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动态称重系统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矿山以及港口等载货车辆的称重系统中,为交通管理、超限超载治理以及进出口监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轮轴识别器作为计重收费、超限检测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用于检测车辆的轴型、胎型,但是由于轮轴识别器结构较复杂,且使用寿命较短,可靠性低,且不能识别行车方向。目前,计重收费、超限检测设备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货车司机逐渐摸索出一些降低称重数据的作弊方法,以逃避正常缴费,如跳磅过秤、高速冲磅、S型过秤等形式。为了防止作弊行为影响称重,整车式称重方法开始逐渐应用,整车式称重装置称重原理简单,不需要对胎型进行判断,只需要进行轴数、行车方向的检测,且整车式称重不同于单秤台、弯板式秤台、连体秤等轴重称重装置,轴重称重装置一般均可以通过自身逻辑判断车辆轴数或行车方向,而整车式称重不具有这一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度可靠的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用于整车式称重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由上盖板、框架、压力传感器、基础护边组成。采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沿行车方向布置并安装在框架上。本装置的上盖板和框架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盖板触发两个压力传感器。基础护边连接在框架两端,主要用于对基坑边角的防护。由于本装置选用的压力传感器防护等级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防护等级要求,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在车道上与行车方向垂直布置,可安装于整车式称重秤体的上秤端和下秤端,当车辆通过本装置时,上盖板受到压力,此时上盖板的压板将分别触发两个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分析两个压力传感器信号的有无检测汽车轴数,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的时序关系,判断车辆的行车方向,为整车式称重提供可靠的数据,完成车辆的称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所有通过车道的车辆进行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由于选用的压力传感器防护等级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防护等级要求,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因此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稳定,安装调试简便,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能适应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装置的现场应用示意图图中I.基础护边2.框架3.上盖板4.压力传感器5.车道6.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判断汽车轴型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由基础护边I、框架2、上盖板3、压力传感器4组成。压力传感器4沿行车方向布置安装在框架2上,上盖板3和框架2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盖板3的压板触发两个压力传感器4。基础护边I连接在框架2两端,主要用于对基坑边角的防护。如图2所示,本判断汽车轴型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安装在与行车方向垂直的车道5上,可安装于整车式称重秤体6的上秤端和下秤端,当车辆通过本装置时,上盖板3受 到压力,此时上盖板3的压板将分别触发两个压力传感器4。通过检测分析两个压力传感器4信号的有无得出汽车轴数,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信号的时序关系,判断车辆的行车方向,为整车式称重提供可靠的数据,完成车辆的称重。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上盖板、框架、压力传感器、基础护边,该检测装置采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沿行车方向布置并安装在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安装于整车式称重秤体的上秤端和下秤端,与行车方向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的上盖板和框架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盖板触发两个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础护边连接在框架两端,主要用于对基坑边角的防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判断汽车轴数和行车方向的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上盖板、框架、压力传感器、基础护边组成。采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沿行车方向布置并安装在框架上,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的有无判断汽车轴数,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的时序关系,判断车辆的行车方向。本装置的上盖板和框架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盖板触发两个压力传感器。由于本装置选用的压力传感器防护等级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防护等级要求,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用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G01G23/00GK202734935SQ20122032982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张佳贺, 董伟, 舒赞辉 申请人: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