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轻便,安全可靠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多数太阳能电池是处于日晒雨淋酷暑寒冬的使用环境,因此其可靠程度与安全性能不容忽视。UL1703是UL于1986年发展制定的针对平板型太阳能电池面板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系列安全标准,其中最新修订版本(2004版)UL1703中,条款23即为针对太阳能组件进行压力测试的标准,目的为验证组件承受压力后,其安全性能是否受到影响。[0003]传统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主要是两种直径不同的钢棒,通过在钢棒上施加不同的作用力来对太阳能组件进行不同要求的压力试验,常用的是直径12. 70mm钢棒和直径1. 60mm钢棒两种,分别配合施加89N的作用力和 17. 8N的作用力来进行测试。[0004]该试验装置在使用前须根据组件测试的需求压力来计算出所需的重量,然后加工出符合要求并与所述钢棒配合使用的重块,经计算,和所述直径 12. 70mm钢棒和直径 1. 60mm钢棒配合的重块的重量分别需满足9. 08Kg±^)和1. 82Kg±^),在测试前称重确认其重量,进而选择合适测量点,测量时,钢棒和重块配合使用,重块的重量借由钢棒施加于测量点上,测试过程需要人工手扶进行测试。[0005]该试验装置虽然易操作,但是在测试过程中无法直观显示要求压力参数,不具有说服力;而且重块的重量较大,可能在试验中脱手落地,砸伤测试人员或者毁坏设备。[0006]上述缺陷在实际试验中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轻便,安全可靠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改变以往方式,不是笨重的钢棒, 改为符合直径要求的探针,自身不需达到笨拙的重量,整体轻巧便捷,通过与推拉力计配合使用达到试验要求条件。[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包括推拉力计1和压力试验工装3,所述推拉力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压力试验工装配合的推压杆 2,所述压力试验工装包括基部32和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凸伸出的探针31,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沿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321,所述孔洞与所述推压杆固定配合。[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压杆末端设置有外螺纹21。[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底面孔洞设有和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0011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该压力试验工装3包括基部32及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凸伸出的探针31,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沿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 321。[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针31包括探针本体311和位于探针本体末端的探头312,探针本体呈圆柱体,探头呈半球体。[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和探针本体的直径相同。[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探针本体和探头的直径都为12. 70mm或者 1. 60mmo[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设置成圆柱体,并且基部直径大于探针本体的直径。[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的中心轴线、探针本体的中心轴线、探头的中心轴线和孔洞的中心轴线都重合。[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所述压力试验工装可与推拉力计良好配合使用,无需加工笨重的重块,试验过程安全可靠,不存在安全隐患。
[0019]图1所示为推拉力计示意图;[0020]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第一压力试验工装示意图;[002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第二压力试验工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0023]实施例一[0024]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如图1至2),包括推拉力计1和第一压力试验工装3,推拉力计一端设置有推压杆2,推压杆末端设置有外螺纹21。第一压力试验工装3包括基部32和自所述基部一端凸伸出的探针31,所述基部为圆柱体,直径为25mm,高为30mm,基部另一端设置有沿所述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321,孔洞设置有和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探针包括探针本体311 和设置于探针本体末端的探头312,探针本体为圆柱体,探头为半球状,探针本体和探头的直径都为12. 70mm,探针高度为38. 35mm。探针本体、探头、基部和孔洞四者的中心轴线都重口 O[0025]使用时,具体步骤如下[0026]在太阳能组件上选择合适的测试点,将推拉力计(如图1)推压杆外螺纹与第一压力试验工装(如图2)底部内螺纹相连且旋紧,用双手扶住推拉力计以保持平稳,保持第一压力试验工装的探针垂直压迫测试点,保持推拉力计示数为89N,并且保持lmin。[0027]实施例二[0028]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如图1和图3),包括推拉力计1和第二压力试验工装4,推拉力计一端设置有推压杆2, 推压杆末端设置有外螺纹21。第二压力试验工装4包括基部42和自所述基部一端凸伸出的探针41,所述基部为圆柱体,直径为25mm,高为30mm,基部另一端设置有沿所述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421,孔洞设置有和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探针包括探针本体411 和设置于探针本体末端的探头412,探针本体为圆柱体,探头为半球状,探针本体和探头的直径都为1.60mm,探针高度为30mm。探针本体、探头、基部和孔洞四者的中心轴线都重合。[0029]使用时,具体步骤如下[0030]在太阳能组件上选择合适的测试点,将推拉力计(如图1)推压杆外螺纹与第二压力试验工装(如图3)底部内螺纹相连且旋紧,用双手扶住推拉力计以保持平稳,保持第二压力试验工装的探针垂直压迫测试点,保持推拉力计示数为17. 8N,并且保持lmin。[0031]上述两个实施例分别用于满足两种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压力试验,其使用方法和作用原理完全相同。通常情况,对于同一太阳能组件来说都需要同时满足上述两种压力试验, 所述压力试验工装的第一压力试验工装和第二压力试验工装也仅是尺寸上存有差异,结构基本相同。上述实施例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也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所述压力试验工装的探针为符合标准UL1703压力试验相关条款尺寸要求的探针,内螺纹为标准M6尺寸,与推拉力计可良好配合,试验过程更为安全可靠,传统的压力试验重量大,较为笨重,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脱手现象,落地会造成砸伤等事故,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较为轻便,压力由测试人员施加,脱手后即泄力,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在测试过程中可方便直观的看到推拉力计显示的压力参数。[00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能了解到上述具体事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某些部分所可能作出的改进变动,体现的仍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实现的仍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包括推拉力计(1)和压力试验工装(3),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力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压力试验工装配合的推压杆(2),所述压力试验工装包括基部(32)和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凸伸出的探针(31),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沿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321),所述孔洞与所述推压杆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杆末端设置有外螺纹(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底面孔洞设有和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4.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压力试验工装(3)包括基部(32)及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凸伸出的探针(31),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沿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31)包括探针本体(311)和位于探针本体末端的探头(312),探针本体呈圆柱体,探头呈半球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和探针本体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探针本体和探头的直径都为12. 70mm或者1. 6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置成圆柱体,并且基部直径大于探针本体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中心轴线、探针本体的中心轴线、探头的中心轴线和孔洞的中心轴线都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工装及包括该工装的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所述太阳能组件压力试验装置包括推拉力计(1)和所述压力试验工装(3),所述推拉力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压力试验工装配合的推压杆(2),所述压力试验工装包括基部(32)和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凸伸出的探针(31),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沿探针凸伸方向凹陷的孔洞(321),所述孔洞与所述推压杆固定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压力工装可和推拉力计配合使用,试验过程更为安全可靠,压力由测试人员施加,脱手后即泄力,不存在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G01M13/00GK202305202SQ2011204257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傅冬华, 李鹏, 赵长瑞 申请人: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