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巴马格卷绕头测试台插头上的540VDC始终保持通电状态,当给卷绕头插入供电时,插错或插偏插头时540VDC通入控制电路后就会使卷绕头的各电路板烧毁,并且经常带电插拔插头,插针容易损坏,另外540VDC的插头裸露在外也存在着对设备保养人员触电的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该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可以保证在测试台处于待机状态时,插头上的直流电源线插针不带电的,消除了对操作的危险隐患,同时也避免了对设备元器件的损坏,降低设备故障率,节省维修费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测试台插头是否插入卷绕头插座上的检测回路和用于延时供电的延时控制回路,所述检测回路由测试台插头自带的反馈回路和设置在反馈回路上的第一接触器构成,所述延时控制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支路上串联有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支路上串联有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卷绕头直流电源线上。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绕头包括并排设置的左卷绕头和右卷绕头,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左卷绕头接触器和右卷绕头接触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可以保证在测试台处于待机状态时,插头上的直流电源线插针不带电的,消除了对操作的危险隐患,同时也避免了对设备元器件的损坏,降低设备故障率,节省维修费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回路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延时控制回路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台插头自带的反馈回路示意图。图中ZJ—左卷绕头,YJ—右卷绕头,K (左)一左卷绕头接触器,K (右)一右卷绕头接触器,Kl一第二接触器,ST—时间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所述卷绕头包括并排设置的左卷绕头ZJ和右卷绕头YJ,该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测试台插头是否插入卷绕头插座上的检测回路和用于延时供电的延时控制回路,所述检测回路由测试台插头自带的反馈回路和设置在反馈回路上的第一接触器构成,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左卷绕头接触器K (左)和右卷绕头接触器K (右),所述延时控制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接触器Kl和时间继电器ST,所述时间继电器ST的支路上串联有第一接触器K (左)、K (右)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Kl的支路上串联有时间继电器ST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Kl的常开触点串联在卷绕头直流电源线上。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左右两个测试台插头同时插入卷绕头插座上时,电路ABl和AB2得电,位于电路ABl和AB2上的左卷绕头接触器K (左)和右卷绕头接触器K (右)均得电,其位于延时控制回路上的常开触点闭合闭合,时间继电器ST开始计时,一般设定10S,延时时间到了以后,时间继电器ST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二接触器Kl得电, 位于卷绕头直流电源线(540VDC)上的第二接触器Kl的常开触点闭合,卷绕头直流电源线(540VDC)电路接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测试台插头是否插入卷绕头插座上的检测回路和用于延时供电的延时控制回路,所述检测回路由测试台插头自带的反馈回路和设置在反馈回路上的第一接触器构成,所述延时控制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支路上串联有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支路上串联有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卷绕头直流电源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头包括并排设置的左卷绕头和右卷绕头,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左卷绕头接触器和右卷绕头接触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头的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测试台插头是否插入卷绕头插座上的检测回路和用于延时供电的延时控制回路,所述检测回路由测试台插头自带的反馈回路和设置在反馈回路上的第一接触器构成,所述延时控制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支路上串联有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支路上串联有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卷绕头直流电源线上。该测试台插头延时控制电路可以保证在测试台处于待机状态时,插头上的直流电源线插针不带电的,消除了对操作的危险隐患,同时也避免了对设备元器件的损坏,降低设备故障率,节省维修费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G01R1/20GK202533469SQ20122012781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丁昌祥 申请人: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