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化学检测器,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操作与替换电极试片简便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检测器是化学研究中新兴的领域,其学术价值及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检测器的制造涉及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几乎涵盖了理、工、农、医各领域,而电分析化学更是当中的核心研究。一般检测器需具有优良的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较短的侦测时间,若能兼具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则不论是在生物医学、环境或是化学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需求与应用空间。为减少所需样品用量,简化采样步骤,甚至达到连续、实时地侦测,所以微小型检测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加上产业普及化的考虑,价廉且能批量生产的微小型化学检测器,成为目前相关研究发展的重点,若再与五花八门的化学修饰电极技术结合,便可成功地应用于生化检测器、环境检测、药物与化妆品管制等不同层面的微量分析上。电化学分析的主要发展空间,在于与流动注入系统(Flow InjectionAnalysis,FIA)、液相层析分离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或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结合,其侦检的灵敏度可实际应用于解决生物医学与环保相关的棘手分析问题。
请参阅图9所示,现有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主要的结构包括有一基座60、一盖体70、一检测电极80与一间隔层90。
基座60上穿设有两定位孔62,基座的顶面上放置该检测电极80,检测电极80上相对于基座每一定位孔62的位置上分别形成一穿孔82,检测电极80上两穿孔82之间设有一内接点83与一外接点84。
间隔层90是放置于检测电极80上,同样形成有相对于基座60每一定位孔62的穿孔92,两穿孔92中间形成有一长方形流道94,该流道94是对应于内接点83的位置。
盖体70放置于间隔层90上,底部延伸出两个贯穿间隔层90与检测电极80上穿孔92、82的定位柱76,并利用螺栓762锁穿入定位柱76,借此,让盖体70与基座60相互配合夹持住检测电极80与间隔层90。此时,间隔层90的流道94形成一检测空间(图中未标号),并在盖体70内部形成有两分别与流道94相连通的流入孔72与流出孔74。
当使用该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时,将检测流体从流入孔72注入检测空间中,借助检测电极80的外接点84通电与连接一读取系统,并从内电极接点83读出化学数值,例如电容值输出至读取系统。
然而,此现有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仍存在一些使用上不便利的缺点,例如更换检测电极80的麻烦,因为检测电极80为可抛弃式需要常常更换,而每一次的组装都须要将螺栓762悬开松脱或对位锁上,因此相当耗费时间。另一方面,间隔层90与检测电极80上都须要对应形成穿孔8292,更增加制作设备上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可以达到简易地替换检测电极的目的,且可配合不同的检测电极多样化地侦测电化学信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包括基座、盖体、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一顶面、一前端与一后端,基座顶面形成有一延伸至前端的容置槽;所述盖体枢设于基座后端,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一后端与两侧边,盖体底面形成有一具有内开口的弹性分隔体,数个流孔形成于盖体上并连通至分隔体的内开口范围内;所述检测电极放置于所述置槽中;一设置于基座与盖体之间的卡扣装置。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卡扣装置包括两个形成于基座顶面、且各设有一定位珠的定位柱;两形成于盖体前端上、且分别对应两定位珠的珠槽。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盖体前端两侧各形成一肩槽,两定位柱分别对应于盖体的两肩槽,所述两珠槽分别设于两肩槽内。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定位柱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定位柱内部的螺孔;一栓设于螺孔内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轴向形成一轴孔;一容置于轴孔中顶持于相对定位珠的弹性体,借助弹性体的弹力作用可将定位珠压迫推向珠槽,以提供卡掣的效果。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弹性体为一弹簧。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盖体底面形成一环槽,环槽内容置一作为分隔体的弹性O形环,数个流孔形成于盖体上并分别连通至O形环所圈住的范围内。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盖体的数个流孔包括一形成于盖体顶面的注入孔;一形成于盖体一侧边的第一流出孔;一形成于盖体另一侧边的第二流出孔。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盖体的数个流孔包括一形成于盖体顶面的注入孔;一形成于盖体一侧边的第一流出孔;一形成于盖体另一侧边的第二流出孔。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盖体的数个流孔包括一形成于盖体顶面的注入孔;一形成于盖体一侧边的第一流出孔;一形成于盖体另一侧边的第二流出孔。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一流出孔连接的参考电极。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二流出孔连接的辅助电极。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容置槽为一鸠尾槽。
