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检测汽车稳定杆的量规。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汽车稳定杆主要由杆身和位于该杆身两端的端头组成,端头上开设有端头孔。汽车稳定杆在水平放置时,其两个端头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实现与副车架的装配连接,在使用时,在汽车稳定杆的杆身上要套装一对卡箍。采用常规卡尺等测量工具检测汽车稳定杆的外观尺寸及位置度,不仅操作步骤复杂,检测数据单一,检测效率低,而且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可快速地对汽车稳定杆的外观尺寸以及位置度进行检测,且使用方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好。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包括基板、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和一对端头检测部,该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和一对端头检测部均设置在基板上;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的位置分别与汽车稳定杆装配一对卡箍的位置相对应,每一基准位置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一对端头检测部的顶部分别设有容置汽车稳定杆一对端头的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整个汽车稳定杆的外观尺寸和位置度进行检查,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从而保证了汽车稳定杆的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汽车稳定杆放入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参考图I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包括基板I、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2、一对端头检测部3、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4、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5、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6、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7和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8。该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2、一对端头检测部3、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4、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5、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6、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7和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8均设置在基板I上。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2的位置分别与汽车稳定杆装配一对卡箍的位置相对应,每一基准位置检测部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20。在图中,各基准位置检测部2包括底座21和推杆检测装置。凹槽20设置在底座21的顶部,在该凹槽20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分叉部23。推杆检测装置包括基体部25和推杆26,基体部25固定在任一分叉部23的顶部,在基体部25上设有沿着垂直于凹槽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推杆通孔27。推杆26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推杆通孔27内;推杆26在汽车稳定杆放入该基准位置检测部的凹槽20内时位于汽车稳定杆的上方。一对端头检测部3的顶部分别设有容置汽车稳定杆一对端 头91的凹槽30。端头检测部3包括基座31和可穿入汽车稳定杆的端头孔内的检测销32。端头检测部的凹槽30设置于基座31的顶部,在该凹槽30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分叉部33。在其中任一分叉部33上设有沿着垂直于凹槽3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检测销通孔37,检测销32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检测销通孔37内。上述的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4设置在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2之间。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5设置在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4之间。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6设置在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2的两侧。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7设置在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6的两侧。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8设置在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7的两侧。在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4、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5、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6、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7和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8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40、50、60、70和8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汽车稳定杆9要套装一对卡箍的部位作为基准位置,放入该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的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2的凹槽20内,然后将推杆26向凹槽20的方向推出,如果出现推杆26被汽车稳定杆抵住的现象,说明汽车稳定杆9的外观尺寸与标准值之间存在误差。然后将汽车稳定杆的一对端头91放入一对端头检测部3的凹槽30内。凹槽30的宽度是与端头的标准厚度一致的,如果出现端头91无法嵌入凹槽30,或者与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比较大的现象,说明端头91的厚度值与标准值之间存在误差。在将端头91放入端头检测部3的凹槽30内的同时,汽车稳定杆的杆身也应当嵌入在所对应的杆身检测部的凹槽内,这些杆身检测部的凹槽宽度也是与杆身的标准宽度一致的,如果出现某一段杆身不能嵌入相对应的杆身检测部的凹槽内的情形,说明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之间存在误差。在汽车稳定杆完全放入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后,将检测销32向凹槽30的方向推出,如果检测销32能穿过端头孔,说明端头孔位置尺寸合格。检测完毕后,将汽车稳定杆9从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上取下。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操作的情况下可同时对汽车稳定杆的基准位置尺寸、杆身形状尺寸、端头外形尺寸及端头孔位置尺寸等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和一对端头检测部,该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和一对端头检测部均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 所述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的位置分别与汽车稳定杆装配一对卡箍的位置相对应,每一基准位置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 所述一对端头检测部的顶部分别设有容置汽车稳定杆一对端头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基准位置检测部包括底座和推杆检测装置; 该基准位置检测部的凹槽设置在该底座的顶部,在该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分叉部;所述推杆检测装置包括基体部和推杆,所述基体部固定在任一分叉部的顶部,在基体部上设有沿着垂直于基准位置检测部凹槽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推杆通孔;所述推杆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推杆通孔内;该推杆在汽车稳定杆放入该基准位置检测部的凹槽内时位于汽车稳定杆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检测部包括基座和可穿入汽车稳定杆的端头孔内的检测销;所述端头检测部的凹槽设置于该基座的顶部,在该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分叉部;在其中任一分叉部上设有沿着垂直于该端头检测部凹槽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检测销通孔,所述检测销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检测销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该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的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之间;该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该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的一对第一杆身检测部之间;该一对第二杆身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该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的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的两侧;该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该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一对第三杆身检测部的两侧;该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该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一对第四杆身检测部的两侧;该一对第五杆身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稳定杆专用量规,包括基板、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和一对端头检测部,该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和一对端头检测部均设置在基板上。一对基准位置检测部的位置分别与汽车稳定杆装配一对卡箍的位置相对应,每一基准位置检测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汽车稳定杆杆身的凹槽;一对端头检测部的顶部分别设有容置汽车稳定杆一对端头的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快速地对汽车稳定杆的外观尺寸以及位置度进行检测,且使用方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好。
文档编号G01B5/00GK202470937SQ2011205402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鲁彬 申请人: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