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实验仪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实验仪接线器。
背景技术:
自互投装置是保证电网经济运行及可靠供电,控制工作电源之间自动互换投入使用的装置。白互投装置由自动控制装置及继电保护装置相结合。为保证白互投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通常需要采用实验仪进行实验,模拟工作状态测试其是否可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新型实验仪接线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一种新型实验仪接线器,由壳体及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由两组电压输入线及四组电压输出线构成,其中第一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三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一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第二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四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二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在四组电压输出线上分别连接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端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出端实验线,该输出端实验线连接于自互投装置电压输入端,两组电压输入线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入端实验线,该输入端实验线连接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所述的输入端实验线及输出端实验线在壳体内的部分均安装于伸缩线轴上。在壳体内设置有两对空接点,该两组空接点为常开空接点,其接点控制按钮均设置于壳体表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实验仪接线器,由壳体1及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其创新点在于电路由两组电压输入线及四组电压输出线构成,其中第一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三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一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第二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四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二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在四组电压输出线上分别连接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端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出端实验线6,该输出端实验线连接于自互投装置电压输入端,两组电压输入线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入端实验线3,该输入端实验线连接于现有的实验仪电压输出端。本接线器可与最简单的实验仪配合完成复杂的实验接线。实验过程中通过对空气开关断开等操作来模拟PT断线和三相PT失压等实验方法,无需手动插拔实验线,避免自护投装置的拒动及误动现象发生。输入端实验线及输出端实验线在壳体内的部分均安装于伸缩线轴上,线长可根据需要进行伸缩。 在壳体内设置有两对空接点,该两组空接点为常开空接点,其接点控制按钮均设置于壳体表面,标号分别为2、4。该两对空接点分别为手动闭锁空接点及保护闭锁空接点, 手动闭锁空接点的连接线5连接于自护投装置的手动闭锁接点,保护闭锁空接点连接线连接于自护投装置的保护闭锁接点,通过控制手动闭锁及保护闭锁的开出来模拟逻辑回路的正确性,通过上述两对空接点可直观的看到逻辑回路的正确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实验仪接线器,由壳体及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由两组电压输入线及四组电压输出线构成,其中第一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三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一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第二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四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并联后与第二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在四组电压输出线上分别连接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端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出端实验线,该输出端实验线连接于自互投装置电压输入端,两组电压输入线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入端实验线, 该输入端实验线连接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实验仪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实验线及输出端实验线在壳体内的部分均安装于伸缩线轴上,在壳体内设置有两对空接点,该两对空接点为常开空接点,其接点控制按钮均设置于壳体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实验仪接线器,由壳体及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由两组电压输入线及四组电压输出线构成,其中第一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三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一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第二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四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二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在四组电压输出线上分别连接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端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出端实验线,该输出端实验线连接于自互投装置电压输入端,两组电压输入线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入端实验线,该输入端实验线连接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R1/04GK201993383SQ2010206168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叶延军, 张海森, 张静, 易怀强, 陈波 申请人:光山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