前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中基座侧边各设有数道止滑刻痕。
借此,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基座与盖体之间的枢设与卡扣装置,轻易的开启盖体以重新替换新的电极试片,让流体电化学检测更为简易便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呈闭阖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操作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操作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操作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操作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现有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基座 102止滑刻痕11枢柱111枢轴 12容置槽14定位柱 142螺孔18调节螺杆 182轴孔184弹性体186定位珠20盖体 22注入孔23珠槽24第一流出孔 26第二流出孔28环槽 282O形环30参考电极 32螺杆34第二金属杆40辅助电极 42螺杆44第一金属杆50检测电极 50a检测电极
52内接点54外接点A储瓶B注射器C层析装置D工作站E屏幕a检测空间60基座 62定位孔70盖体 72流入孔74流出孔 76定位柱762螺栓 80检测电极82穿孔 83内接点84外接点 90间隔层92穿孔 94流道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1图与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基座10、一枢设于基座上的盖体20,与一装设于基座10与盖体20之间的卡扣装置(图中未标号)。
基座10为一四方形块体,其具有一顶面、四个侧边、一前端与一后端,基座10顶面形成一延伸至前端的长条状容置槽12,并于靠近后端处形成有一枢柱11,此外,基座10四个侧边上设有数道止滑刻痕102,本实施例中,该容置槽12为一定位效果较好的鸠尾槽。
盖体20是枢设于基座10上,该盖体20为一方形块体,其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一后端与两侧边,盖体20前端两侧各形成一肩槽(图中未标号),盖体20底面形成有具有内开口(图中未标号)的弹性分隔体(图中未标号),数个流孔形成于盖体上并连通至分隔体的内开口范围内。较佳地,如图所示,盖体底面上形成有一环槽28,环槽28内容置有一作为分隔体的弹性O形环282,一注入孔22形成于盖体20的顶面并连通至O形环282圈住的范围内,另有一第一流出孔24与一第二流出孔26分别形成于盖体20两侧边,同样连通至O形环282所圈住的范围内。盖体20后端形成有一凹槽21,该凹槽21可对应容置基座10枢柱11,并以一枢轴111穿设过盖体20凹槽21两侧与枢柱11,借此,将盖体20与基座10枢设连接。当盖体20下压贴合基座10时,O形环282会在盖体20与基座10之间间隔出一检测空间a。
卡扣装置是设置于基座10与盖体20之间以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包括两个形成于基座10顶面、含有定位珠186的定位柱14与一形成于盖体20前端上、对应定位珠186的珠槽23。当基座10与盖体20盖合时,每一定位柱14是对应于盖体20每一肩槽的位置,而珠槽23设于肩槽内。较佳地,定位柱14内部形成有一螺孔142,并有一调节螺杆18栓设于螺孔142内,调节螺杆18轴向形成一轴孔182,并在轴孔182中容置设有一顶持于定位珠186上的弹性体184,借助弹性体184的弹力作用将定位珠186压迫推向珠槽23以提供卡掣的效果,其中调节螺栓18可以依锁入螺孔142中的深度来调节卡扣组件的紧度。较佳地,该弹性体184为一弹簧。当盖体20贴合座体10时,定位珠186卡掣于珠槽23中,以将盖体20固定于座体10上,让O形环282紧压于基座10上形成检测空间a,当开启盖体20时,只须施力让定位珠186推动弹性体184以脱离珠槽23即可,因此,对于开启或关闭盖体20都相当简便。
此外,请参阅图1与图4,本实用新型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需要配合使用的设备另有一参考电极30、一辅助电极40与一检测电极50,每一辅助电极40或参考电极30中穿设连接一导电用的第一金属杆44与第二金属杆34,其中第一金属杆44为中空杆体穿过辅助电极40直到注入孔22内,以引导检测溶液流出,第二金属杆34为实心,固定于参考电极30的末端,并不能导流溶液。其中参考电极30与辅助电极40可选择性插入第一或第二流出孔24、26,因此为方便参考电极30与辅助电极40的连接,参考电极30与辅助电极40两者前端上均设有一螺杆32、42,并在第一和第二流出孔24、26内璧面设有螺纹(图中未标号),以螺固的方式结合将参考电极30与辅助电极40结合于盖体20上。另一方面,检测电极50是放置于容置槽12内,其长度略大于容置槽12,朝上面具有一对应环槽28设置的内接点52,并设有一连接一读取装置的外接点54。
请参阅图3与图4,当使用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时,将检测溶液由一储瓶A通过泵M抽送流入一注射器B中,经过注射器B的加压让检测溶液从注入口22进入检测空间a中。而在检测溶液进入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之前,可先由一层析装置C进行分离净化以去除其它非侦测标的,以避免干扰。最后,将由检测电极50或配合参考电极30,或辅助电极40所读取出的电化学资料传送至一工作站D(electrochemicalworkstation),经转换成有效信息后显示于一屏幕E上。
