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地震波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地震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害,急需一种实用有效的报警技术,而地震检测报警领域,在国内外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特别是没有高灵敏度纵、横波分开报警的技术。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纵、横波分开报警的技术。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由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纵波检波信号强度衰减器、横波检波器、音频震荡器、调制器、放大整型器、报警器、延迟启动模块、 电源组成;电源分别对横波检波器、音频震荡器、调制器、放大整型器、延迟启动模块、报警器供电;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检测出的地震纵波信号,经纵波检波信号强度衰减器进行幅度衰减后,与音频震荡器输出的信号一同送至调制器进行调制,调制器输出的信号分别送至放大整型器A和放大整型器B,放大整型器A输出地震调幅波信号供计算机声卡使用,放大整型器B将调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并判断当地地震烈度大于3度时,通过延迟启动模块触发报警器A中的蜂鸣器发出200HZ-500HZ声音的报警,同时给出 200HZ-500HZ的音频报警信号输出供用户推动大功率音响报警;横波检波器检测出的地震横波信号,送至放大整型器C放大整型,并判断当地地震烈度大于3度时,报警器B中的蜂鸣器发出2000HZ-4000HZ报警,同时给出一路2000HZ-4000HZ音频报警信号输出供用户推动大功率音响报警。所述的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是由一个纵截面为“U”形的下壳体和一个其相互吻合的纵截面为倒“U”形上壳体组成,下壳体底部固定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子,磁芯体粘连在垫子上并一极指向地心且可上下往复运动;上壳体顶部有防止磁芯体(运输过程中) 过量位移的凹槽,上壳体顶部还固定有金属线圈并且轴线与上壳体顶部垂直。(由于线圈在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中是位置固定的,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来将灵敏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由于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的磁芯体比原有的动圈式检波器线圈惯性大几百倍,可以把复杂环境中的高音频噪声有效地抑制掉)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所述的磁芯体的外部是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纵截面为 “U”形桶状体,其中部放置一个与纵截面为“U”形桶状体底部相连的圆柱形磁铁。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所述的横波检波器是由霍尔传感器、磁铁、支撑弹簧、非磁性绝缘板、非磁性金属杆、支架构成;支架下端固定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末端固定有磁铁,支架上端装有非磁性绝缘板其上固定有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靠近磁铁,支撑弹簧轴向指向地心,内部插有用于控制信号强度的非磁性金属杆。(横波检波器中的支撑弹簧顶端的磁铁靠近霍尔传感器轴向指向地心,在地震横波作用下磁铁作水平运动时,附近的霍尔传感器可感应出水平360度方位的地震横波信号,非磁性金属杆可插入支撑弹簧中并可控制插入深度来控制横波检波器感应出的地震横波信号强度)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所述的音频震荡器、调制器、放大整型器是由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按常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所述的报警器、延迟启动模块是由晶体管、可控硅、 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按常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所述的电源是由变压器、晶体管、电容器、三端稳压器按常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有一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与之并联,当停电时电池可单独为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提供电能。本发明能对当地地震烈度3度及3度以上的地震作出准确报警,地震临震报警仪检测出预设地震强度的地震波发出报警后,通常可为用户争取到10-20秒钟的时间撤离危险场所,纵波和横波两路报警强度预设为低强度并可调整,可在报警仪发出报警而未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逐步提高报警强度,直至发现报警仪发出报警并感觉到危险时选择纵波报警撤离或横波报警就地避险。
图1 原理图;图2 纵波检波器整体正剖视图;图3 纵波检波器磁芯体俯视图;图4 纵波检波器磁芯体正剖视图;图5 纵波检波器上壳体仰视图;图6 纵波检波器上壳体正剖视图;图7 横波检波器右视图;图8 横波检波器正视图;图9:工作流程图。图中1为放大整型器B ;2为延迟启动模块;3为电源;4为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5为三端稳压器;6为纵波检波信号强度衰减器;7为音频震荡器;8为调制器;9为放大整型器A ; 10为横波检波器;11为霍尔传感器;12为放大整型器C ;13为报警器B ; 14为蜂鸣器;15为报警器A ;16为上壳体;17为凹槽;18为下壳体;19为金属线圈;20为磁芯体; 21为垫子;22为圆柱形磁铁;23为桶状体为非磁性绝缘板;25为磁铁J6为支撑弹簧; 27为非磁性金属杆;28为支架。
