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MP3等小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测试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手机、MP3等小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品质都需要满足微跌寿命试验等多种可靠性测试,以对某翻盖手机产品进行常规性能测试项目之一的10厘米微跌试验为例该手机在插卡开机并合上翻盖的待机状态下,要求从10厘米的高度自由跌落至8至12毫米厚的铝板上,跌落的前后顺序按照底面2500次一正面500次一左侧面500次一右侧面500 次,跌落完毕为一个循环,共测试4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检查一次被测样机的外观和基本功能,总的跌落次数要求16000次,试验速率为每分钟15次。但是,在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时,只有当试件始终处于有效的试验区域内,才能够正常地进行试验,而现有的微跌试验机,其试件限位装置一般仅能在一个方向上调节限位区域的大小,在另一个方向上对试件的限位效果非常有限,使得在测试一些外形尺寸较小的试件的过程中,经常因为试件不能落入有效的拾取区域导致出现抓取失败的情况发生, 造成试验数据不准确甚至是试验中断。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可防止因试件不能落入有效的拾取区域导致出现抓取失败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设置在微跌试验机的测试台上,用于限制试件微跌后的位置并利于拾取,所述试件限位装置包括由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和右侧墙通过角立柱相连接围成限制所述试件跌落的区域,其中
在所述前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经由前导杆连接在所述前侧墙外侧的前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前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前挡板移动位置的前挡板锁紧部件;
在所述后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经由后导杆连接在所述后侧墙外侧的后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后挡板移动位置的后挡板锁紧部件;
在所述左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挡板,所述左挡板经由左导杆连接在所述左侧墙外侧的左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左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左挡板移动位置的左挡板锁紧部件;
在所述右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经由右导杆连接在所述右侧墙外侧的右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右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右挡板移动位置的右挡板锁紧部件。
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在所述左侧墙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试件回位气缸,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沿所述左挡板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左侧墙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一门孔;在所述右侧墙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试件回位气缸,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沿所述右挡板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右侧墙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二门孔。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在所述前侧墙、前挡板、后侧墙和后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避免与所述试件跌落区域上方的拾取部件发生碰撞或干涉的通槽。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所述前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前导柱、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前刹紧块;所述前导柱设置在所述前挡板上,所述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前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前侧墙上,在所述前侧墙上还设置有适配所述前导柱的前导柱孔,所述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前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前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前锁紧手轮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前导柱孔中。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所述后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后导柱、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所述后导柱设置在所述后挡板上,所述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后侧墙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还设置有适配所述后导柱的后导柱孔,所述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后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后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后锁紧手轮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后导柱孔中。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所述左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左锁紧手柄和左抱紧块;所述左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左导杆上,所述左锁紧手柄连接在所述左抱紧块的槽口处。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包括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右锁紧手柄和右抱紧块;所述右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右导杆上,所述右锁紧手柄连接在所述右抱紧块的槽口处。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在所述左侧墙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左挡板的左凹槽,在所述右侧墙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右挡板的右凹槽。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在所述前侧墙镶嵌有适配所述前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后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后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左侧墙镶嵌有适配所述左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右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右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中在所述前导杆和所述后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在所述左导杆和所述右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由于采用了挡板与拉手经导杆连接形成的直拉式设计,使用时可直接推拉所需调节方向上的拉手,使连接拉手的导杆在侧墙上滑动,以带动导杆另一端的挡板移动,再通过锁紧部件固定挡板的位置,不仅操作简便快捷,调节速度快,可一步调整到位,而且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了 XY两个方向上均可双向调节,基本上杜绝了因试件不能落入有效的拾取区域导致出现抓取失败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试验的中断。
