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经常涉及到某零件表面间隔设有若干通孔,然后通过若干通孔与其他零件装配连接;为确保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多孔零件加工完毕后,需进行孔径及孔距检测,通常采用直尺或游标卡尺进行多孔零件的测量,由于存在读数误差及纵向和横向的累积误差等因素,导致测量精度较差,影响了零件间的装配;尤其对于铝合金等各类型材,其每米允许存在千分之一的扭曲度,因此严重影响较长型材上多个通孔的孔径及孔距的测量精度;同时在批量零件测量时,采用直尺或游标卡尺降低了多孔零件的测量效率,增加测量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利用本测量工具可方便实施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确保了零件的装配连接,提高了零件的测量效率,降低了测量的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块和若干芯棒,所述测量块表面间隔开有若干沉孔,所述若干芯棒位于所述测量块的若干沉孔内,所述测量块的若干沉孔间距与多孔零件孔距匹配,所述若干芯棒直径与多孔零件孔径匹配。由于本实用新型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块和若干芯棒,测量块表面间隔开有若干沉孔,若干芯棒位于测量块的若干沉孔内,测量块的若干沉孔间距与多孔零件孔距匹配,若干芯棒直径与多孔零件孔径匹配。 本测量工具可方便实施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确保了零件的装配连接,提高了零件的测量效率,降低了测量的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块和若干芯棒,所述测量块表面间隔开有若干沉孔,所述若干芯棒位于所述测量块的若干沉孔内,所述测量块的若干沉孔间距与多孔零件孔距匹配,所述若干芯棒直径与多孔零件孔径匹配。在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作业时,无需采用直尺或游标卡尺,仅需将多孔零件的各通孔对准本测量工具设于测量块上的各芯棒套入,如各通孔均能套入各芯棒,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尺寸合格,多孔零件与其他零件装配不存在问题;如某通孔无法套入芯棒, 则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尺寸不合格,多孔零件与其他零件无法实现装配;本工具极大方便了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作业,避免了读数误差及累积误差,确保了多孔零件的装配连接,尤其在批量测量作业时,提高了测量作业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根据多孔零件的形状,本测量工具中的测量块可制成与多孔零件匹配的形状,如台阶形状、凹口形状等,以适应不同形状多孔零件的孔径及孔距的测量作业。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本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块和若干芯棒,所述测量块表面间隔开有若干沉孔,所述若干芯棒位于所述测量块的若干沉孔内,所述测量块的若干沉孔间距与多孔零件孔距匹配,所述若干芯棒直径与多孔零件孔径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工具,即本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块和若干芯棒,测量块表面间隔开有若干沉孔,若干芯棒位于测量块的若干沉孔内,测量块的若干沉孔间距与多孔零件孔距匹配,若干芯棒直径与多孔零件孔径匹配。本测量工具可方便实施多孔零件孔径及孔距的测量,确保了零件的装配连接,提高了零件的测量效率,降低了测量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G01B5/08GK202281580SQ20112036308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凌德元, 蒋林李 申请人:上海马龙铝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