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5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15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优点,研究太阳能发电成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主要方向。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 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组件是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组件表面时会产生光生电流。由于太阳能电池串自身质量问题、电池串连接问题或在其封装过程中因电池串移动而导致的短路等问题,会导致光伏组件不符合质量标准。因此,在光伏组件封装完成组装成光伏发电系统之前,需要对封装后的光伏组件进行功率测试,以判断光伏组件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是否到达质量标准。现有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方式是通过正极夹子和负极夹子连接测试设备,其中,所述正极夹子和负极夹子为普通的金属电极夹子。具体的,从测试设备的正、负电极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正极夹子和负极夹子,测试时,将正极夹子和负极夹子分别连接到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极和负极上,实现测试电路的连接,从而测试待测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电流、输出电压等参数数据。通过所得测试数据,判断所述光伏组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是通过普通的金属电极夹子实现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和测试装置的正负极连接的。然而,由于金属电极夹子的质量不合格、金属电极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其咬合能力降低等原因将会造成电极夹子和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电极的接触不良,进而影响测试的结果;同时,在测试时需要在电极夹子和光伏组件接线盒之间使用适配器,容易损伤组件背板。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新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对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测试的准确性、避免组件测试时的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探针连接方式,保障了测试时电路连接点的良好接触,进而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同时,避免了测试时组件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包括[0009]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与所述第一探针相连的导线,测试时所述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正负极上的第二探针,测试时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第二探针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导线相连的接触端子,测试时所述导线通过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探针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机械手臂;设置在所述机械手臂上的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固定在所述机械手臂上的设定位置;其中,所述机械手臂用于在测试时抓取待测光伏组件到待测位置,并使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分别与所述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和测试设备上的第二探针相接触。优选的,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极和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的个数均为1,所述接触端子的个数为4,设置在测试设备正极和负极上的第二探针的个数均为2 ;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通过两根导线与2个接触端子相连,且在测试时所述2个接触端子分别与测试设备正极上的2个第二探针相连;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通过两根导线与另外2个接触端子相连,且在测试时所述另外2个接触端子分别与测试设备负极上的2个第二探针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为铜质探针。优选的,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的直径均为10_。优选的,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的针长均为90mm。优选的,所述接触端子为铜质电极片。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包括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与所述第一探针相连的导线,测试时所述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测试时,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通过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电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实现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电极夹子的连接,连接效果优良、稳定,进而保证了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和测试设备的连接效果,保证了测试过程中各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测试过程不需要适配器,避免了待测组件损伤问题的发生。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与测试设备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在进行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时,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上通过导线分别引出两个金属电极夹子,通过人工操作,将两个金属电极夹子对应的接在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负极上,实现测试设备和待测光伏组件的连接。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这样的连接方式由于电极夹子、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往往会造成电极夹子和电极之间接触效果不良、接触电阻过大等问题,从而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甚至是测试失败等问题;除此之外,采用电极夹子与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连还需要相应的适配器,从而易损伤组件背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用于实现在进行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时整个测试回路的有效连接。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包括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与所述第一探针相连的导线,测试时所述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当进行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时,所述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电极相连接,此时,将第一探针分别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连接,即可实现测试设备对待测光伏组件的功率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能够与接线盒正负极紧密结合,从而使得两者间接触电阻较小,相对于整个测试回路来说接触电阻可忽略不计,因此测试结果准确;且通过所述第一探针与接线盒正负极直接连接,不需要适配器,避免了待测光伏组件的损伤。