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企业的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矿浆自动取 样机。
背景技术:
在冶金系统的选矿企业中,矿浆取样大都以人工取样为主,目前没有使用自动取 样设备。人工取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取样的代表性差,不能满足选矿选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可有效地保证取样的代 表性。无需动力及控制装置,不需要太多的检修和维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由机架,通过轴承与此机架的 上端相连接的取样伞,设在此取样伞的伞面上的由中心向边缘延伸的立起的一组叶片,设 在此一组叶片的相邻两叶片之间的取样口,与所述的机架的下端相连接的下矿漏斗,设在 此下矿漏斗中的托架及设在此托架上的、与所述的取样口相对应的取样杯所组成,所述的 一组叶片将取样伞面分成多个小区域。所述的一组叶片由6-12个叶片所组成,相对应的取样口也为6-12个。所述的下矿漏斗为上口大于取样伞的边缘的漏斗型收集器,用来收集矿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矿浆流引向取样伞上方的立起的叶片的侧向,矿浆 流方向与叶片成30—50度的角度。在矿浆流的推动下,取样伞转动。矿浆在流经取样伞面 时,经过取样口时流进取样盒,作为样品。没有流入取样盒的矿浆部分,从取样伞边沿流入 下矿漏斗,再引回管道,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将取样桶取下,制样、化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有效地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2)无需动力及控制装置,不需要太多的检修和维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取样伞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由机架5,通过 轴承4与此机架5的上横梁相连接的取样伞3,设在此取样伞3的伞面上的由中心向边缘 延伸的立起的一组叶片6,设在此一组叶片6的相邻两叶片之间的取样口 7,与所述的机架5的下横梁相连接的下矿漏斗8,设在此下矿漏斗8中的托架2及设在此托架2上的、与所 述的取样口 7相对应的取样杯1所组成,此一组叶片6将取样伞面分成多个小区域。所述的一组叶片6由6-12个叶片所组成,相对应的取样口 7也为6_12个。所述的下矿漏斗8为上口大于取样伞3的边缘的漏斗型收集器,用来收集矿浆。所述的轴承4为两个。设置两个轴承是为了保证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有效地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2)无需动力及控制装置,不需要太多的检修和维护。
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由机架,通过轴承与此机架的上端相连接 的取样伞,设在此取样伞的伞面上的由中心向边缘延伸的立起的一组叶片,设在此一组叶 片的相邻两叶片之间的取样口,与所述的机架的下端相连接的下矿漏斗,设在此下矿漏斗 中的托架及设在此托架上的、与所述的取样口相对应的取样杯所组成,所述的一组叶片将 取样伞面分成多个小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叶片由6-12 个叶片所组成,相对应的取样口也为6-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矿漏斗为上口 大于取样伞的边缘的漏斗型收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企业的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矿浆自动取样机。由机架,通过轴承与此机架的上端相连接的取样伞,设在此取样伞的伞面上的由中心向边缘延伸的立起的一组叶片,设在此一组叶片的相邻两叶片之间的取样口,与所述的机架的下端相连接的下矿漏斗,设在此下矿漏斗中的托架及设在此托架上的、与所述的取样口相对应的取样杯所组成,所述的一组叶片将取样伞面分成多个小区域,一组叶片由6-12个叶片所组成,相对应的取样口也为6-12个。下矿漏斗为上口大于取样伞的边缘的漏斗型收集器,轴承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有效地保证取样的代表性。无需动力及控制装置,不需要太多的检修和维护。
文档编号G01N1/20GK201885908SQ20102060881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崔喜权, 席大勇, 牛文杰, 裴爱华, 谢志宇, 陈志华 申请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