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作为下一代电网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广泛关注,世界各政府和企业对于建立智能电网来改进电能分配和节约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大。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电力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国网”)对智能电网进行了全新的规划。伴随中国国网新标准的推出,诸多仪表企业也纷纷开始生产符合国网新标准要求的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一种新型的电表,它集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等功能于一体,可以显示用电波峰波谷的时段和电价,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一般,用于家庭中的智能化电表是单相智能化电表,而用于工业的则是三相智能化电表,通过它,市民可以了解到自家每月的用电量,并根据需求,制定用电计划,改变不科学的用电方式,更节约、更科学用电。供电企业也可以利用新型电表,准确分析市民用电量情况,遏制窃电现象发生。智能电表电源由线路和辅助电源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应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并可不间断自动转换,且辅助电源供电方式优先。目前,现有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智能电表使用的需求,为了完善符合国网新标准要求的智能电表的设计,进一步推广新型智能电表,需要设计与新型智能电表配套使用的辅助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输出电压精度高、纹波小,抗干扰能力强,待机功耗小,工作效率高,耐压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接的输入保护电路、电磁干扰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η型滤波电路、钳位保护电路和高频变压器,还包括与钳位保护电路相接的单片开关电源、以及与单片开关电源相接的启动电路和振荡电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与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接主路输出整流电路和辅路输出整流电路,所述主路输出整流电路通过依次相接的取样电路和光耦反馈电路与单片开关电源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通过短路保护电路与单片开关电源相接;所述启动电路与η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振荡电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相接。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由保险丝 FU、压敏电阻RV和热敏电阻RT构成,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由X电容CXl和CX2以及共模电感Ll和L2构成,所述压敏电阻RV的一端与X电容CXl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l中线圈一的一端相接并通过保险丝FU与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相接,所述压敏电阻RV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和热敏电阻RT的一端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与X电容CXl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l中线圈二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l中线圈一的另一端与X电容CX2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2中线圈一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l中线圈二的另一端与X电容CX2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2中线圈二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2中线圈一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2中线圈二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π型滤波电路由极性电容 Cl和C2以及电感L3构成,所述极性电容Cl的正极与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和电感 L3的一端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接且极性电容Cl 的负极和极性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且为 η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保护电路由电阻R1、 电容C4和二极管Dl构成,所述电阻Rl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均与π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高频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l的负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开关电源为芯片 0Β2354 ;所述启动电路由电阻R2、R3和R4串接构成,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π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0Β23Μ的引脚2相接;所述振荡电路由电阻R5 和R7以及电容C5构成;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由电阻R6、二极管D2和极性电容C3构成;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0Β23Μ的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 芯片0Β23Μ的引脚2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芯片0Β23Μ的引脚3 相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0Β23Μ的引脚4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6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 R6的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0Β23Μ的引脚5和引脚6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0Β2354的引脚7和引脚8接地。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路输出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4、电感L5、极性电容C9和C10、电容C12、电阻RLl以及电容CY2构成,所述二极管D4 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感L5的一端、 极性电容C9的正极和电阻RL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感L 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lO的正极和电容C12的一端相接且为辅路输出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9的负极、电阻 RLl的一端、极性电容ClO的负极、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电容CY2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且为辅路输出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Y2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3、电感L4、极性电容C7和C8、电容C11、电阻RL以及电容CY2构成,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感L4的一端、极性电容C7的正极和电阻R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和电容Cll的一端相接且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极性电容C8的负极、电容Cll的另一端和电容CYl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且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Y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取样电路由电阻1 8、1 9、1 9’、1 10和1^,电容06以及稳压芯片IC3构成,所述光耦反馈电路由光耦隔离芯片IC2构成,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8的 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入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9’ 的一端均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lO的一端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lO的另一端均与电阻 RC的一端和稳压芯片IC3的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C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相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入引脚2和稳压芯片IC3的引脚3相接,所述稳压芯片IC3的引脚2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相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出引脚3接地,所述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出引脚4与单片开关电源的输入端相接。上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为反击式高频变压器Tl。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压为85-264V,交流宽范围输入,电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2、输出电压精度高、纹波小,抗干扰能力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精度为士5%,辅路输出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精度为士 10%,输出纹波加噪声不大于IOOmV,抗干扰能力满足国标17626. 