为了提高测试设备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效果,所述连接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正负极上的第二探针。测试时使所述导线与第二探针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导线相连的接触端子,且所述接触端子与第二探针相匹配,测试时所述导线通过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探针相连,进而实现与测试设备正负极的连接,连通整个测试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接触端子相匹配,两者之间可紧密接触,即接触效果优良,接触电阻很低,相对于整个测试回路电阻可忽略不计。具体的,所述接触端子为铜质电极片或电极插孔,在测试时将铜质电极片按压到所述第二探针上或将电极插孔和所述第二探针结合,实现接触端子与第二探针的相连,然后将所述第一探针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负极相连,从而实现采用该连接器将待测光伏组件与测试设备连接起来。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待测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时,通过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电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实现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所述第一探针可通过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也可以在所述测试设备正负极上设置第二探针,使所述第一探针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探针相连,还可以在导线的一端设置接触端子,使所述第一探针通过所述导线、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探针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电极夹子与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连的方案来说,连接器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效果优良,从而保证了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和测试设备的连接效果,保证了测试过程中各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所述第一探针和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是相匹配的,所以,在测试时不需要适配器,从而避免了测试时待测光伏组件背板的损伤。实施例二如前所述现有技术在进行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时一般通过人工操作实现测试回路的连接,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用于自动的实现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该连接器包括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探针相连的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正负极上的第 二探针;机械手臂;设置在所述机械手臂上的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被固定在机械手臂上的设定位置。在测试时,所述机械手臂抓取待测光伏组件到待测位置,并使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分别与所述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和测试设备上的第二探针相接触。因此,该连接器采用机械手臂可实现待测光伏组件与测试设备的自动连接,从而在保证测试数据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还可提高测试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器。参考图1,图I中示出了两个第一探针1,这两个第一探针I分别在测试时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极和负极相连;两个第一探针I分别通过导线5与接触端子3相连,本实施例中以4个接触端子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探针I通过两根导线5与两个接触端子3相连。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均安装在机械手臂(图中未示出)上,所述机械手臂上设置有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固定在设定位置。图I中示出了用于固定接触端子3的安装支架4,且4个接触端子3以一定的间距设置在安装支架4上,进而通过所述安装支架4将这4个接触端子3设置在机械手臂上。第一探针设置在机械手臂上的方式与此相类似,但应该注意设置两个第一探针之间的距离,使得采用机械手臂抓取待测光伏组件时,能够使两个第一探针分别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极和负极相接触。参考图2,图2中示出了固定在测试设备6上的第二探针7,图中示出了 4个第二探针7,这4个第二探针7两两一组,分别与测试设备6的正极和负极相连,且这4个第二探针7与图I中的4个接触端子3 —一对应且相互匹配,一一对应的接触端子3与第二探针7可紧密接触,即接触效果优良,接触电阻很低,在测试时相对于整个测试电路电阻可忽略不计。为了使得第二探针7与接触端子3 —一对应且能紧密接触,需要设置第二探针7之间的间距与接触端子3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应该注意,对于设置在测试设备正极上的两个第二探针(或与测试设备正极相连的两个第二探针),应该通过与其对应的两个接触端子,再通过导线和第一探针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极相连,相应的,对于设置在测试设备负极上的两个第二探针(或与测试设备负极相连的两个第二探针),应该通过与其对应的两个接触端子,再通过导线和第一探针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负极相连。当然,所述接触端子和第二探针的数量也可以均为2,对于此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推知,在此不再赘述。对于所述接触端子、第二探针的个数及其与第一探针、测试设备正负极的连接方式、连接顺序有多种可能,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均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而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只是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设置接触端子和第二探针的数量均为4的原因在于可以使得接触效果更佳,进而使测试结果更准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为铜质探针;所述接触端子为铜质电极片或插孔;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的直径均为10mm、针长均为90mm。正如实施例一中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探针与待测光伏组件正负极,及所述第二探针和接触端子是相互匹配的,接触效果好、接触电阻小,其接触电阻相比于整个测试电路的电阻可忽略。因此,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同时,所述第一探针和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负极是相匹配的,在测试时不需要适配器,从而避免了适配器使用时对光伏组件的损伤。 上面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述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的具体结构,下面具体描述其实际工作过程。装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的机械手臂抓取待测光伏组件,将其放置在待测位置。在抓取过程中,机械手臂将两个第一探针分别按压在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负极电极片上或是将两个第一探针分别插入接线盒的正负极插孔内。