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土壤降雨可蚀性快速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野外不同土壤类型降雨可蚀性的快速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生产力降低,还将泥沙、面源污染区带入湖泊、水库和河流,造成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洪水泛滥和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降雨侵蚀是坡面侵蚀的重要原因。土壤的降雨可蚀性表示水蚀过程中土壤对降雨侵蚀作用力(降雨打击)的敏感性,是定量计算坡面侵蚀的关键参数。然而现有的测定方法多数都在室内进行,测试过程仅考虑雨滴溅蚀作用,未能真正反映降雨侵蚀过程中降雨打击和径流搬运的综合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土壤对降雨侵蚀的敏感性,而且这些实验方法也不能满足在野外快速测定降雨可蚀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野外降雨可蚀性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和快速的特点,能快速测定野外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可蚀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壤降雨可蚀性快速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地表处理划定实验区,范围至少为1. 5mXl. 5m,坡度10° 士3°,如实验区为坡耕地,则按常规农业耕作措施翻耕IOcm深表土 ;如实验区为林草地,则用平铲逐层轻轻铲去植被层、 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暴露下生土层;实验区周边Im范围地表处理与小区内相同,在实验区下方开挖排水沟;步骤二、设置微小区设置一个不锈钢材质的微小区,长宽规格为0. 35mX0. 35m,微小区边框高度 10cm,在微小区的一边外侧焊接有一个集流槽,集流槽槽口低于微小区上边沿0. 5cm,集流槽以呈向下倾斜5°的角度与导流管连接;将微小区布设在实验区中心,整体插入土体,边框高出地表0. 5至1cm。步骤三、水分控制在开始实验前利用模拟降雨机进行35mm/h雨强的湿润降雨,至地表开始产流后即停止降雨,在湿润降雨停止后3小时开始正式实验;步骤四、雨强控制对模拟降雨机的雨强进行率定,设置实验雨强I为70mm/h。步骤五、侵蚀率测定降雨产流后,每隔2分钟用量筒收集微小区径流量V1,并用秒表记录取样时间T,并将量筒内的全部样品转入空盒重量为W1的铝盒中,置入烘箱于105°C温度下烘干对小时,然后进行称重,获得烘干后总重量W2,通过公式Z), = ^ 计算侵蚀率Di ;步骤六、土壤降雨可蚀性计算采用公式& 二^;计算土壤降雨可蚀性,其中Ki为降雨可蚀性,单位为103(g/
EI
KJ) -Hi2jDi为试验进行到降雨产流15min后的降雨侵蚀率,单位为g/min,E为降雨动能,单位为KJ/(m2 · mm),降雨动能根据模拟降雨机的参数确定。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微小区上的集流槽以向下倾斜5°的角度与导流管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微小区,并结合地表处理、人工模拟降雨等方式,能够快速有效的收集微小区内的径流,并进行侵蚀率和降雨可蚀性的计算,可普遍应用于在野外对不同土壤降雨可蚀性的快速测定,整体步骤和方法简单,设备成本也较低,且测定迅速。另外,在选择实验区时,要注意坡度的选择,坡度不能太大,因为太陡会发生径流侵蚀,影响测定准确性,并且降雨机不好布置;坡度也不能太小,太小径流的搬运能力不够, 无法把降雨侵蚀产生的泥沙都搬运出来,测定也不准确。因此,通过多次观察实验,选择 10°左右的坡度其测定结果最为准确。
图1为本发明实验区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降雨侵蚀过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本发明所采用的微小区容易加工制造,其他简易设备均可在市场上购买或者简单加工得到。实验地点云南东川区,供试土壤红壤