请配合图5至图8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与各配合电极之间具有替换容易的特性,因此在操作上可依不同的设计变化不同的实施态样。
如图5所示,若检测电极为单电极50时,可将第一流出孔24与参考电极30连接,而第二流出孔26则保持为检测溶液的流出通道。
如图6所示,若检测电极为单电极50时,亦可将第一流出孔24封闭,而第二流出孔26则与辅助电极40连接,在操作量测时,检测溶液可从辅助电极40的中空的金属杆流出。
如图7所示,若检测电极为单电极50时,可将第一流出孔24与参考电极30连接,而第二流出孔26与辅助电极40连接,以检测溶液可作多重的测量,并从辅助电极40的中空的第一金属杆44流出。
如图8所示,若检测电极为三电极50a时,因不需要其它的参考或辅助电极30、40,所以可将第一流出孔24封闭,第二流出孔26则保持为检测溶液的流出通道,仅由检测电极50a进行操作测量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借由基座与盖体之间的枢设与卡扣装置,可以轻易的开启或结合盖体,以重新替换基座上的电极试片,因此具有操作简易便利的的特性,以简化检验操作,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实用性及产业利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并未见诸于刊物或公开使用,具有新颖性,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包括基座、盖体、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一顶面、一前端与一后端,基座顶面形成有一延伸至前端的容置槽;所述盖体枢设于基座后端,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一后端与两侧边,盖体底面形成有一具有内开口的弹性分隔体,数个流孔形成于盖体上并连通至分隔体的内开口范围内;所述检测电极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一设置于基座与盖体之间的卡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包括两个形成于基座顶面、且各设有一定位珠的定位柱;两形成于盖体前端上、且分别对应两定位珠的珠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前端两侧各形成一肩槽,两定位柱分别对应于盖体的两肩槽,所述两珠槽分别设于两肩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进一步包括一形成于定位柱内部的螺孔;一栓设于螺孔内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轴向形成一轴孔;一容置于轴孔中顶持于相对定位珠的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底面形成一环槽,环槽内容置一作为分隔体的弹性O形环,数个流孔形成于盖体上并分别连通至O形环所圈住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数个流孔包括一形成于盖体顶面的注入孔;一形成于盖体一侧边的第一流出孔;一形成于盖体另一侧边的第二流出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数个流孔包括一形成于盖体顶面的注入孔;一形成于盖体一侧边的第一流出孔;一形成于盖体另一侧边的第二流出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数个流孔包括一形成于盖体顶面的注入孔;一形成于盖体一侧边的第一流出孔;一形成于盖体另一侧边的第二流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一流出孔连接的参考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一流出孔连接的参考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一流出孔连接的参考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二流出孔连接的辅助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二流出孔连接的辅助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二流出孔连接的辅助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与第二流出孔连接的辅助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为一鸠尾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侧边各设有数道止滑刻痕。
专利摘要一种流体电化学检测装置,包括基座、盖体、检测电极、一设置于基座与盖体之间的卡扣装置,基座顶面形成一延伸至前端的容置槽;盖体枢设于基座后端,盖体底面形成一具有内开口的弹性分隔体,数个流孔形成于盖体上并连通至分隔体的内开口范围内;检测电极放置于容置槽中;一容置于环槽内的O形环与数个连通外界与环槽的流孔,当盖体紧密结合于基座上时,O形环在盖体与基座之间形成一检测空间,由流孔向检测空间注入待检溶液。本实用新型借助基座与盖体之间的枢设与卡扣装置,在溶液检测完成后,可以轻易的开启盖体以重新替换新的电极试片,操作简单便利。
文档编号G01N27/30GK2648443SQ0320919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0日
发明者曾志明, 徐振腾, 锺协训, 黄椿木, 蔡东孟, 吕慧菁 申请人:禅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曾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