同时,所述机械手臂上控制安装有所述接触端子的安装支架,使其上升设定的高度,使所述接触端子按压在测试设备上的第二探针上,注意应使得测试设备正极上的第二探针通过与其对应的接触端子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极相连,使测试设备负极上的第二探针通过与其对应的接触端子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负极相连,从而实现待测光伏组件与测试设备的连接,进而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对待测光伏组件进行功率测试,得出待测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数据参数。可见,通过机械手臂可实现第一探针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同时实现接触端子与固定在测试设备上的第二探针相连,因此,此连接器可避免人工手动操作完成,因此可节省人力,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同时还能节省时间,提高测试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通过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电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实现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而第一探针与接线盒正负极相连的方案相比金属电极夹子与接线盒正负极相连的方案来说,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因此可保证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和测试设备的连接效果,保证了测试过程中各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采用第一探针与接线盒正负极相连时不需要适配器,避免了待测组件损伤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为了使得接触效果优良并实现自动化操作过程,还可以包括接触端子、第二探针和机械手臂,并将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设置在机械手臂上,测试时,使机械手臂抓取待测光伏组件至相应测试位置,使机械手臂上的第一探针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负极相接触,同时使机械手臂上的接触端子与测试设备正负极上的第二探针相接触,进而实现待测光伏组件与测试设备的连接。因此,该连接器在保证测试数据准确、稳定的前提下,还能使待测光伏组件与测试设备实现自动化连接,从而可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 与所述第一探针相连的导线,测试时所述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正负极上的第二探针,测试时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第二探针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与所述导线相连的接触端子,测试时所述导线通过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探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机械手臂; 设置在所述机械手臂上的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固定在所述机械手臂上的设定位置; 其中,所述机械手臂用于在测试时抓取待测光伏组件到待测位置,并使所述第一探针和接触端子分别与所述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和测试设备上的第二探针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极和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的个数均为1,所述接触端子的个数为4,设置在测试设备正极和负极上的第二探针的个数均为2 ; 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通过两根导线与2个接触端子相连,且在测试时所述2个接触端子分别与测试设备正极上的2个第二探针相连; 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通过两根导线与另外2个接触端子相连,且在测试时所述另外2个接触端子分别与测试设备负极上的2个第二探针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为铜质探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的直径均为10mn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的针长均为90mmo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为铜质电极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包括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与所述第一探针相连的导线,测试时所述导线与测试设备的正负极相连。测试时,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器通过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正负电极相匹配的第一探针实现与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电极夹子的连接,连接效果优良、稳定,进而保证了待测光伏组件接线盒和测试设备的连接效果,保证了测试过程中各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测试过程不需要适配器,避免了待测组件损伤问题的发生。
文档编号G01R1/04GK202548156SQ2011205490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赵华利 申请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头盔面板防护镜片的激光防护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头盔面板防护镜片的激光防护检测系统,属于激光检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头盔面板防护镜片可以保护人眼并对不同波长激光实现能量衰减,头盔面板防护镜片研制的性能效果直接影响人
  •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用电能表挂表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的检测或校准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检测用电能表挂表装置。背景技术:在电能表影响量试验中,所使用的设备一般都是专用设备。实验时需把电能表放入影响量测试设备内进行,而这些设备
  • 专利名称:具有流动相的凝胶介质制备型电泳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中的电泳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与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制备装置,即具有流动相的凝胶介质制备型电泳装置。背景技术: 自1808年电泳现象被发现
  • 专利名称:一种供盲人使用的简易测距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盲人使用的简易测距装置,用于盲人判断和躲避障碍物。 背景技术: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不小心碰到障碍物。为了提早预报这些障碍物,市面上也有了相应的测距报警盲杖,但
  • 专利名称:布拉格光栅的解调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拉格光栅的解调方法。背景技术: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是国际上新兴的ー种在光纤通讯、光纤传感等光电子处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基础性光纤器件。当前FBG的制作与应
  • 专利名称:一种通过路线区域判断车辆是否偏离预定路线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卫星定位监控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经纬度的,通过路线区域判断车辆 途经点是否偏离预定路线的方法。背景技术:随着GPS行业应用的发展,一些特殊车辆,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公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