5-2008的要求。3、待机功耗小,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不低于70%。4、耐压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输入对输出、输出之间隔离耐压AC4000V、频率50Hz,电流小于5mA,至少1分钟,产品的MTBF可以达到5万小时,工作时周围温度为-25V -550C,工作时周围湿度小于95 %、不结露即可,存储温度为-40V -70V ;具有主路短路保护、自恢复的功能。5、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符合国网新标准,满足新型智能电表使用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推广新型智能电表,有利于建立建全智能电网,进一步节约电能, 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输出电压精度高、纹波小,抗干扰能力强,待机功耗小,工作效率高,耐压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解决了与符合国网新标准的新型智能电表的配套问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保护电路; 2-电磁干扰滤波电路;3-桥式整流电路;4- π型滤波电路; 5-钳位保护电路; 6-高频变压器;[0028]7-单片开关电源; 8-启动电路;9-振荡电路;10-主路输出整流电 11-辅路输出整流电 12-取样电路;路;路; 13-光耦反馈电路;14-短路保护电路; 15-交流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相接的输入保护电路1、电磁干扰滤波电路2、桥式整流电路3、π型滤波电路4、钳位保护电路5和高频变压器6,还包括与钳位保护电路5 相接的单片开关电源7、以及与单片开关电源7相接的启动电路8和振荡电路9,所述输入保护电路1与交流输入端15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6的输出端接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和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所述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通过依次相接的取样电路12和光耦反馈电路13与单片开关电源7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6通过短路保护电路14与单片开关电源 7相接;所述启动电路8与π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振荡电路9与高频变压器6 的输出端相接。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保护电路1由保险丝FU、压敏电阻RV和热敏电阻 RT构成,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2由X电容CXl和CX2以及共模电感Ll和L2构成,所述压敏电阻RV的一端与X电容CXl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l中线圈一的一端相接并通过保险丝FU 与交流输入端15的零线N相接,所述压敏电阻RV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15的火线L和热敏电阻RT的一端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与X电容CXl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l中线圈二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l中线圈一的另一端与X电容CX2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2 中线圈一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l中线圈二的另一端与X电容CX2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2中线圈二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2中线圈一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2中线圈二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π型滤波电路4由极性电容Cl和C2以及电感L3构成,所述极性电容Cl的正极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正极输出端和电感L3的一端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负极输出端相接且极性电容Cl的负极和极性电容C2 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且为π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所述钳位保护电路5由电阻R1、电容C4和二极管Dl构成,所述电阻Rl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均与π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和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 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l的负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开关电源7为芯片0Β2354 ;所述启动电路8由电阻R2、R3和R4串接构成,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π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 R4的一端与芯片0Β2354的引脚2相接;所述振荡电路9由电阻R5和R7以及电容C5构成; 所述短路保护电路14由电阻R6、二极管D2和极性电容C3构成;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0Β2354的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芯片0Β2354的引脚 2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芯片0Β2354的引脚3相接,所述电阻R7 的一端与芯片0Β2354的引脚4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6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0B2354的引脚5和引脚6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0B2354的引脚7和引脚8接地。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由二极管D4、电感L 5、极性电容 C9和C10、电容C12、电阻RLl以及电容CY2构成,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感L5的一端、极性电容C9的正极和电阻RL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lO的正极和电容C12的一端相接且为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的正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9的负极、电阻RLl的一端、极性电容ClO的负极、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电容CY2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且为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Y2的另一端接地。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由二极管D3、电感L4、极性电容 C7和C8、电容C11、电阻RL以及电容CY2构成,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感L4的一端、极性电容C7的正极和电阻R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和电容Cll的一端相接且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正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极性电容C8 的负极、电容Cll的另一端和电容CYl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且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Y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取样电路12 由电阻R8、R9、R9,、RlO和RC,电容C6以及稳压芯片IC3构成,所述光耦反馈电路13由光耦隔离芯片IC2构成,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入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均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负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lO的一端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正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lO的另一端均与电阻RC的一端和稳压芯片IC3的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C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相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入引脚2和稳压芯片IC3的引脚3相接,所述稳压芯片IC3 的引脚2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负输出端相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出引脚3接地,所述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出引脚4与单片开关电源7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6为反击式高频变压器Tl。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85V_264V的交流电经过输入保护电路1、 电磁干扰滤波电路2、桥式整流电路3、π型滤波电路4和钳位保护电路5后获得直流高压, 接至高频变压器6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高频变压器6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至单片开关电源7中的MOSFET的漏极;其中,输入保护电路1中的保险丝FU和压敏电阻RV两个器件起到防止雷击浪涌的作用,热敏电阻RT可以使开机时的冲击电流限制在额定范围内,电磁干扰滤波电路2的作用主要为防止群脉冲干扰,桥式整流电路3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 钳位保护电路5的作用是当MOSFET关断时将高频变压器6漏感产生的尖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对MOSFET的漏极起到保护作用;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经过整流后作为辅路输出,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经过整流后作为主路输出。