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器试验台,特别设计一种检测转向器回正 性的试验台,属汽车转向器试验设备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用户对汽车操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回正性能作为汽车主要 考核的性能之一,也不可避免的需要提高。而现有的转向器回正性检测 试验台,是将转向器的输入轴(输入端)处于自由状态,靠直线力作动 器推动转向器的齿条(输出端)来实现检测试验的(如附图2所示)。这 种回正性检测试验台结构较为简单,检测过程简便,应用比较普遍。但 由于转向器在实车上安装使用时,输入轴连接有转向管柱和方向盘,并 不是处于自由状态;同时汽车在回正时,转向器齿条输出端受到的载荷 与齿条距中心位置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现有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 不能真正再现实车回正时的回正速度及回正残余角度,不能对转向器的 回正效果在试验台上做出直观评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转向器回正性检测试验 台的不足,采用在汽车转向器齿条端加装弹簧负载以模拟实车车轮负 载,在汽车转向器输入轴端加装转向惯量板以模拟实车方向盘及转向管 柱的负载,并加装角度传感器来测量转向器回正时间及回正残余角度的 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由试验台架、弹簧负载、转向器安装支架、 转向惯量板、角度传感器及测量显示终端构成,转向器安装支架固定在 试验台架上,被测试的转向器安装在转向器安装支架上,其特征在于 试验台架上刚性固定有一与转向器齿条端连接的弹簧负载,转向器的输 入轴端装有转向惯量板,转向惯量板上装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通 过传输线连接测量显示终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在齿条端采用弹簧负载进行加载,并在输入 轴端加装转向惯量板,因而使得转向器在检测回正性能时的载荷更贴近 实际,同时能对转向角度进行测量,从而可以测量出回正时的转向残留 角度,解决了现有的转向器回正性检测试验台不能真正再现实车回正时 的回正速度及回正残余角度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 简便,测量结果更加贴近实车安装时转向器的回正效果。
-
附图为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验台架,2、弹簧负载,3、转向器安装支架,4、转向 器,5、转向惯量板,6、角度传感器,7、测量显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由试验台架1、弹簧负载2、转向器安装支
架3、转向惯量板5、角度传感器6及测量显示终端7构成,转向器安 装支架3固定在试验台架1上,被测试的转向器4安装在转向器安装支架3上,试验台架1上刚性固定有一弹簧负载2,弹簧负载2与被测试 的转向器4的齿条端上的拉杆相连接,转向器4的输入轴端上装有转向 惯量板5,转向惯量板5上装有角度传感器6,角度传感器6通过传输 线连接测量显示终端7的电脑显示系统(参见附图)。 该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的工作过程如下
被测试的转向器4安装在转向器安装支架3上后,将被测试的转向器 4处于行程的中间位置,然后将转向器4的齿条端上的拉杆与处于自由状 态时的弹簧负载2相连接,并将角度传感器6归零。准备完成后,将被测 试的转向器4的输入轴转动到一规定量的角度,弹簧负载2的弹簧被压 縮,然后再释放转向器4的输入轴,则输入轴在弹簧负载2及转向惯量板 5的双重作用下,会向行程中间位置转动,角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递到测 量显示终端7,通过测量显示终端7的电脑显示系统对角度及时间进行采 集,并显示对应的图形,即可得到角度与时间的曲线关系,测量出转向 器回正的时间以及转向残余角度。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它由试验台架(1)、弹簧负载(2)、转向器安装支架(3)、转向惯量板(5)、角度传感器(6)及测量显示终端(7)构成,转向器安装支架(3)固定在试验台架(1)上,被测试的转向器(4)安装在转向器安装支架(3)上,其特征在于试验台架(1)上刚性固定有一与转向器(4)的齿条端连接的弹簧负载(2),转向器(4)的输入轴端装有转向惯量板(5),转向惯量板(5)上装有角度传感器(6),角度传感器(6)通过传输线连接测量显示终端(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转向器回正性试验台,属汽车转向器试验设备领域。它由试验台架、弹簧负载、转向器安装支架、转向惯量板、角度传感器及测量显示终端构成,被测试的转向器安装在转向器安装支架上,转向器的齿条端连接有弹簧负载,输入轴端装有转向惯量板和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有测量显示终端。由于采用弹簧负载加载,通过角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测量显示终端对角度及时间进行采集,并显示对应的角度与时间的曲线关系,使得在检测回正性能时的载荷更贴近实际,同时还能测量出回正时的转向残留角度。解决了现有试验台不能真实再现实车回正时的回正速度及回正残余角度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测量结果真实。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1266137SQ20082019131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8日
发明者顾熊炜 申请人: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