图I是本发明试件限位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试件限位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安装在测试台上的试件限位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图I是本发明试件限位装置的立体图,所述试件限位装置包括由前侧墙110、后侧墙(被后挡板220所遮挡,附图未标注,下同)、左侧墙310和右侧墙410通过四个角立柱500相连接围成限制所述试件跌落的区域,其中在所述前侧墙110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前挡板120,所述前挡板120经由前导杆130连接在所述前侧墙110外侧的前挡板拉手140上,在所述前侧墙1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前挡板120移动位置的前挡板锁紧部件150 ;在所述后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后挡板220,所述后挡板220经由后导杆(被所述后挡板220所遮挡,附图未标注,下同)连接在所述后侧墙外侧的后挡板拉手240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后挡板220移动位置的后挡板锁紧部件(被后挡板220 所遮挡,结构上同所述前挡板锁紧部件150,附图未标注,下同);在所述右侧墙410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右挡板420,所述右挡板420经由右导杆430连接在所述右侧墙410外侧的右挡板拉手440上,在所述右侧墙4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右挡板420移动位置的右挡板锁紧部件450 ;在所述左侧墙310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挡板320,所述左挡板320经由左导杆330连接在所述左侧墙310外侧的左挡板拉手340上,在所述左侧墙3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左挡板320移动位置的左挡板锁紧部件(被左挡板320所遮挡,结构上同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450,附图未标注,下同),由此本发明的试件限位装置就可以在X、Y两个方向分别调节所述试件跌落限位区域的大小,只要所述试件尺寸小于限位装置的最大限位尺寸,就能够对所述试件进行良好的限位,使得实验设备拾取所述试件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具体的,在所述前侧墙110和前挡板120的上设置有通槽610,在所述后侧墙和后挡板220上也设置有通槽620,均用于避免与所述试件跌落区域上方的拾取部件发生碰撞或干涉,所述通槽610和620的具体位置和形状根据所述试件跌落区域上方拾取部件的形状和位置确;较好的是,所述通槽610可优选设置在所述前侧墙110和前挡板120的中间位置上,所述通槽620可优选设置在所述后侧墙和后挡板220的中间位置上,所述通槽610和 620均呈开口朝上的直壁通槽。具体的,所述前挡板锁紧部件150包括前导柱151、前锁紧手轮152及其螺杆153 和前刹紧块154,所述前导柱151垂直设置在所述前挡板120上,在所述前侧墙110上垂直设置有适配所述前导柱151滑动的前导柱孔155,所述前导柱151从所述前导柱孔155中伸出,所述前导柱151的轴心线与所述前导杆130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前锁紧手轮152及其螺杆153和前刹紧块154均设置在所述前侧墙110上,所述前锁紧手轮152及其螺杆153 的轴心线与所述前导柱151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前刹紧块154的一端与所述前锁紧手轮 152的螺杆153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前导柱孔155中,在转动所述前锁紧手轮152带动其螺杆153转动的作用下,与所述前导柱151的侧壁相接触或相分离,用于固定或移动所述前挡板120的移动位置。
所述后侧墙上的后挡板锁紧部件与所述前侧墙110上的前挡板锁紧部件150相类似;所述后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后导柱(被后挡板220所遮挡,附图未标注,下同)、后锁紧手轮252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被后挡板220所遮挡,附图未标注,下同),所述后导柱垂直设置在所述后挡板220上,在所述后侧墙上垂直设置有适配所述后导柱滑动的后导柱孔(被后挡板220所遮挡,附图未标注,下同),所述后导柱从所述后导柱孔中伸出,所述后导柱的轴心线与所述后导杆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后锁紧手轮252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后侧墙上,所述后锁紧手轮252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后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后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后锁紧手轮252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后导柱孔中, 在转动所述后锁紧手轮252带动其螺杆转动的作用下,与所述后导柱的侧壁相接触或相分离,用于固定或移动所述后挡板220的移动位置。具体的,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450包括右锁紧手柄452和开槽的右抱紧块454,所述右抱紧块454套设在所述右导杆430上,所述右锁紧手柄452螺纹连接在所述右抱紧块 454的槽口处,转动所述右锁紧手柄452,收拢或张开所述右抱紧块454的槽口,使所述右抱紧块454抱死或松开所述右导杆430,用于固定或移动所述右挡板420的移动位置。所述左侧墙310上的左挡板锁紧部件与所述右侧墙410上的右挡板锁紧部件450 相类似,所述左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左锁紧手柄352和开槽的左抱紧块(被左挡板320所遮挡,附图未标注,下同),所述左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左导杆330上,所述左锁紧手柄352螺纹连接在所述左抱紧块的槽口处,转动所述左锁紧手柄352,收拢或张开所述左抱紧块的槽口,使所述左抱紧块抱死或松开所述左导杆330,用于固定或移动所述左挡板320的移动位置。结合图2所示,图2是试件限位装置的纵向剖视,在本发明试件限位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左侧墙310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左挡板320的左凹槽312,用于使所述左挡板320沉入所述左凹槽312中,以增加所述试件跌落区域的空间;在所述右侧墙 410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右挡板420的右凹槽412,用于使所述右挡板420沉入所述右凹槽412中,以增加所述试件跌落区域的空间。较好的是,在所述左侧墙310镶嵌有适配所述左导杆330穿过的直线轴承730,所述左导杆330滑动连接直线轴承730中,以减少所述左导杆330的摩擦阻力,提高所述左挡板320移动的灵活性;在所述右侧墙410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右导杆430穿过的直线轴承 740,所述右导杆430滑动连接直线轴承740中,以减少所述右导杆430的摩擦阻力,提高所述右挡板420移动的灵活性。进一步地,在所述左导杆330和所述右导杆430上均设置有刻度线(附图未不出, 下同),以便于按照刻度线定量移动所述左挡板320和右挡板420,所述刻度线可以通过激光或化学方法刻蚀在所述左导杆330和所述右导杆430的侧壁上。结合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安装在测试台820上的试件限位装置立体图,在所述左侧墙3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试件回位气缸360,在所述右侧墙4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试件回位气缸460,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360和第二试件回位气缸460均安装在测试台820 的台面上,用于纠正微跌后出现偏位的试件回到指定位置;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460沿所述右挡板420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右侧墙410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460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二门孔416 ;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360沿所述左挡板320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左侧墙310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360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一门孔(被所述左侧墙310所遮挡,结构上同所述第二门孔416,附图未标注)。较好的是,在所述前侧墙110镶嵌有适配所述前导杆130穿过的直线轴承710,所述前导杆130滑动连接直线轴承710中,以减少所述前导杆130的摩擦阻力,提高所述前挡板120移动的灵活性;在所述后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后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被后挡板 220所遮挡,未标注,下同),所述后导杆滑动连接直线轴承中,以减少所述后导杆的摩擦阻力,提高所述后挡板220移动的灵活性。