与土壤结构“产出”的土壤结构生产函数GSSI=[(XS-25)XLXG]<sup>0.4769</sup>。于2006年10月,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13队应用本发明进行了测定与计算,结果证明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能够有效地综合反映土壤结构的变化。文档编号G01N33/24GK101285817SQ200810086450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发明者王恩姮,赵雨森,陈祥伟申请人: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