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装置由轿厢架、轿底、轿壁、轿顶、轿门、门机导靴及安全钳等部件组合而成。轿厢的重心位置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原因是制作轿厢的材质不同,不同的部件使用不同的钢材,钢材本身的密度不同,整个轿厢的重心难以快速确定。电梯轿厢的重心与轿厢导轨顶面铅垂中心线是否共面,对于电梯的性能指标影响极大。偏差较大时,将使导靴衬单边线接触,轿厢作用给异轨一个很大的弯矩,造成电梯能
耗上升(用功率表可明显看出)、振动大(尤其是水平振动),且水平方向的振动频率增高,运行噪声大.引起乘者不适,甚至超出标准要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电梯改造、装潢、更换轿厢系统以及非标设计电梯的不断增多,如何用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确定轿厢的重力中心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技术一般都是需要测试人员携带笨重的测试工具到轿厢安装现场去实地测试。这种测试法既需要测试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且测试难度大,甚至对测试人员安全造成威胁。且现场测试的结果不容易保证精度,需要多次测试才能确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快速捕抓到轿厢重力中心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轿厢安装座、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轿厢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中心位置上,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置有沿X轴自由运动的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沿Y轴自由运动的Y轴双轮承重装置,所述上支架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与所述下支架浮动连接,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在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X电机和Y电机,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通过所述X电机驱动在X轴上运动,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通过所述Y电机驱动在Y轴上运动,所述X电机和所述Y电机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在所述上支架或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X轴电子尺和沿Y轴方向的Y轴电子尺,所述X轴电子尺和所述Y轴电子尺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在所述下支架上还设置有绳索补偿装置,所述绳索补偿装置由单轮承重梁、滑动配合在所述单轮承重梁上的移动座、垂直伸缩杆和水平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垂直伸缩杆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垂直伸缩杆上端设置有挂板,所述水平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垂直伸缩杆在垂直方向上做伸缩运动,所述水平驱动电机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0010]所述上支架由位于对称位置上的四根立柱I、位于X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X轴轨I及位于Y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Y轴轨I组成,所述双X轴轨I和所述双Y轴轨I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I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从俯视角度观察呈正方形。所述下支架由位于对称位置上的四根立柱II、位于X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X轴轨II及位于Y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Y轴轨II组成,所述双X轴轨II和所述双Y轴轨II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II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从俯视角度观察呈正方形。四根所述立柱I分别对应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I的上方,所述立柱I与所述立柱II之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X电机、所述Y电机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轿厢安装座、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轿厢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中心位置上,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置·有沿X轴自由运动的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沿Y轴自由运动的Y轴双轮承重装置,所述上支架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与所述下支架浮动连接,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轿厢固定在所述轿厢安装座上,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整个轿厢连同所述上支架完全依靠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的四个双轮系统支撑,而设置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上的压力传感器能把四个双轮系统上的受力收集并发送到外围的控制台上,外围的控制台根据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压力大小,调整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在X轴上移动,调整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在Y轴上移动,直至外围的控制台收集到的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的四个双轮系统的受力相同,此时,根据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移动前后在X轴和Y轴上的位移对比,通过计算得到轿厢的重力中心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快速地捕抓到轿厢的重力中心。由于在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X电机和Y电机,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通过所述X电机驱动在X轴上运动,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通过所述Y电机驱动在Y轴上运动,所述X电机和所述Y电机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X电机和所述Y电机来分别驱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而所述X电机和所述Y电机均由外围的控制台来控制,保证了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的位移精度,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准确地测量出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上的两个双轮系统的受力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上的两个双轮系统的受力,提高轿厢重力中心的测量速度及测量精度,提高了测量的自动化。