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导杆130和所述后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附图未示出,下同),以便于按照刻度线定量移动所述前挡板120和后挡板220,所述刻度线可以通过激光或化学方法刻蚀在所述前导杆130和所述后导杆的侧壁上。总之,本发明的双向可调试件限位装置设置在微跌试验机的测试台上,用于限制试件微跌后的位置并利于拾取,所述试件限位装置包括由侧墙通过立柱相连接而围成限制试件跌落的矩形区域,在每一侧墙的内壁上都滑动连接有一挡板,所述挡板经由两导杆连接在该侧墙外侧的一挡板拉手上,在所述侧墙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挡板移动位置的锁紧部件;试件尺寸较大时,分别向外拉出挡板拉手,试件尺寸较小时,分别向内侧推进挡板拉手。与现有技术中的试件限位装置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 不仅操作简便快捷,调节速度快,可一步调整到位,而且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了 XY两个方向上均可双向调节,基本上杜绝了因试件不能落入有效的拾取区域导致出现抓取失败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试验的中断。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设置在微跌试验机的测试台上,用于限制试件微跌后的位置并利于拾取,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限位装置包括由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和右侧墙通过角立柱相连接围成限制所述试件跌落的区域,其中在所述前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经由前导杆连接在所述前侧墙外侧的前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前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前挡板移动位置的前挡板锁紧部件;在所述后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经由后导杆连接在所述后侧墙外侧的后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后挡板移动位置的后挡板锁紧部件;在所述左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挡板,所述左挡板经由左导杆连接在所述左侧墙外侧的左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左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左挡板移动位置的左挡板锁紧部件;在所述右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经由右导杆连接在所述右侧墙外侧的右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右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右挡板移动位置的右挡板锁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墙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试件回位气缸,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沿所述左挡板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左侧墙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一门孔;在所述右侧墙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试件回位气缸,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沿所述右挡板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右侧墙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二门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墙、前挡板、后侧墙和后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避免与所述试件跌落区域上方的拾取部件发生碰撞或干涉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前导柱、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前刹紧块;所述前导柱设置在所述前挡板上,所述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前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前侧墙上,在所述前侧墙上还设置有适配所述前导柱的前导柱孔,所述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前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前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前锁紧手轮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前导柱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后导柱、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所述后导柱设置在所述后挡板上,所述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后侧墙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还设置有适配所述后导柱的后导柱孔,所述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后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后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后锁紧手轮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后导柱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左锁紧手柄和左抱紧块;所述左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左导杆上,所述左锁紧手柄连接在所述左抱紧块的槽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包括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右锁紧手柄和右抱紧块;所述右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右导杆上,所述右锁紧手柄连接在所述右抱紧块的槽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墙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左挡板的左凹槽,在所述右侧墙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右挡板的右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墙镶嵌有适配所述前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后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后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左侧墙镶嵌有适配所述左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右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右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导杆和所述后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在所述左导杆和所述右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包括由侧墙通过立柱相连接围成限制试件跌落的矩形区域,在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经由导杆连接在侧墙外侧的挡板拉手上,在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挡板移动位置的锁紧部件。由于采用了挡板与拉手经导杆连接形成的直拉式设计,使用时可直接推拉所需调节方向上的拉手,使连接拉手的导杆在侧墙上滑动,以带动导杆另一端的挡板移动,再通过锁紧部件固定挡板的位置,不仅操作简便快捷,调节速度快,可一步调整到位,而且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了XY两个方向上均可双向调节,基本上杜绝了因试件不能落入有效的拾取区域导致出现抓取失败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试验的中断。
文档编号G01M7/08GK102589834SQ2012100250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6日
发明者李海龙 申请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