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识别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机架式高密度设备在通讯设备领域中的运用日渐增多,对机架式高密度多插件模块设备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插件模块的位置识别是多插件模块设备管理中最基本的管理信息。现有的插件模块位置识别方式主要有编码方式、地址码方式等, 它们实现起来不是电路复杂就是会过多的占用插件模块的插接口数据线资源,从而给机架模块位置识别带来不便。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在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处分别进行电压取样,然后由管理模块通过自身设定的软件程序对取样电压进行解析处理的方式实现对插件模块的位置识别,识别率高,识别方式简单可靠,而且仅使用插接口 1根数据线,大大简化了电路,是目前唯一一种最少使用数据线资源的方式,可靠性极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基准电压源、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所述管理模块直接嵌在机架设备中;所述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插槽,并且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以并联的方式与基准电压源相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由一个稳压电路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路是由一号电容、二号电容、三号电容、四号电容及集成三端稳压器组成,一号电容和二号电容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且一号电容和二号电容的正极与火线连接,一号电容和二号电容的负极与零线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的2号端与二号电容的正极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的1号端与三号电容的正极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的3号端与零线连接;三号电容和四号电容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且三号电容和四号电容的正极与火线连接,三号电容和四号电容的负极与零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由两个分压电阻组成。
—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基准电压源提供一个有一定精度的电压;b、根据机架式设备的密度高低,选择设定适合模块识别的电压数值和识别步进;C、在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处按一定的识别步进从1号插槽递增到N号插槽进行分别取样;d、由插入模块对该模块取样识别电压做模-数转换,再由模块内的微处理器芯片对模-数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数据通过机架背板数据线以数据流的方式传送到管理模块,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内设定的软件程序对编码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确定模块3的位置,完成对模块位置的识别。
优选地,步骤b中,识别步进最小为0. 1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架模块识别系统,该系统可简单方便地对模块位置进行识别,而且准确率高。
(2)该系统采用在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处分别进行电压取样,然后由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内设定的软件程序对取样电压进行解析处理的方式实现对插件模块的位置识别,不仅大大简化了电路,而且仅使用插接口 1根数据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插件模块的插接口数据线资源的占用,是目前唯一一种最少使用数据线资源的方式,可靠性极高。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基准电压源的稳压电路图。
其中,4、一号电容;5、二号电容;6、集成三端稳压器;7、三号电容;8、四号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应用于机架式高密度插件模块设备为例,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该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基准电压源、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所述管理模块直接嵌在机架设备中;所述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插槽,并且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以并联的方式与基准电压源相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由一个稳压电路来实现。所述稳压电路如图2所示,由一号电容4、二号电容5、三号电容7、四号电容8及集成三端稳压器6组成,一号电容4和二号电容5以并联的方式连接, 且一号电容4和二号电容5的正极与火线连接,一号电容4和二号电容5的负极与零线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6的2号端与二号电容5的正极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6的1号端与三号电容7的正极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6的3号端与零线连接;三号电容7和四号电容8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且三号电容7和四号电容8的正极与火线连接,三号电容7和四号电容8 的负极与零线连接;所述的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由两个分压电阻组成。
下面,对此新型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应用于高密度机架插件模块位置识别的过程作详细描述。
使用时,基准电压源采用由集成三端稳压器和电容组成的稳压电路来提供一个精度为0. IV的电压;一个高密度机架设备具有10个可插入功能模块,根据功能模块的数量, 我们将插槽模块识别电压设为0. 2V为一个步进,即0. 2V为第一插槽的识别电压,0. 4V为第二插槽的识别电压,0. 6V为第三插槽的识别电压.........,2. OV为第十插槽的识别电压;在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处按0. 2V的识别步进从1号插槽递增到N号插槽进行分别取样;由插入模块对该模块取样识别电压做模-数转换,再由模块内的微处理器芯片对模-数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数据通过机架背板数据线以数据流的方式传送到管理模块,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内设定的软件程序对编码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确定模块的位置,完成对模块位置的识别。
虽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并非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调整仍受本专利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基准电压源、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所述管理模块直接嵌在机架设备中;所述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插槽,并且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以并联的方式与基准电压源相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由一个稳压电路来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是由一号电容(4)、二号电容(5)、三号电容(7)、四号电容(8)及集成三端稳压器(6)组成,一号电容(4)和二号电容(5)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且一号电容(4)和二号电容(5)的正极与火线连接, 一号电容(4)和二号电容(5)的负极与零线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6)的2号端与二号电容(5)的正极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6)的1号端与三号电容(7)的正极连接,集成三端稳压器(6)的3号端与零线连接;三号电容(7)和四号电容(8)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且三号电容 (7)和四号电容(8)的正极与火线连接,三号电容(7)和四号电容(8)的负极与零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由两个分压电阻组成。
4.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基准电压源提供一个有一定精度的电压;b、根据机架式设备的密度高低,选择设定适合模块识别的电压数值和识别步进;C、在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处按一定的识别步进从1号插槽递增到N号插槽进行分别取样;d、由插入模块对该模块取样识别电压做模-数转换,再由模块内的微处理器芯片对模-数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数据通过机架背板数据线以数据流的方式传送到管理模块,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内设定的软件程序对编码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确定模块的位置,完成对模块位置的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机架模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识别步进最小为0.1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机架模块识别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基准电压源、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所述管理模块直接嵌在机架设备中;所述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插槽,并且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以并联的方式与基准电压源相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由一个稳压电路来实现。该系统采用在多个模块位置识别电压取样电路处分别进行电压取样,然后由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内设定的软件程序对取样电压进行解析处理的方式实现对插件模块的位置识别,识别率高,识别方式简单可靠,而且仅使用插接口1根数据线,大大简化了电路,是目前唯一一种最少使用数据线资源的方式,可靠性极高。
文档编号G01R31/00GK102520275SQ20111038727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军, 王勇 申请人:广东东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