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文检、痕检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检、痕检仪,主要用来对文字、图形或各种物质的痕迹进行检测,主要应用于公安、检察和刑侦等部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同类仪器的滤光镜使用的滤光片是将数片单片、单色滤色片镶嵌在圆环形基板上的组合结构,通过驱动装置转动圆环改变滤色片的位置进行波段的变换。其缺点是可组合的滤色片数量少(只有十个左右),可涵盖的波段少,各波段之间级差大,连续性差;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文检、痕检仪,以解决现有的文检、痕检仪存在的滤光片可组合的滤色片数量少,可涵盖的波段少,各波段之间级差大,连续性差,以及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滤光片及其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机体连接,滤光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滤光片为长条形状,其滤光波长沿其长方向连续变化;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直线移动驱动机构,由此带动滤光片沿其长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所述的滤光片由透明基板和复合在其一侧或两侧的波长连续渐变的滤光薄膜构成。
所述的滤光薄膜的滤光波长范围为400~1000nm。
所述的透明基板为玻璃板,其一侧复合有所述的波长连续渐变的滤光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滤光片的滤光薄膜的滤光波长为连续变化,滤光波段比现有技术增加百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应用精度和适用范围。另外其直线长条结构,可简化驱动机构,减小驱动装置的体积,使整机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滤光片复合有滤光膜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包括滤光片1及其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与机体3连接,滤光片1与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的滤光片1为长条形状,由透明基板11和复合在其一侧的波长连续渐变的滤光薄膜12构成。滤光片1的滤光波长沿其长方向连续变化。该实施例的滤光薄膜12的滤光波长范围可达到400~1000nm。驱动机构2为直线移动驱动机构,该实施例的驱动机构2由步进电机21、齿条22、齿轮23和支板24构成,滤光片1固定在支板24的长孔内,支板24滑动连接在机体3上,齿条22与支板24的一边连接,步进电机21固定在机体3上,齿轮23连接在电机21的轴上并与齿条22啮合。滤光片1位于镜头4与光电转换器件(CCD)5之间。通过控制步进电机21的转动带动滤光片1沿其长方向直线往复移动。该实施例的滤光片1的尺寸为180mm×20mm,步进电机每一步的移动距离可以为几纳米,则波段的选择位置达到200多个。
权利要求1.一种文检、痕检仪,包括滤光片及其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机体连接,滤光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片为长条形状,其滤光波长沿其长方向连续变化;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直线移动驱动机构,由此带动滤光片沿其长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检、痕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片由透明基板和复合在其一侧或两侧的波长连续渐变的滤光薄膜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检、痕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薄膜的滤光波长范围为400~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文检、痕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基板为玻璃板,其一侧复合有所述的波长连续渐变的滤光薄膜。
专利摘要一种文检、痕检仪,包括滤光片及其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机体连接,滤光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滤光片为长条形状,其滤光波长沿其长方向连续变化;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直线移动驱动机构,由此带动滤光片沿其长方向直线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滤光片上的滤光薄膜的滤光波长为连续变化,滤光波段增加百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应用精度和适用范围。另外其直线长条结构,可简化驱动机构,减小驱动装置的体积,使整机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文档编号G01N21/17GK2695955SQ20042005922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贾志英 申请人:北京市海淀区科源仪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