由于在所述上支架或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X轴电子尺和沿Y轴方向的Y轴电子尺,所述X轴电子尺和所述Y轴电子尺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所以,通过所述电子尺的设置,能快速并准确地测量出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在移动前后的位移大小,经外围控制器处理后能迅速测量出轿厢重力中心的位置。由于在所述下支架上还设置有绳索补偿装置,所述绳索补偿装置由单轮承重梁、滑动配合在所述单轮承重梁上的移动座、垂直伸缩杆和水平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垂直伸缩杆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垂直伸缩杆上端设置有挂板,所述水平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垂直伸缩杆在垂直方向上做伸缩运动,所述水平驱动电机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所以,通过所述绳索补偿装置的设置,能模拟用于高层轿厢中的绳索补偿系统,使得轿厢重力中心的测量能涵盖高层和低层用轿厢,满足各种轿厢的重力中心测量。由于四根所述立柱I分别对应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I的上方,所述立柱I与所述立柱II之间设置有导向柱,所以,导向柱能保证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的对应位置保持一致,保证轿厢重力中心的测量精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I、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轿厢安装座I、上支架2及下支架3,所述轿厢安装座I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2的中心位置上,在所述上支架2与所述下支架3之间设置有沿X轴自由运动的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沿Y轴自由运动的Y轴双轮承重装置5,所述上支架2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与所述下支架3浮动连接。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在所述下支架3上设置有X电机7和Y电机8,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通过所述X电机7驱动在X轴上运动,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通过所述Y电机8驱动在Y轴上运动。所述X电机7和所述Y电机8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电机7和所述Y电机8均采用伺服电机。在所述上支架2或所述下支架3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X轴电子尺9和沿Y轴方向的Y轴电子尺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电子尺9和所述Y轴电子尺10设置在所述上支架2上。所述X轴电子尺9和所述Y轴电子尺10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所述上支架2由位于对称位置上的四根立柱I 17、位于X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X轴轨I 18及位于Y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Y轴轨I 19组成。所述双X轴轨I 18和所述双Y轴轨I 19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I 17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2从俯视角度观察呈正方形。所述双X轴轨I 18分别作为所述正方形相对的两边,所述双Y轴轨I 19作为所述正方形的另一组相对的两边。所述双X轴轨I 18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 17的同一高度处。所述双Y轴轨I 19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 17的同一高度。所述双X轴轨I 18与所述双Y轴轨I 19处在不同的高度。所述下支架3由位于对称位置上的四根立柱II 20、位于X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X轴轨II 21及位于Y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Y轴轨II 22组成。所述双X轴轨II 21和所述双Y轴轨II 22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II 20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3从俯视角度观察呈正方形。所述双X轴轨II 21分别作为所述正方形相对的两边,所述双Y轴轨II 22作为所述正方形的另一组相对的两边。所述双X轴轨II 21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I 20的同一高度处。所述双Y轴轨II 22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I 20的同一高度。所述双X轴轨II 21与所述双Y轴轨II 22处在不同的高度。四根所述立柱I 17分别对应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I 20的上方,所述立柱I 17与所述立柱II 20之间设置有导向柱23。所述上支架2上的所述双X轴轨I 18与所述下支架3上的所述双X轴轨II 21分别对应平行,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正好卡紧在所述双X轴轨I 18和所述双X轴轨II 21之间。所述上支架2上的所述双Y轴轨I 19与所述下支架3上的所述双Y轴轨II 22分别对应平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正好卡紧在所述双Y轴轨I 19与所述双Y轴轨II 22之间。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的作用下,所述整个上支架2浮动连接在所述下支架3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把轿厢固定在所述轿厢安装座I上,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整个轿厢连同所述上支架2完全依靠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的两个双轮系统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的两个双轮系统,共四个双轮系统支撑。而设置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上的双轮系统上的压力传感器6能把四个双轮系统上的受力收集并发送到外围的控制台上。外围的控制台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6获得到的压力大小,调整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在X轴上移动,调整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在Y轴上移动。直至外围的控制台收集到的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的四个双轮系统的受力相同。此时,根据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移动前后在X轴和Y轴上的位移对比,通过计算得到轿厢的重力中心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测试仪,能实现在轿厢出厂前就能确定轿厢的重力中心,无需测试人员到现场去进行实地测试。