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三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三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为部颁标准第九册收载的品种,标准号WS3-B-1691-94。由桔梗流浸膏10ml、桑白皮流浸膏15ml、吐根流浸膏3ml、盐酸麻黄碱O. 375g组成。具有祛痰镇咳之功效,为小儿用药。用于小儿咳嗽,支气管炎。全国拥有本制剂的生产厂家数十家,目前有3种规格。其制备方法是按处方量,将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流浸膏和盐酸麻黄碱的水溶液,枸櫞酸O. 208g与枸櫞酸钠2. 08g的水溶液,依次加入糖粉中,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食用香精的こ醇溶液适量,混匀,制成600g,规格是每袋装3g ;或制成800g,规格是每袋装4g ;或制成1000g,规格是每袋装5g,即得。虽然规格不同,但每袋所含的药材量是相同的。因为是小儿用药,除盐酸麻黄碱含量稍高ー些外,其他三味流浸膏含量都很低微。即每袋含桔梗流浸膏O. 05ml、桑白皮流浸膏O. 075ml、吐根流浸膏O. 015ml、盐酸麻黄碱I. 875mg。所以原标准只收载了盐酸麻黄碱和吐根的薄层鉴别,无任何定量測定指标,无法准确控制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以至于市场上出现了生产厂家不同,样品的含量相差较大,盐酸麻黄碱在处方投料量的78 104% ;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之和在理论投料量的55 89%,高低相差较大,都达不到理论量。之所以出现该情况,原因是原料药吐根药材和吐根浸膏的含量都是通过酸碱滴定,以吐根碱计的总碱含量,其准确性难以保证,致使制剂的含量出现了较大偏差,无法准确检测小儿用药的质量。查阅文献得知,麻黄碱和吐根所含的吐根酚碱与吐根碱都是化痰止咳的有效成分,但后者又具较大的毒性,所以在吐根浸膏和吐根酊剂中是控制上、下限度的。但其含量測定方法,不论是中国的法定标准、还是美国药典、或欧洲药典收载的,都是采用传统的酸碱滴定法,測定总碱含量。且方法繁琐、费时、污染环境、准确性欠佳。到目前为止,还未查阅到任何有关采用HPLC法測定吐根酚碱与吐根碱的报道。在上述背景情况下,为简便、快捷、科学、规范、多指标控制小儿用药的质量,发明了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同时測定方法。
发明内容
首次采用普通的等度洗脱,以体积比为I. 5 2. 5 12. 5 11 86 86. 5的こ臆-甲醇-O. I %磷酸为流动相,在205±2nm处,同时测定了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含量。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普及掌握。在三种不同的色谱柱上,三种成分的定量色谱图,各波峰分离良好,基线平稳,在30分钟内出峰完毕。通过方法学考察,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O. 07936 O. 7936 μ 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2329175. 7X-2226,Y = O. 999999 (见表I、图I);盐酸吐根酚碱进样量在O. 02223 O. 33345 μ 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5360896X+1642, y = O. 99997 (见表 2、图 2);盐酸吐根碱进样量在 O. 0321 O. 321 μ 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6856886. 5Χ-18354,Y = O. 99997 (见表3、图3)。采用加样回收实验,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 56% (η = 9),RSD为
O.79% (见表4);盐酸吐根酚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91% (n = 9),RSD为I. 54% (见表5);盐酸吐根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 99% (η = 9),RSD为2. 15% (见表6)。精密度(见表7)、稳定性(见表8)、重复性(见表9)、专属性(见图4、5、6)与柱耐用性(见表10、图7、8、9)实验均符合方法学要求。适用于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的同时定量測定。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 的技术方案为I.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体积比为I 2 12. 5 11 86 86. 5的こ臆-甲醇-O. I %磷酸为流动相;柱温40°C;检测波长为205nm ;理论板数按吐根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2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原液,再取原液,加流动相制成每Iml含盐酸麻黄碱50 μ g、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分别为4 μ g的溶液,即得;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1/2个包装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水浴上蒸干,用60%甲醇3ml,少量多次定量转移至装有100-120目中性氧化铝I. 5g的内径Icm的中性氧化铝柱上,并洗脱至IOml的量瓶中至约9ml,加I滴磷酸,用60%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O. 45 μ 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4.測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三种生物碱的含量。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利用麻黄碱、吐根酚碱和吐根碱在205nm都呈现最大吸收峰(见图10、11、12),以此为检测波长,该三种生物碱的进样量在一定范围内,分别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用于定量測定。本发明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如下(I)首次采用HPLC法,以普通的等度洗脱、反相色谱柱,体积比为I. 5 2.5 12. 5 11 86 86. 5的こ臆-甲醇-O. I %磷酸为流动相;205nm为检测波长,同时测定了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的含量。探讨的流动相比例,使三种生物碱的定量色谱图,在三种不同的色谱柱上,在30分钟出峰完毕,各波峰分离良好。实现了简便、快捷、科学、规范、多指标控制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质量的愿望。保证了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2)利用麻黄碱、吐根酚碱和吐根碱在离子体和分子体状态下,都可溶于甲醇的特性,以甲醇为提取溶剤,不但阻止了大量蔗糖的溶解提取,而且滤过速度快,杂质成分少,样品经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色谱柱上呈现的三个主峰,分别是麻黄碱、吐根酚碱和吐根碱,非測定成分波峰很少,有效提高了測定方法的重现性与色谱柱的耐用性。(3)目前生物碱的高效液相測定,其流动相多是缓冲盐体系,甚至在缓冲盐中还要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三こ胺等,溶质增多,比重増大,压カ增高,稍不注意就会损伤仪器和色谱柱,所以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项下規定“应尽可能少用含有缓冲盐的流动相,必须使用时,应尽可能选用含较低浓度缓冲盐的流动相”。本发明正是避开了缓冲盐体系,采用普通的酸性流动相,同时测定了麻黄碱、吐根酚碱和吐根碱三种生物碱,为首次报道。(4)本制剂中吐根酚碱和吐根碱的定量测定为半微量測定,尽管如此,发明的測定方法完成一批样品的三成分測定,按平行2份样品计算,前处理时间仅I小时,溶剂35ml。与目前的生物碱测定相比,节约有机溶剂数百毫升、时间数小时,体现了方法的新颖性、创新性与实用性。(5)本发明方法的问世,不但有效控制了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质量,结束了吐根酚碱和吐根碱一直无高效液相測定方法的历史现状,而且为吐根药材、吐根浸膏、吐根酊剂等其他复方制剂提供了准确、快速測定的新途径,具表帅与示范作用。