实施例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是由一个纵截面为“U”形的下壳体18和一个其相互吻合的纵截面为倒“U”形上壳体16组成,下壳体18上固定一个由橡胶、海绵、弹簧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子21,磁芯体20固定在垫子21上并一极指向地心且可上下往复运动;上壳体 16顶部有防止磁芯体20过量位移的凹槽17,上壳体16顶部还固定有漆包圆铜线圈等并且轴线与上壳体16顶部垂直。横波检波器是由霍尔传感器11、磁铁25、支撑弹簧沈、非磁性绝缘板M、非磁性金
4属杆27、支架观构成构成;支架观下端固定有支撑弹簧沈,支撑弹簧沈末端固定有磁铁 25,支架观上端固定有由玻璃纤维、木、塑料等材料制成的非磁性绝缘板M,其上固定有霍尔传感器11并靠近磁铁25,支撑弹簧沈轴向指向地心,内部插有由铜、铝等制成的用于控制信号强度的非磁性金属杆27。音频震荡器7、调制器8、放大整型器是由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按常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报警器、延迟启动模块2是由晶体管、可控硅、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按常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放大整型器A 9、放大整型器B 1、放大整型器C 12均为普通放大整形器;报警器A 15、报警器B 13均为普通的报警器;电池为3节磷酸铁锂电池构成;支架观、上壳体16、下壳体18起到支撑作用,均由铁、铝等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由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4)、纵波检波信号强度衰减器(6)、横波检波器(10)、音频震荡器(7)、调制器(8)、放大整型器、报警器、延迟启动模块(2)、电源(3)组成;电源(3)分别对横波检波器(10)、音频震荡器(7)、调制器(8)、 放大整型器、延迟启动模块(2)、报警器供电;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4)检测出的地震纵波信号,经纵波检波信号强度衰减器(6)进行幅度衰减后,与音频震荡器(7)输出的信号一同送至调制器(8)进行调制;调制器(8)输出的信号分别送至放大整型器A (9)和放大整型器B (1),放大整型器A (9)输出地震调幅波信号供计算机声卡使用;放大整型器B (1)将调制器(8)输出的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并判断当地地震烈度大于3度时,通过延迟启动模块(2)触发报警器A (15)中的蜂鸣器(14)发出200HZ-500HZ声音的报警,同时给出 200HZ-500HZ的音频报警信号输出供用户推动大功率音响报警;横波检波器(10)检测出的地震横波信号,送至放大整型器C (12)放大整型,并判断当地地震烈度大于3度时,报警器B (13)中的蜂鸣器(14)发出2000HZ-4000HZ报警,同时给出一路2000HZ-4000HZ音频报警信号输出供用户推动大功率音响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所述的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4)是由一个纵截面为“U”形的下壳体(18)和一个其相互吻合的纵截面为倒“U”形上壳体(16)组成,下壳体(18)底部固定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子(21),磁芯体(20)粘连在垫子(21)上并一极指向地心且可上下往复运动;上壳体(16)顶部有防止磁芯体(20)过量位移的凹槽(17),上壳体(16)顶部还固定有金属线圈(19)并且轴线与上壳体(16)顶部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磁芯体(20)的外部是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纵截面为“U”形桶状体(23),其中部放置一个与纵截面为“U”形桶状体底部相连的圆柱形磁铁(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波检波器(10)是由霍尔传感器(11)、磁铁(25)、支撑弹簧(26)、非磁性绝缘板(24)、非磁性金属杆(27)、支架(28)构成;支架(28)下端固定有支撑弹簧(26),支撑弹簧(26)末端固定有磁铁(25),支架(28)上端装有非磁性绝缘板(24)其上固定有霍尔传感器(11),霍尔传感器(11)靠近磁铁,支撑弹簧(26)轴向指向地心,内部插有用于控制信号强度的非磁性金属杆(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所述的音频震荡器(7)、调制器(8)、放大整型器是由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器、延迟启动模块(2 )是由晶体管、可控硅、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3)是由变压器、晶体管、电容器、三端稳压器(5)连接而成;有一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与之并联,当停电时电池可单独为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提供电能。
专利摘要新型地震临震报警仪由高灵敏动铁式纵波检波器(4)、纵波检波信号强度衰减器(6)、横波检波器(10)、音频震荡器(7)、调制器(8)、放大整型器、报警器、延迟启动模块(2)、电源(3)组成;能对当地地震烈度3度及3度以上的地震作出准确报警,地震临震报警仪检测出预设地震强度的地震波发出报警后,通常可为用户争取到10-20秒钟的时间撤离危险场所。
文档编号G01V1/18GK202267748SQ20112032863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侬建新 申请人:侬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