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冲材料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蠕变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它与塑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通常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之后才出现,而蠕变只要应力的作用时间相当长,它在应力小于弹性极限时也能出现。包装用缓冲材料的蠕变性能测试,是对包装材料评估的重要项目之一,现有的包装缓冲材料的测试方法是将待测材料放在箱子里,规定重量的配种块平放在待测材料上表面,静止放置规定时间后,测量待测材料的形变高度,然后计算其蠕变率。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体现在在配种块放置在待测材料上以后,如果箱子产生些微的移动或者振动,配种块的重心就会发生偏移,导致待测材料受力不均,形变量不能准确体现其真实环境中蠕变量,最终导致测定的误差变大,测量数值不准确,影响其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的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本装置能满足不同配重条件下的测试需求。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导柱、配重台、固定杆及百分表, 在支架内部有压板,压板中心与导柱固定连接,导柱向上穿过支架上表面,伸出上表面的导柱固定配重台,在支架上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向上延伸并高于导柱,在固定杆活动连接连接杆,连接杆端部固定百分表。而且,所述支架由上、下两钢板及固定在上、下钢板之间的支撑柱组成,上钢板中心制有圆形导孔。而且,所述导孔下部固定有一小段圆柱形导筒。而且,所述压板的四周不与支撑住接触。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的测试精度高,完全满足不同配重条件下的测试需求,记录变形量等功能。2、本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中的支架、压片、导柱等结构充分保证了配重块的重心为垂直向下,且均勻的施加在待测材料上表面,能够真实的反应在规定重量下包装材料的蠕变量,保证测试的准确性。3、本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的配重块的更换非常方便,适合反复的多次试验,有效节省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种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主要包括支架、导柱5、配重台4、固定杆1 及百分表2,其中支架由上、下两方形钢板6、11及固定在上、下钢板四角之间的支撑柱10 组成,下钢板为底座,上钢板中心制有圆形导孔(图中未示出),在导孔下部固定有一小段圆柱形导筒7,用于辅助固定;在支架内部有一压板8,且压板的四周不与支撑住接触,压板中心与导柱固定连接,导柱向上通过上钢板的导筒和导孔,且不与二者接触,在导柱的拉动下,压板可在支架内自由上下移动;在伸出上钢板的导柱固定一方形配重台,导柱处于方形配重台的中心,在配重台上方的导柱上可按照规定套装配重块3。在支架上还固定一固定杆,固定杆向上延伸并高于导柱,在固定杆活动连接连接杆1-1,连接杆端部固定百分表,用于测量包装材料9产生形变后导柱的下降高度。本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待测材料放在下钢板与压板之间,将配重块放在配重台上,然后用百分表测量导柱的起始高度hl,并将其记录下来,防止固定时候后,待测材料产生形变,导柱高度下降, 再用百分表测定其高度h2,用hl-h2即为待测材料的蠕变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导柱、配重台、固定杆及百分表,在支架内部有压板,压板中心与导柱固定连接,导柱向上穿过支架上表面,伸出上表面的导柱固定配重台,在支架上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向上延伸并高于导柱,在固定杆活动连接连接杆,连接杆端部固定百分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上、下两钢板及固定在上、下钢板之间的支撑柱组成,上钢板中心制有圆形导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孔下部固定有一小段圆柱形导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四周不与支撑柱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导柱、配重台、固定杆及百分表,其中支架由上、下两钢板及固定在上、下钢板之间的支撑柱组成,上钢板中心制有圆形导孔;在支架内部有压板,压板中心与导柱固定连接,导柱向上通过上钢板的导筒和导孔伸出上钢板,在伸出上钢板的导柱固定配重台,在支架上固定固定杆,固定杆向上延伸并高于导柱,在固定杆上固定百分表。本蠕变性能测试试验装置中的支架、压片、导柱等结构充分保证了配重块的重心为垂直向下,且均匀的施加在待测材料上表面,能够真实的反应在规定重量下包装材料的蠕变量,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N3/14GK201945519SQ2010206547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孙靓, 李志恒, 王海燕, 韩雪山 申请人: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