图I盐酸麻黄碱线性关系2盐酸吐根酚碱线性关系3盐酸吐根碱线性关系4三种生物碱对照品HPLC色谱5为小儿化痰止咳颗粒HPLC色谱6为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空白样品HPLC色谱7耐用性试验-岛津ODS-SP柱(4. 6 X 150mm)的样品HPLC色谱8耐用性试验-迪马dimonsil柱(4. 6X 150mm)的样品HPLC色谱9耐用性试验-岛津ODS-VP柱(4. 6 X 150mm)的样品HPLC色谱10盐酸麻黄碱光谱扫描11盐酸吐根酚碱光谱扫描12盐酸吐根碱光谱扫描I、图2、图3中纵坐标为峰面积;横坐标为进样量(μ g)图4 图9中,I为盐酸麻黄碱峰,2为盐酸吐根酚碱峰,3为盐酸吐根碱峰 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I.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体积比为1.5 12.5 86的ZJ青-甲 醇-O. I %磷酸为流动相;柱温40°C ;检测波长为205nm ;理论板数按吐根碱峰计算应不低于 12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原液,再取原液,加流动相制成每Iml含盐酸麻黄碱50 μ g、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分别为4 μ g的溶液,即得;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每袋装3g的1/2包装量,即I. 5g样品,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水浴上蒸干,用60%甲醇3ml,少量多次定量转移至装有100-120目中性氧化铝I. 5g的内径Icm的中性氧化铝柱上,并洗脱至IOml的量瓶中至约9ml,加I滴磷酸,用60%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O. 45 μ 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4.測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了 3批每袋装3g的样品含量,结果见表11。实施例2I.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体积比为2 11.5 86.5的ZJ青-甲、醇-O. I %磷酸为流动相;柱温40°C ;检测波长为205nm ;理论板数按吐根碱峰计算应不低于 12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原液,再取原液,加流动相制成每Iml含盐酸麻黄碱50 μ g、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分别为4 μ g的溶液,即得;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每袋装4g的1/2包装量,即2.0g样品,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水浴上蒸干,用60%甲醇3ml,少量多次定量转移至装有100-120目中性氧化铝I. 5g的内径Icm的中性氧化铝柱上,并洗脱至IOml的量瓶中至约9ml,加I滴磷酸,用60%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O. 45 μ 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4.測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 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测定了 4批每袋装4g的样品含量,结果见表11。实施例3I.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体积比为I. O 12. 5 11 86. 5的こ臆-甲醇-O. I %磷酸为流动相;柱温40°C ;检测波长为205nm ;理论板数按吐根碱峰计算应不低于 12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原液,再取原液,加流动相制成每Iml含盐酸麻黄碱50 μ g、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分别为4 μ g的溶液,即得;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每袋装5g的1/2包装量,即2. 5g样品,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水浴上蒸干,用60%甲醇3ml,少量多次定量转移至装有100-120目中性氧化铝I. 5g的内径Icm的中性氧化铝柱上,并洗脱至IOml的量瓶中至约9ml,加I滴磷酸,用60%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O. 45 μ 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4.測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测定了 4批每袋装5g的样品含量,结果见表11。表I盐酸麻黄碱进样量与峰面积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三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体积比为I.5 2. 5 12. 5 11 86 86. 5的乙腈-甲醇-0. I %磷酸为流动相;柱温40°C ;检测波长为205nm ;理论板数按吐根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200 ;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原液,再取原液,加流动相制成每Iml含盐酸麻黄碱50 u g、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分别为4 u 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1/2个包装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水浴上蒸干,用60%甲醇3ml,少量多次定量转移至装有100-120目中性氧化铝I. 5g内径Icm的中性氧化铝柱上,并洗脱至IOml的量瓶中至约9ml,加I滴磷酸,用60%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u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 (4)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iU,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三种生物碱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三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种生物碱是指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三种生物碱的快速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取1/2个包装量,系指每袋装3g、每袋装4g、每袋装5g三种规格包装量的1/2,即 I. 5g、2g、2. 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三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方法。其特征首次采用HPLC法,以普通的等度洗脱、反相色谱柱,体积比为1.5~2.5∶12.5~11∶86~86.5的乙腈-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205nm为检测波长;同时测定了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吐根酚碱和盐酸吐根碱的含量,结束了吐根生物碱类一直无HPLC测定方法和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无定量测定指标的历史。发明方法只需用甲醇超声样品后,吸取一定量续滤液,氧化铝柱除杂,即可进样测定。三种生物碱波峰分离良好,基线平稳,30分钟检测完毕。实现了简便、快捷、科学、规范、一测多评的质控目标,确保了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用药的安全、有效。
文档编号G01N30/89GK102662024SQ2012101187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封淑华, 贾永鑫, 韩桂茹 申请人:韩桂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