利用本实用新型测试仪进行测试,能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利用本实用新型测试轿厢重力中心后,能形成批量生产,对于同一批次的轿厢产品,不需要对每一台轿厢进行重力中心进行测试,大大地提高了轿厢重力中心测试的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地降低了测试成本。实施例二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下支架3上还设置有绳索补偿装置11。所述绳索补偿装置11由单轮承重梁12、滑动配合在所述单轮承重梁12上的移动座13、垂直伸缩杆14和水平驱动电机15组成,所述垂直伸缩杆14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13上。所述垂直伸缩杆14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之间通过蜗轮蜗杆结构实现连接。所述垂直伸缩杆14上端设置有挂板16。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驱动所述垂直伸缩杆14在垂直方向上做伸缩运动。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4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为伺服电机。所述绳索补偿装置11的设置,是为了模拟高层用轿厢中的绳索补偿系统。对于高层用轿厢,提升绳索的长度会很长,其重量也会大大加大。提升绳索的重量将会对整个轿厢运行产生影响,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对轿厢的重力中心进行测试的同时,也对绳索补偿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根据电梯轿厢的规格,在轿厢底部的横梁上设定绳索补偿固定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轮承重梁12来支撑整个所述绳索补偿装置11,是为了适应不同过个的电梯轿厢,根据不同的电梯轿厢,可以移动所述单轮承重梁12来适应不同类型的轿厢。所述移动座13滑动配合在所述单轮承重梁12,可以根据绳索补偿固定点的不同,手动推动所述移动座13移
动,使所述垂直伸缩杆14上端的挂板16能挂在轿厢底部的横梁上的绳索补偿固定点。如实地模拟绳索补偿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电梯轿厢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轿厢安装座(I)、上支架(2)及下支架(3 ),所述轿厢安装座(I)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2 )的中心位置上,在所述上支架(2 )与所述下支架(3)之间设置有沿X轴自由运动的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沿Y轴自由运动的Y轴双轮承重装置(5),所述上支架(2)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 )与所述下支架(3 )浮动连接,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 )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 )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 ),所述压力传感器(6 )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支架(3)上设置有X电机(7)和Y电机(8),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通过所述X电机(7)驱动在X轴上运动,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通过所述Y电机(8)驱动在Y轴上运动,所述X电机(7)和所述Y电机(8)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支架(2)或所述下支架(3)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X轴电子尺(9)和沿Y轴方向的Y轴电子尺(10),所述X轴电子尺(9 )和所述Y轴电子尺(10 )均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支架(3 )上还设置有绳索补偿装置(11),所述绳索补偿装置(11)由单轮承重梁(12 )、滑动配合在所述单轮承重梁(12)上的移动座(13)、垂直伸缩杆(14)和水平驱动电机(15)组成,所述垂直伸缩杆(14)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13)上,所述垂直伸缩杆(14)上端设置有挂板(16),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驱动所述垂直伸缩杆(14)在垂直方向上做伸缩运动,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4 )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由位于对称位置上的四根立柱I (17)、位于X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X轴轨I (18)及位于Y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Y轴轨I (19)组成,所述双X轴轨I (18)和所述双Y轴轨I (19)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I (17)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2)从俯视角度观察呈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由位于对称位置上的四根立柱II (20)、位于X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X轴轨II (21)及位于Y轴方向上的相互平行的双Y轴轨II (22)组成,所述双X轴轨II (21)和所述双Y轴轨II (22)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II (20)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3)从俯视角度观察呈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立柱I(17)分别对应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柱II (20)的上方,所述立柱I (17)与所述立柱II (20)之间设置有导向柱(2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X电机(7)、所述Y电机(8 )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15 )均为伺服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快速捕抓到轿厢重力中心的轿厢重力中心测试仪。本实用新型包括轿厢安装座(1)、上支架(2)及下支架(3),所述轿厢安装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2)的中心位置上,在所述上支架(2)与所述下支架(3)之间设置有沿X轴自由运动的X轴双轮承重装置(4)和沿Y轴自由运动的Y轴双轮承重装置(5),所述上支架(2)通过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与所述下支架(3)浮动连接,在所述X轴双轮承重装置(4)及所述Y轴双轮承重装置(5)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外围的控制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电梯轿厢领域。
文档编号G01M1/12GK202710245SQ20122033349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区纪宜 申请人: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 区纪宜, 毕吉福, 韦景新, 梁栈雄, 黄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