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层抽流吹扫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产品流程测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抽流吹扫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产品馏程测定设备化检验实验过程中,液体物料抽注及清洗干燥工作通常是由化验员人工收集处理实验废液,再将玻璃仪器拆卸后清洗拭干,对于某些危险品而言,无疑会给化验员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抽流吹扫套管,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应用在焦化产品馏程测定设备上,能自动完成废液处理、玻璃仪器清洗、干燥等技术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层抽流吹扫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与内管组成套管结构,内管两端分别设有出口,外管侧壁顶侧设有进风口,外管底部设有吹风孔,进风口与内管下出口间距大于容器深度。所述吹风孔直径为1 3mm,数量为4 18个,沿外管轴线放散形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双层套管方式,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内外管分别工作,互不干涉,管内无残留。2)本套管无需人工收集废液,更不需要将实验设备拆开,就能自动完成废液处理、玻璃仪器清洗、干燥等技术难题。幻本套筒应用在焦化产品馏程测定设备上,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安全、高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中1-内管2-外管3-进风口 4-吹风孔5-容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抽流吹扫套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与内管1组成套管结构,内管1两端分别设有出口,外管2侧壁顶侧设有进风口 3,外管2底部设有吹风孔4,进风口 3与内管1下出口间距大于容器5深度。吹风孔4直径为1 3mm,数量为4 18个,沿外管2轴线放散形排列。内管1由不锈钢毛细管加工而成,上出口接进出样连接管。外管2材质为不锈钢管,进风口 3接吹扫加热器。工作时,套管由驱动系统带动插入容器5内,工作泵通过内管 1将废液抽出容器5,并注入废液瓶后,再将清洗液从清洗液瓶中抽出,并注入容器5冲刷容器5内壁,再抽回至清洗液瓶内,清洗完成。通过空压机供气,吹扫加热器开始制热,热风经由进风口 3吹入容器5,吹风孔4吹出放散状的热风强制使容器5内残留物快速挥发,达到清洗拭干的目的。本技术无需拆卸器皿就可达到清洗干燥的效果,有效防止人员接触而被污染。
权利要求1.双层抽流吹扫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与内管组成套管结构,内管两端分别设有出口,外管侧壁顶侧设有进风口,外管底部设有吹风孔,进风口与内管下出口间距大于容器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抽流吹扫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孔直径为1 3mm,数量为4 18个,沿外管轴线放散形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抽流吹扫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与内管组成套管结构,内管两端分别设有出口,外管侧壁顶侧设有进风口,外管底部设有吹风孔,进风口与内管下出口间距大于容器深度。所述吹风孔直径为1~3mm,数量为4~18个,沿外管轴线放散形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双层套管方式,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内外管分别工作,互不干涉,管内无残留。2)本套管无需人工收集废液,更不需要将实验设备拆开,就能自动完成废液处理、玻璃仪器清洗、干燥等技术难题。3)本套筒应用在焦化产品馏程测定设备上,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安全、高效。
文档编号G01N1/34GK202281714SQ2011202390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刘贺江, 王辉 申请人:辽宁同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