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流路抗干扰流动样品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在线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线分析液态样品时的流动样品池。
背景技术:
在线分析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线分析需要直接分析样品的化学和物理参数,也就是说不能包括任何物理或者化学的前处理。在线分析液态样品时,气泡与沉淀物会干扰液体样品的分析,目前解决的办法比较复杂,例如需要用泵抽出分析样或者加膜过滤沉淀,前者增加设备成本,且需要经常维护;后者生产流程的管道中过滤膜的更换与维护比较困难,而且增加液流的速度影响生产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从生产流程的液态样品中分离出气泡和沉淀物的流动样品池。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内外两个管体构成的内外池,内池构成样品检测池,其特点在于在内池进样端的下方、靠近内池一端开有一内池进样口,同时相应地在内池出样端的上方、靠近内池另一端开有一内池出样口;在外池进样端的上方、与内池进样口同一端开有一外池进样口,同时相应地在外池出样端的下方、与内池出样口同一端开有一外池出样排气口,外池下方对着内池进样口开有外流路沉淀池,外流路沉淀池下端装有排污阀门,在池体中部内、外池之间装有垂直于管体的隔板,将外池隔成外流路进样池和外流路出样池,隔板的上方开有排气口,作为混在液体样品中气体的通路。
所述的构成内外池的两个管体可以同轴,也可以不同轴。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生产流程中,配合光学系统,能够抗气泡和沉淀物对分析的干扰,以便准确测定样品中的组分,用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具有一次性安装后维护方便,不需经常更换部件和其它的保养等优点。与现有的依靠泵从生产线中抽出样品再进行分析或依靠过滤膜排除沉淀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安装成本下降一半以上,而且可以免除或减少维护,长期运行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20%以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图2、图3、图4分别为图1中的a-a、b-b、c-c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内外两个管体构成的内外池,这两个管体可以同轴,也可以不同轴,内池构成样品检测池7,在内池进样端的下方、靠近内池一端开有一内池进样口1,同时相应地在内池出样端的上方、靠近内池另一端开有一内池出样口2;在外池进样端的上方、与内池进样口同一端开有一外池进样口3,同时相应地在外池出样端的下方、与内池出样口同一端开有一外池出样排气口4,外池下方对着内池进样口1开有外流路沉淀池5,外流路沉淀池5下端装有排污阀门11,在池体中部内、外池之间装有垂直于管体的隔板10,将外池隔成外流路进样池8和外流路出样池9,隔板10的上方开有排气口6,作为混在液体样品中气体的通路。
其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为生产线中待检测样品由外池进样口3进入外池,在外流路进样池8进行气体、液体、固体分离,各流程如下1)气体待测样品中的气泡上浮至排气口6,进入外流路出样池9,再从外池出样排气口4返回到生产线中进行继续生产;2)固体待测样品中的沉淀物下沉至外流路沉淀池5,等待一个或多个生产流程(视样品沉淀物多少而定)后手动打开排污阀门11排除外流路沉淀池5中的沉淀物;3)液体已消除气泡和沉淀物的待测样品通过内池进样口1进入样品检测池7进行检测,外部光源发射检测信号透过检测池7检测样品信息,外部检测器检测透过样品的光信号,检测后的样品通过内池出样口2流出样品检测池7,流出的已检测样品进入外流路出样池9再从外池出样排气口4返回到生产线中进行继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体上浮、固体沉淀物下沉的原理成功地消除了气泡和沉淀物对检测过程的干扰,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可信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双流路抗干扰流动样品池,包括由内外两个管体构成的内外池,内池构成样品检测池(7),其特征在于在内池进样端的下方、靠近内池一端开有一内池进样口(1),同时相应地在内池出样端的上方、靠近内池另一端开有一内池出样口(2);在外池进样端的上方、与内池进样口同一端开有一外池进样口(3),同时相应地在外池出样端的下方、与内池出样口同一端开有一外池出样排气口(4),外池下方对着内池进样口(1)开有外流路沉淀池(5),外流路沉淀池(5)下端装有排污阀门(11)在池体中部内、外池之间装有垂直于管体的隔板(10),将外池隔成外流路进样池(8)和外流路出样池(9),隔板(10)的上方开有排气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样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成内外池的两个管体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样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成内外池的两个管体不同轴。
专利摘要一种双流路抗干扰流动样品池,包括由内外两个管体构成的内外池,安装在生产流程中,配合光学系统,能够抗气泡和沉淀物对分析的干扰,具有一次性安装后维护方便,不需经常更换部件和其它的保养等优点,与现有的依靠泵从生产线中抽出样品再进行分析或依靠过滤膜排除沉淀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安装成本下降一半以上,而且可以免除或减少维护,长期运行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20%以下。
文档编号G01N1/34GK2672641SQ20032013176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严衍禄, 生广论 申请人:严衍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