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乘员经常受到与车门内饰板结构发生的二次碰撞的冲击而受伤,因此采用合适的车门内饰板结构刚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护乘员,降低车门内饰板侵入带来的冲击。传统设计方法在进行汽车开发时,往往偏重于通过加强车身钣金结构来改善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性能,忽略了对车门内饰板板等重要零部件的结构改进和刚度优化,一方面不利于汽车车身的轻量化发展和降低燃油消耗;另一方面增加了车身结构改进的难度和 制造成本,延长了整车开发的时间。因此,在进行车身侧面钣金结构设计时,通过合理的冲击试验正确评价车门内饰板的刚度,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对车身钣金结构更改的依赖性,达到提高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以及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用于评价车门内饰板的刚度,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对车身钣金结构更改的依赖性,达到提高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以及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门内饰板的支架以及用于对车门内饰板施加压力的液压加载装置,该液压加载装置的活塞杆末端设有具备人体侧面几何特征的碰撞接触面的冲击器。该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是将车门内饰板固定在支架上,其连接方式与车门内饰板和实车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液压加载装置的活塞杆末端设置好冲击器,冲击器的碰撞接触面根据人体在车内的坐姿位置及人体轮廓线在内饰板上的投影确定,启动液压加载装置正面压向车门内饰板,即得到车门内饰板的刚度特性的评价,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对车身钣金结构更改的依赖性,达到提高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以及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冲击器包括胸部区域冲击器、腹部区域冲击器以及髋部区域冲击器,所述胸部区域冲击器具备人体胸部侧面几何特征的呈平面的碰撞接触面,所述腹部区域冲击器具备人体腹部侧面几何特征的呈凸面的碰撞接触面,所述髋部区域冲击器具备人体髋部侧面几何特征的碰撞接触面。冲击器的碰撞接触面根据人体在车内的坐姿位置及人体轮廓线在内饰板上的投影确定,划分为三个刚度需求不同的区域,分别为胸部、腹部和髋部。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用于记录各冲击器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记录冲击器的加速度变化,从而获得力一位移曲线,即得到刚度数值。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得到车门内饰板的刚度特性的评价,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对车身钣金结构更改的依赖性,达到提高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以及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胸部区域冲击器 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腹部区域冲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髋部区域冲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别为1.车门内饰板2.支架3.液压加载装置4.活塞杆5.胸部区域冲击器6.腹部区域冲击器7.髋部区域冲击器8.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门内饰板I的支架2,车门内饰板I与支架2的连接方式和车门内饰板I与实车的连接方式相同,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车门内饰板I施加压力的液压加载装置3,该液压加载装置3的活塞杆4末端螺纹连接有冲击器,该冲击器的碰撞接触面根据人体在车内的坐姿位置及人体轮廓线在内饰板上的投影确定,划分为三个刚度需求不同的区域特征,分别为胸部区域冲击器5、腹部区域冲击器6和髋部区域冲击器7,其结构分别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胸部区域冲击器5的碰撞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腹部区域冲击器6的碰撞接触面为凸面,三者分别对应冲击车门内饰板I的三个不同部位,所述胸部区域冲击器5、腹部区域冲击器6以及髋部区域冲击器7的碰撞接触面的相对面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活塞杆4的螺纹孔,所述活塞杆4上均设有用于记录各冲击器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8。检测时,将车门内饰板I固定到支架2上,在液压加载装置3的活塞杆4末端设置好冲击器,启动液压加载装置3冲击车门内饰板I的对应区域,加速度传感器8会记录下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信号,从而得到车门内饰板冲击区域的刚度数值,从而为指导车门内饰板的设计和性能检验提供依据。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干支撑车门内饰板(I)的支架(2 )以及用于对车门内饰板(I)施加压カ的液压加载装置(3 ),该液压加载装置(3 )的活塞杆(4)末端设有具备人体侧面几何特征的碰撞接触面的冲击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器包括胸部区域冲击器(5)、腹部区域冲击器(6)以及髋部区域冲击器(7),所述胸部区域冲击器(5)具备人体胸部侧面几何特征的呈平面的碰撞接触面,所述腹部区域冲击器(6)具备人体腹部侧面几何特征的呈凸面的碰撞接触面,所述髋部区域冲击器(7)具备人体髋部侧面几何特征的碰撞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杆(4)上设有用于记录各冲击器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该用于检测车门内饰板刚度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门内饰板的支架以及用于对车门内饰板施加压力的液压加载装置,该液压加载装置的活塞杆末端设有具备人体侧面几何特征的碰撞接触面的冲击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得到车门内饰板的刚度特性的评价,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对车身钣金结构更改的依赖性,达到提高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以及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适宜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G01M7/08GK202420810SQ2011205235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其力格尔, 刘卫国, 吴成明, 周大永, 曹小珍, 林涛,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