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勘探用坡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勘探测量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勘探用坡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勘探用坡度测量仪器采用重力指针式、线挂垂球式或水准泡等方式测量,通过目视读出刻度盘上的测量值,想要获得比较高的测量精度就需要增大度盘的直径,度盘的格值20' 1°,读数误差较大,携带不方便,测量时风力的大小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勘探用坡度测量仪。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勘探用坡度测量仪,由壳体I、液晶显示屏2、电源开关3、数据记录键4、水平校准键5、测量模式切换键6、显示锁定键7、固定架8、直流电源单元9、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组成;壳体I正面的左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2,液晶屏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3、数据记录键4、水平校准键5、测量模式切换键6和显示锁定键7 ;壳体I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8 ;直流电源单元9、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安装在壳体I内部,直流电源单元9为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供电,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连接数据处理单元11,数据处理单元11连接信号放大器单元12,信号放大器单元12连接译码驱动单元13,译码驱动单元13分别与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和液晶显示屏2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使得仪器的测量精度大大的提高,其重量比常规坡度仪减少了许多,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便,误差小,确保测量准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一种勘探用坡度测量仪,由壳体I、液晶显示屏2、电源开关3、数据记录键4、水平校准键5、测量模式切换键6、显示锁定键7、固定架8、直流电源单元9、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组成;壳体I正面的左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2,液晶屏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3、数据记录键4、水平校准键5、测量模式切换键6和显示锁定键7 ;壳体I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8 ;直流电源单元9、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安装在壳体I内部,直流电源单元9为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供电,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连接数据处理单元11,数据处理单元11连接信号放大器单元12,信号放大器单元12连接译码驱动单元13,译码驱动单元13分别与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和液晶显示屏2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微电子技术使得仪器的测量精度大大的提高,测量结果也由原来的刻度显示改变为液晶屏的数字显示;液晶屏带有背光板,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下使用;外型尺寸与刻度盘线挂垂球式的坡度规比减少了许多,重量轻,携带方便;仪器的调校十分 方便。排除外界自然条件对测量的影响,减小体积,携带方便,提高测量精度。测量精度达到0. 1°以上。
权利要求1. 一种勘探用坡度测量仪,由壳体(I)、液晶显示屏(2)、电源开关(3)、数据记录键(4)、水平校准键(5)、测量模式切换键(6)、显示锁定键(7)、固定架(8)、直流电源单元(9)、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I)正面的左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2),液晶屏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3)、数据记录键(4)、水平校准键(5)、测量模式切换键(6)和显示锁定键(7);壳体(I)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8);直流电源单元(9)、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安装在壳体⑴内部,直流电源单元(9)为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信号放大器单元(12)、译码驱动单元(13)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4)供电,微电子传感器单元(10)连接数据处理单元(11),数据处理单元(11)连接信号放大器单元(12),信 号放大器单元(12)连接译码驱动单元(13),译码驱动单元(13)分别与无线数据传输单元 (14)和液晶显示屏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勘探用坡度测量仪,由壳体、液晶显示屏、电源开关、数据记录键、水平校准键、测量模式切换键、显示锁定键、固定架、直流电源单元、微电子传感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信号放大器单元、译码驱动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组成。本实用新型使得仪器的测量精度大大的提高,其重量比常规坡度仪减少了许多,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便,误差小,确保测量准确。
文档编号G01C9/04GK202471057SQ2011203882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于生云, 张绍臣, 韩刚 申请人:于生云, 张绍臣, 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