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土壤样品采集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野外监测采集土壤样品的工具,具体来说是土壤样品采 集钻(即土钻)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样品采集是生态环境监测的一个基本途径,它的采集需要一定的工具才 能完成,这种工具通常称之为土钻。目前,常用的土钻,根据钻头的特征有螺旋 土钻(钻头呈螺丝状)和管形土钻(钻头是环状的锋利刀头,刀口有的是锯齿状, 有的是平顶状),前者容易钻取土壤,但对土壤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后者虽然能 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但难以钻取土壤,特别是对那种较紧时的土壤。为了克服这 些不足,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土壤样品采集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的土壤样品采集钻,以使容易钻取土壤, 并能保持土壤的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土壤样品采集钻,包括钻头,钻头为 金属管状体,其壁厚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且其内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其下端开 有一刃口。
制作时,选择一定材质的厚壁圆管,通过加工使该圆管一端为刀刃口,圆管 刀口端的外壁直径较另一端的大,而内壁直径较另一端的小,把该钻头与一定材 质的钻杆和手柄连接,从而构成本土壤样品采集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与现有螺旋土钻相比,本钻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2、 由于管状钻头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增大,下钻取土时,钻头管内土壤的阻 力逐渐变小,易于钻头向下行进,因而,下钻时省力;同时,由于采用内倾楔形 刃口,在刃口段钻头的下行阻力很小,易于下行,刃口段以上管状钻头的外径从 下向上呈收縮状,同样,减小了土壤对钻头下行的阻力。从上述两个方面综合来 看,本土钻更容易钻取土壤,具有钻取土壤省力以及能减少对土壤原状的破坏(相
比螺旋土钻)、能保持土壤原状的优点。
图l是本新型钻头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4是图1所示钻头被剖且一半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示出,本新型包括钻头,钻头1为金属管状体,其壁厚从上向 下逐渐增大、且其内径从上向下逐渐縮小,其下端开有一刃口 lc。该刃口为内 倾楔形刃口。具体实施例,参见图l,金属管状体的长度为200mm,其顶部壁厚 2. 5mm,顶部内径45ran,且下端壁厚7. 5mm,上端内径45mm,外径50mm,下端(确 切来说,是指钻头上除开刃口段部分以外的部分)内径为40薩,外径为55mm。 将本钻头与钻杆和手柄连接组成土壤样品采集钻。
权利要求1、一种土壤样品采集钻,包括钻头,其特征是所述钻头(1)为金属管状体,其壁厚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且其内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其下端开有一刃口(1c)。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样品采集钻,其特征是所述刃口 (lc)为内 倾楔形刃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土壤样品采集钻,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管状体 的长度为200mra,其顶部壁厚2. 5mm,顶部内径45mra,其下端壁厚7. 5mm,下端 内径40mra。
专利摘要一种土壤样品采集钻,属用于环境野外监测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钻。其钻头为金属管状体,其壁厚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且其内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其下端开有一刃口。它易于钻取土壤,并能保持土壤的原状,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N1/04GK201203540SQ20082006296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刘刚才, 杰 金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