其中,电容CYl为高压地和主路地之间的电容,电容CY2为高压地和辅路地之间的电容, 用于防止电源对外的干扰。短路保护电路14的作用是当电源短路时使得VCC电压急速升高,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芯片停止工作,使电源起到短路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接的输入保护电路(1)、电磁干扰滤波电路(2)、桥式整流电路(3)、π型滤波电路(4)、钳位保护电路(5)和高频变压器 (6),还包括与钳位保护电路(5)相接的单片开关电源(7)、以及与单片开关电源(7)相接的启动电路⑶和振荡电路(9),所述输入保护电路⑴与交流输入端(15)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6)的输出端接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和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所述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通过依次相接的取样电路(12)和光耦反馈电路(13)与单片开关电源(7)相接, 所述高频变压器(6)通过短路保护电路(14)与单片开关电源(7)相接;所述启动电路(8) 与η型滤波电路⑷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振荡电路(9)与高频变压器(6)的输出端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1)由保险丝FU、压敏电阻RV和热敏电阻RT构成,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2)由X电容CXl和CX2以及共模电感Ll和L2构成,所述压敏电阻RV的一端与X电容CXl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l中线圈一的一端相接并通过保险丝FU与交流输入端(15)的零线N相接,所述压敏电阻RV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15)的火线L和热敏电阻RT的一端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与X电容CXl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l中线圈二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 Ll中线圈一的另一端与X电容CX2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2中线圈一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l中线圈二的另一端与X电容CX2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2中线圈二的一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L2中线圈一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共模电感 L2中线圈二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RT 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滤波电路⑷由极性电容Cl和C2以及电感L3构成,所述极性电容Cl的正极与桥式整流电路(3) 的正极输出端和电感L3的一端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与桥式整流电路(3)的负极输出端相接且极性电容Cl的负极和极性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且为π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保护电路(5)由电阻R1、电容C4和二极管Dl构成,所述电阻Rl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均与π 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和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l的负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 (6)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开关电源(7)为芯片ΟΒ2354;所述启动电路(8)由电阻R2、R3和R4串接构成,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η型滤波电路(4)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ΟΒ2354的引脚2相接; 所述振荡电路(9)由电阻R5和R7以及电容C5构成;所述短路保护电路(14)由电阻R6、 二极管D2和极性电容C3构成;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ΟΒ2354的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 R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芯片ΟΒ2354的引脚2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芯片ΟΒ2354的引脚3相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ΟΒ2354的引脚4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 3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2 的正极与电阻R6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0B23M的引脚5 和引脚6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0B23M的引脚7和引脚8接地。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由二极管D4、电感L5、极性电容C9和C10、电容C12、电阻RLl以及电容CY2构成,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感L5的一端、极性电容C9的正极和电阻RL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lO的正极和电容C12的一端相接且为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的正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9的负极、电阻RLl的一端、极性电容ClO的负极、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电容CY2 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且为辅路输出整流电路(11)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Y2的另一端接地。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由二极管D3、电感L4、极性电容C7和C8、电容Cl 1、电阻RL以及电容CY2构成, 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感L4的一端、极性电容C7的正极和电阻R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和电容Cll的一端相接且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正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极性电容C8的负极、电容Cll的另一端和电容CYl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6)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且为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Y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取样电路(1 由电阻R8、R9、R9,、RlO和RC,电容C6以及稳压芯片IC3构成,所述光耦反馈电路(13)由光耦隔离芯片IC2构成,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入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均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负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lO的一端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正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lO 的另一端均与电阻RC的一端和稳压芯片IC3的引脚1相接,所述电阻RC的一端与电容C6 的一端相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入引脚2和稳压芯片IC3的引脚3相接,所述稳压芯片IC3的引脚2与主路输出整流电路(10)的负输出端相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出引脚3接地,所述光耦隔离芯片IC2的输出引脚4与单片开关电源 (7)的输入端相接。
9.按照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6)为反击式高频变压器T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包括依次相接的输入保护电路、电磁干扰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π型滤波电路、钳位保护电路和高频变压器,还包括与钳位保护电路相接的单片开关电源、以及与单片开关电源相接的启动电路和振荡电路,输入保护电路与交流输入端相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接主路输出整流电路和辅路输出整流电路,主路输出整流电路通过依次相接的取样电路和光耦反馈电路与单片开关电源相接,高频变压器通过短路保护电路与单片开关电源相接;启动电路与π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振荡电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相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输出电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耐压性强,使用安全可靠,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G01S11/02GK202068337SQ2011200433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时新文 申请人:上海博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