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电子等制造行业的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
背景技术:
国内机械,电子等制造业在工件的深孔位移在线检测中,多采用的方式是光学投影和目视仪器观测,整个过程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传统的工件深孔位移在线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该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是把机械视觉光栅技术,计算软件等技术有机结合,无论测量精度,操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都有极大提高,从而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包括底座、伸缩架、微分筒、直线光栅、运动导轨、被测工件、支架、光源、显微镜组、CCD摄像机和计算机;该显示仪有一个平板形的底座;该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伸缩架;该伸缩架的一侧,滑配合连接有可调节间距的支架,该支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沿支架的平台中心线放入并固定有被测工件;该支架的顶端,同轴顺序连接有光源和显微镜组,该显微镜组与CXD 摄像机和计算机电联接,被测工件的图像由CCD摄像机摄入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分析;该支架的底端设有运动导轨,该运动导轨的X轴和Y轴分别对应设有直线光栅和微分筒移动装置,由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照射到被测工件的检测部位上,其边缘轮廓经显微组的光学镜成像在CCD摄像机的靶面内,经光电转换,呈现在显示器屏幕上,采用直线光栅和微分筒进行移动,被测工件的两条平行边缘轮廓都处于同一幅图像内,则二者位置之差即为相应尺寸,经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得被测工件表面的实际尺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是把机械视觉光栅技术,计算软件等技术有机结合,无论测量精度,操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都有极大提高,从而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极为适合大批量生产情况下工件的在线检测,尤其是被测对形象尺寸较小,形状相对简单,内孔较深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底座,2.伸缩架,3.微分筒,4.直线光栅,5.运动导轨,6.被测工件,7.支架,8.光源,9.显微镜组,10. C⑶摄像机,11.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该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包括底座1、伸缩架2、微分筒3、直线光栅4、 运动导轨5、被测工件6、支架7、光源8、显微镜组9、CXD摄像机10和计算机11 ;该显示仪有一个平板形的底座1 ;该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伸缩架2 ;该伸缩架2的一侧,滑配合连接有可调节间距的支架7,该支架7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沿支架7的平台中心线放入并固定有被测工件6 ;该支架7的顶端,同轴顺序连接有光源8和显微镜组9,该显微镜组9与 CXD摄像机10和计算机11电联接,被测工件6的图像由CXD摄像机10摄入送到计算机11 进行图像处理分析;该支架7的底端设有运动导轨5,该运动导轨5的X轴和Y轴分别对应设有直线光栅4和微分筒3移动装置,由光源8发出的平行光照射到被测工件6的检测部位上,其边缘轮廓经显微镜组9的光学镜成像在CXD摄像机10的靶面内,经光电转换,呈现在显示器屏幕上,采用直线光栅4和微分筒3进行移动,被测工件6的两条平行边缘轮廓都处于同一幅图像内,则二者位置之差即为相应尺寸,经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得被测工件表面的实际尺寸。
权利要求1. 一种该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包括底座(1)、伸缩架O)、微分筒(3)、直线光栅0)、 运动导轨(5)、被测工件(6)、支架(7)、光源(8)、显微镜组(9)、CCD摄像机(10)和计算机 (11);该显示仪有一个平板形的底座(1);其特征是该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伸缩架O);该伸缩架( 的一侧,滑配合连接有可调节间距的支架(7),该支架(7)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沿支架(7)的平台中心线放入并固定有被测工件(6);该支架(7)的顶端,同轴顺序连接有光源⑶和显微镜组(9),该显微镜组(9)与CCD摄像机(10)和计算机(11)电联接;该支架(7)的底端设有运动导轨(5),该运动导轨(5)的X轴和Y轴分别对应设有直线光栅(4)和微分筒(;3)移动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该显示仪有一个平板形的底座;该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伸缩架;该伸缩架的一侧,滑配合连接有可调节间距的支架,该支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沿支架的平台中心线放入并固定有被测工件;该支架的顶端,同轴顺序连接有光源和显微镜组,该显微镜组与CCD摄像机和计算机电联接;该支架的底端设有运动导轨,该运动导轨的X轴和Y轴分别对应设有直线光栅和微分筒移动装置,该深孔位移数码显示仪无论测量精度,操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都有极大提高,从而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极为适合大批量生产情况下工件的在线检测,尤其是被测对形象尺寸较小,形状相对简单,内孔较深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文档编号G01B11/02GK202024733SQ20112003471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苏军, 苏圣翕 申请人:江苏富兰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