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剖工具,尤其是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
背景技术:
鱼耳石是存在于硬骨鱼内耳中的功能性沉积体,主要由碳酸钙、有机质和少量微量元素构成,是一种典型的天然生物矿物。鱼的内耳中共有微耳石、星耳石、矢耳石各1对。 鱼耳石的生长伴随鱼的几乎整个生命过程,并发育有明显的记录鱼类自然生长和年龄的生长轮。研究鱼类耳石微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学机理,将推动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年龄、生长、死亡率、补充量、种群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为探讨其繁殖、洞游习性、早期死亡因素和天然资源量的动态变化等提供新的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对耳石生长轮沉积规律的影响,研究温度法和化学法标记耳石的效果,建立大规模标记早期鱼苗的方法,将为提高标记鱼苗的存活率,跟踪放流后的洞游分布习性,以及科学评价放流增殖效果等研究提出新的思路。目前在成鱼耳石的采集中已有成熟的采集方法,但是在仔幼鱼耳石的采集中,更多采用压片技术,该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因鱼类耳石主要是碳酸钙、有机质和少量微量元素构成, 因此压片时如果力量控制不当,容易将耳石压碎;第二,压片技术不能将鱼类耳石上面的一层胶状生物膜剥离,这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生物膜会对观察清晰度和准确度产生影响。第三,压片技术不能完整的找出仔幼鱼的六块耳石。而如果将成鱼耳石采集方法用在仔幼鱼的耳石采集上,因为仔幼鱼个体较小,利用普通的解剖工具解剖仔幼鱼操作不易,容易破坏仔幼鱼的内耳结构,不利于耳石的寻找。同时仔幼鱼的耳石较小且透明度高,不容易发现, 采集耳石时一般的解剖工具又容易将耳石碰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位于手柄头部的勺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采集仔幼鱼耳石时配合解剖针同时使用,可以方便的剥离胶状生物膜,完整地找出仔幼鱼的六块耳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1、手柄;2、勺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包括手柄1和位于手柄头部的勺状结构2。
权利要求1. 一种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位于手柄头部的勺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仔幼鱼耳石解剖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位于手柄头部的勺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采集仔幼鱼耳石时配合解剖针同时使用,可以方便的剥离胶状生物膜,完整地找出仔幼鱼的六块耳石。
文档编号G01N1/08GK202158970SQ2011202438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周彦峰, 尤洋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