如附图1所示,一种土壤降雨可蚀性快速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地表处理划定实验区1,范围至少为1. 5mXl. 5m,坡度10°,实验区为坡耕地,则按常规农业耕作措施翻耕IOcm深表土 ;实验区周边Im范围地表处理与小区内相同,在实验区下方开挖排水沟;步骤二、设置微小区设置一个不锈钢材质的微小区2,长宽规格为0. 35mX0. 35m,微小区边框高度 10cm,在微小区的一边外侧焊接有一个集流槽3,集流槽槽口低于微小区上边沿0. 5cm,集流槽以呈向下倾斜5°的方式与导流管4连接;将微小区布设在实验区中心,整体插入土体,边框高出地表0. 5至1cm。步骤三、水分控制在开始实验前利用模拟降雨机5进行35mm/h雨强的湿润降雨,至地表开始产流后即停止降雨,在湿润降雨停止后3小时开始正式实验;步骤四、雨强控制
4
对模拟降雨机的雨强进行率定,设置实验雨强I为70mm/h ;步骤五、侵蚀率测定降雨产流后,每隔2分钟用量筒收集微小区径流量V1,并用秒表记录取样时间T,
并将量筒内的全部样品转入空盒重量为W1的铝盒中,置入烘箱于105°C温度下烘干对小
W —W
时,然后进行称重,获得烘干后总重量W2,通过公式以="^r--H十算侵蚀率Di ;步骤六、土壤降雨可蚀性计算采用公式A; = 计算土壤降雨可蚀性,其中Ki为降一一雨可蚀性,单位为103(g/
EI
KJ) -Hi2jDi为试验进行到降雨产流15min后的降雨侵蚀率,单位为g/min,E为降雨动能,单位为KJ/(m2 · mm),降雨动能根据模拟降雨机的参数确定。计算降雨可蚀性;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首先将降雨侵蚀过程图(侵蚀率VS时间)给出,如附图2。并计算15min后平均降雨侵蚀率Di为2. 05g/min。将Di = 2. 05g/min, E = O. 0275KJ/m2 · mm, I = 70mm/h 代入公式尺,=1,计算得
EI
到红壤降雨可蚀性为0. 064X 103(g/KJ) · m2。
权利要求
1.一种土壤降雨可蚀性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地表处理划定实验区,范围至少为1. 5mXl. 5m,坡度10° 士3°,如实验区为坡耕地,则按常规农业耕作措施翻耕IOcm深表土 ;如实验区为林草地,则用平铲逐层轻轻铲去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暴露下生土层;实验区周边Im范围地表处理与小区内相同,在实验区下方开挖排水沟;步骤二、设置微小区设置一个不锈钢材质的微小区,长宽规格为0. 35mX0. 35m,微小区边框高度10cm,在微小区的一边外侧焊接有一个集流槽,集流槽槽口低于微小区上边沿0. 5cm,集流槽以呈向下倾斜的方式与导流管连接;将微小区布设在实验区中心,整体插入土体,边框高出地表 0. 5 至 Icm ;步骤三、水分控制在开始实验前利用模拟降雨机进行35mm/h雨强的湿润降雨,至地表开始产流后即停止降雨,在湿润降雨停止后3小时开始正式实验; 步骤四、雨强控制对模拟降雨机的雨强进行率定,设置实验雨强I为70mm/h ; 步骤五、侵蚀率测定降雨产流后,每隔2分钟用量筒收集微小区径流量V1,并用秒表记录取样时间T,并将量筒内的全部样品转入空盒重量为W1的铝盒中,置入烘箱于105°C温度下烘干M小时,然后进行称重,获得烘干后总重量W2,通过公式A = ^计算侵蚀率Di ;步骤六、土壤降雨可蚀性计算采用公式& =&计算土壤降雨可蚀性,其中Ki为降雨可蚀性,单位为103(g/KJ) · m2, EIDi为试验进行到降雨产流15min后的降雨侵蚀率,单位为g/min,E为降雨动能,单位为KJ/ (m2 · mm),降雨动能根据模拟降雨机的参数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土壤降雨可蚀性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区上的集流槽以向下倾斜5°的角度与导流管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野外降雨可蚀性的方法,通过选择实验区、设置微小区,并通过模拟降雨机进行湿润降雨和侵蚀率测定,并在计算出侵蚀率之后计算土壤降雨可蚀性。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微小区,并结合地表处理、人工模拟降雨等方式,能够快速有效的收集微小区内的径流,并进行侵蚀率和降雨可蚀性的计算,可普遍应用于在野外对不同土壤降雨可蚀性的快速测定,整体步骤和方法简单,设备成本也较低,且测定迅速。
文档编号G01N33/24GK102353764SQ20111029089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严坤, 傅斌, 徐佩, 王玉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